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摘 要:通过对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培养需求的分析,针对该专业高职教育的特点,研究对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职业能力和岗位定位对接、课程标准制定和工作任务划分、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开发新教材、“模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和全方位的研究,以实现实训资源共享、校企共建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运营管理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65-02
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面向地铁、铁路等轨道交通客运、票务、行车调度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十一五”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使站务人员、票务人员及行车调度等运营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增加,高速铁路新技术和地铁先进设备的引入带来运营组织模式的变化,需要加强运营管理人才新技能培养。由于多数院校开设本专业时间短,建设基础薄弱,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多为空白。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保障,也往往是制约高职专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训基地具有耗资大,工期长的特点,迫切需要在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建设,探索实训资源共享、校企共建的运作模式。
结合国内外在校企共建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国情,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引入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并得已具体实施和应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特点,对实训基地与校企共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职业能力和岗位定位对接、课程标准制定和工作任务划分、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开发新教材、“模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和全方位的研究:
1 以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職业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同时对岗位定位和支撑岗位能力的知识点、教学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最终培养目标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才得以实现,故以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实践教学成效为出发点,将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和校企合作体制建设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把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实操训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重点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操作性。注重边工作边学习的具体实施办法,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制定。
2 职业能力和岗位定位对接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目标,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工作任务分解于一体,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把城轨运营各项岗位和各项职业能力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重点关注动手技能和操作技能,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为提高学习效率,以工作任务分解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相对应,并可以与工作岗位相吻合,让学生掌握的真实的实际技能,最终达到就业的目的。
3 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为目标,在专业实践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通过连续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从而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特点,确定学生在岗位能力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提高了职业能力,又具备了开拓创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使城轨运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岗位定位和企业需求。
4 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开发
课程标准的制订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和规范课程的过程,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为实现校企共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把每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以不同任务划分,把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入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把支撑相应工作任务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一项任务中。这些都只能通过合理制定课程标准来实现。应由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完成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更是要与行业企业专家充分沟通研讨,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自学的主要依据,而传统教材多以章节的方式由浅入深进行循环式编写。不能实现工作任务和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将工作任务和相关知识点融合在一起的关键点是开发以任务或案例为主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特征的教材,只有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组织教材内容,才能实现培养理论知识够用、操作能力强、创新能力佳的技能型人才。
5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现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行业引领、校企对接,将专业建成东三省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引领全省高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深化过程管理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东三省轨道交通企业客运、行车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以岗位职业能力分级为核心,实现职业岗位对接,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使本专业的核心课课程标准成为全省同类专业通用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将专业师资团队建成省级教学团队,利用师资优势,建成轨道交通站务类岗位在职员工培训、技能鉴定及同类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带动运营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专业群体优势,把专业建成特色专业。
6 三个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任务,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培养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就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要求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力求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按 “模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递进式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适应城轨运营专业实践教学的技能创新项目,确定实践项目的层次推广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
通过研究将为专业实施“模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递进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构建“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促进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紧密结合,扩大轨道交通运营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缓解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状况。以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模式研究成果促进“双师工作室”(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的工作室)的运作内涵研究,为拓宽企业技术服务和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振龙,陈国才,于福权.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8):157-158.
[2] 李健艺,葛李.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33-35.
[3] 张齐坤.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