刘泉葆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同事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克服困难,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需要關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坚持统系统论和统筹兼顾的方法”,“重视人的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以及“当下需要改进的问题”几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同;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认同不是盲目推崇,不是点头同意,更不是简单的认知。它是要求大众与理论实现“真实”的结合,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服务于实践中的生产与生活。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遇到一些阶段性难题,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把握规律,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下文是笔者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为例,对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所作的几点思考,以求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
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强调方法论的意义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认同重要的理论前提。针对“物质决定论”泛滥的问题,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源自基础教育灌输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基础教育阶段这样的表述虽然明确讲的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但是,“决定”这样的词汇的使用,总是先入为主的给年纪尚小的初学者造成“物质决定论”的笼统印象。针对于此,我们又解释说马克思主义文本其实讲的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并非“物质决定意识”,由于最初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前苏联传入,“物质决定意识”的论述是因为经过多道翻译工序和不同语言特点的差异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误解。其实,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是重点。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总是忙于解释世界,但是却忽略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的对象是现实社会存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的问题是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是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能不能辩证唯物的看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通过系统分析,最终要落脚到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上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启示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有效结合起来,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有效结合起来”。如果这个方法论教授目的不明确,传播效果不好,那么,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即使再细致深入,那都是在做“书斋”文章,意义不大。
二、社会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马克思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协调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是非凡的。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姬旦就提出了“德治”思想,认为奉天承命的商统治者因为无德,所以“天”决定罢免他的代表权,而派“周天子”来统治人间,用来解释周政权合法性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则认为“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朴素认知,往往偏颇一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蕴含着物质的基础性,又强调意识的能动性。今天的中国,从时间维纵向比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然而,市场经济的竞争逐利性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却熵流涌现,催生了以金钱和效率为内核的价值观,一部分人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错误的理解为以经济建设为“唯一”,极端的强调“唯利益论”,在“经济人”思维的指导下,工具理性泛滥,处处量化的算计利益得失,导致了文化荒漠化、道德滑坡、生态危机等种种恶果。这启示我们,国家和社会都是一个统一的大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他们之间联合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维护社会大系统的生态运行,若过分放大某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其他,结果便会反噬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础,而良好社会意识的培育,是国家文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指导发展的方向,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是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从毛泽东时期的“整风运动”,到邓小平提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到胡锦涛凝练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再到十八大以后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与统筹兼顾。
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要重视“人”的主体性特点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本质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2]这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实现的特别关照。有学者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解释为“物质得到最大满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人格得到最大尊重。”[3]这是可取的,它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肯定,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分别体现了物质与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正与当下盲目追逐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形成对比参照。“物质得到最大满足”是对个体物质需求的尊重,也反映了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无比丰富;“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格最大尊重”是个体被认可和尊重的需求,更彰显着社会的高度文明程度。对于自然界的生物来说,最大的意义是生存,它们所要面对的是获取生存条件的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则要承受更多。万物灵秀,属人的主体意识最为突出,对于人来说,精神的贫困所造成的痛苦丝毫不亚于源自物质匮乏的压力,只有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全面丰裕,相互和谐,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幸福体验。一定意义而言,在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精神世界的与人与社会的意义甚至更大一些。一者,人的活动是系统性的,而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精神理性是建立在社会存在基础上的,它往往能够克制自然冲动,指导实践活动服务于本质的最大的人类利益;二者,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人独有的能动性活动,它不单纯是自然属性驱动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更能彰显对“人”的主体价值需求的满足。三者,物质需求的满足是难以量化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如果物质需求欲望与当下社会存在的承载水平不相适应,就演化为了欲望膨胀,例如: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灾害频发,国家间的战争掠夺、军备竞赛、个体的人性异化、精神疲惫……凡此种种,让人警醒。(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09.
[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何博.睿智、坚毅与微笑——记社科学院院长纳麒[J].今日民族,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