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建筑设计手法剖析与研究

2015-05-30 18:23余玲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建筑师手法建筑设计

余玲

【摘要】西方当代建筑有很多创新点,其包含建筑的形式、风格的创新,也包含经济适用的创新。解析蕴涵于西方当代典范性建筑作品中的优秀建筑设计手法,可以再现世界一流建筑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方案创作过程,使我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西方先进的建筑创作经验,避免肤浅而低层次的盲目追崇。本文就西方当代的建筑手法进行的剖析与研究,希望藉此抛砖引玉,以求精言。

【关键词】西方当代建筑 设计手法剖析与研究

1.前言

建筑设计手法是落实设计构思,解决设计问题的技巧或手段,这是许多建筑师与建筑学者的共识。对建筑创作而言,设计构思是方案设计的根基,设计手法则是落实设计构思的手段、技巧或技法。手法作为建筑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建筑师进行创作的必经途径。建筑设计手法是具体操作层面的“技巧”或“手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而言,设计构思是居于首位的创造性劳动,是方案设计的根基,而建筑设计手法则是服务于设计构思,落实设计构思的手段、技巧或技法,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建筑设计手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和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演变发展着。

2.“化体为面”建筑设计手法

所谓化体为面,其实是将面从体中抽离的一个过程。任何形式都是由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所构成,各要素有其自身的几何特征和空间维度。建筑形式同样可以视为将各类建筑构件抽象为点、线、面、体并组合在一起。然而与其他形式有所不同,建筑一直以来多以“体”为形式构成之主角,重功能、重技术、重经济,反对任何装饰而推崇仅以简洁的“体”量合为其造型设计的重要法则。在着重使用“化体为面”设计手法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建筑师往往是通过这些具体处理手段的多种并用和重复使用来达到更加强烈和彻底的“化体为面”效果。“化体为面”设计手法对建筑“体”的剥离,尤似剥洋葱一般,层层可见新鲜;由此可见,“化体为面”中的“面”源自于“体”,但相对于“体”有着更丰富、生动的形式表现。

3. “网罩”建筑设计手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当代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建筑创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式建筑设计手段不断涌现,从各个方面冲击着经历了数个世纪考验传统建筑创作手法和建筑造型艺术设计原则,并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以线材编织而成的通透的网状结构包围建筑主体,并作为建筑外部形式创作主角的新式建筑设计手法,屡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令人格外感觉耳目一新,这是西方建筑设计手法由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审美观念一种变化。无论是实验性的概念设计模型、探索性的建筑设计方案,还是新近落成的建筑作品,由一维线材编织而成的通透的网状形式外壳为传统的三维实体建筑形体增添了极其丰富的形式变化,创造出一种具有全新视觉特征的建筑外部造型。

4.“领带”建筑设计手法

任何建筑设计总要受到如基地周边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约束、建筑功能要求约束、建筑经济技术约束等多种设计约束条件的制约,此种种设计条件约束与建筑形式创新的矛盾时常作为一项重要矛盾存在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特定的建筑项目,能否正确解决这种矛盾甚至成为了决定建筑方案设计成败的关键。优秀建筑师总能运筹帷幄,将各种约束条件视作激发创作激情、启迪形式创新的动力,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两者的矛盾,而在方案整体构思层面运用整体规整局部突显的建筑设计手法就是其中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最普遍使用、效果最佳途径之一。使用整体规整局部突显的设计手法,往往对建筑主体按常规方式设计,主体造型简洁规整、经济适用,以满足各种设计约束条件的限制,而着重处理能够摆脱各种设计约束条件制约、相对于建筑整体而言很小的局部建筑体量或空间,大胆对其进行形式创新,使之成为整体方案设计中的亮点,运用这种手法犹如在简单而平凡的建筑主体加上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形式“领带”。基于此,由于采取非常规设计的仅是是建筑很小的局部,因此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功能,更不会提高造价和工程难度,从而摆脱了各种设计约束之后的建筑局部体量或空间则成为建筑师自由挥洒形式创作激情的载体。

5.“断裂”的建筑设计手法

“断裂”,顾名思义是指物体的断错与开裂,往往形容对某种完整形态或稳定状态的破坏。然而,在建筑当中,“断裂”并不等于破坏与失衡,“断裂”经常作为一种有意识打破传统和常规、避免封闭和呆板、塑造形式动感的特殊造型手法。但是和所有造型艺术一样,建筑的魅力并不总是在于形式的完整和完美,同样也会存在于不完整和残缺之中,残缺之美常常被视作震撼心灵之作。在特定的建筑美学、功能、环境及技术等约束条件的制约下,建筑师们时常会打破传统和常规,将原本完整、连贯的建筑整体或局部有意识地断裂开,以落实由此种种约束所引发的特定的设计构思,创造建筑整体或局部不完整、不连贯的美感。“断裂”的建筑设计手法早在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便在西方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设计中流行。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尝试各种设计手法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文丘里于1962年设计的“母亲住宅”,这座建筑在1962年完成,是文丘里实践其设计理念的试验田:母亲住宅正立面的山墙顶部正中被一道H口断裂幵,加上H口下方一段同样断裂的装饰性弧线线脚,断口、弧线以及下方凹陷的门洞构成了建筑正立面的中轴,而中轴两侧大小及位置不同的窗洞和顶部偏离中轴的烟画则又打破了立面的对称感,这是西方“断裂”设计手法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而另一个“断裂”设计手法的代表作品,是由菲利普约翰逊与约翰伯奇1984年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大楼米用花岗岩石材贴面,形体设计回归古典的三段式构图却以现代方式表现,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顶部采用了 “断裂”的设计手法将山墙尖顶断开,并由此形成一个圆形凹口,圆形凹口的形成,无疑给人以奇妙无穷的想象,不仅增添了神秘感和美感,也增加了建筑本身的立体感。

6.结语

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创新往往表现为引人瞩目的造型创意,是新建筑给人的第一视觉冲击,直观且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中、西历史文化背景、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必然会使刻意借鉴甚至模仿西方建筑新形式或新风格的“建筑创新”产生东施效颦的病态现象。整理并分类研究蕴涵于西方当代典范性建筑作品中的设计手法,从零散的个案研究成果中归纳总结其共性特征,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建筑设计手法模式,这是借鉴西方先进创作经验为我所用并启迪二次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万书元著.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吴焕加著.论现代西方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猜你喜欢
建筑师手法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