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

2015-05-30 13:04:36刘鸿燕裴灵李东林李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8期
关键词:易发强降雨斜坡

刘鸿燕 裴灵 李东林 李博

摘 要:强降雨天气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产生的直接诱因,文章从强降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强降雨区地灾发生的特征分析,得出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提出强降雨地区减灾、防灾的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强降雨;减灾防灾

绪论

重庆市2007年5月、7月先后遭受两次特大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降雨量刷新115年来历史纪录,因灾死亡44人,失踪15人,29个区、县751.69万人受灾,受灾学校597所,因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15亿元。2010年5月5日夜间开始,重庆18个乡镇达大暴雨,103个乡镇达暴雨。灾害造成31人死亡,89.7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万余人。重庆是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各级政府面临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因此,强降雨天气事件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不容小视。

1 重庆市降雨气候分析

重庆市位于四川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湿度大、光热雨同季、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同时,由于该区地处我国西部高山、高原与东部平原区的过渡地带,气候除受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亚热带季风环境和低空冷气流的制约,故气候变化复杂,多灾害性天气和暴雨。

1.1 降雨

1951-2011年重庆的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000~1200mm,降水比较丰富,2014年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9.8mm,较常年同期(95.6mm)略偏多1成(图1)。各地降水量在68.5~201mm之间。

1.2 暴雨

2014年10月内,重庆市累计出现9站次暴雨(其中2站次为大暴雨),较常年同期(3站次)偏多6站次,暴雨分别发生在4日、28~29日和31日(表1),其中28~29日暴雨过程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10.28”受高原槽东移及中低层切变线低涡共同影响,27日08时至29日08时,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中西部、主城区出现小到中雨(如表1)。

2 重庆降雨条件下地质灾害特征

在一般性的降雨条件下,雨滴贱蚀、片蚀和地下水的潜蚀,容易使斜坡岩土体强度降低,强降雨天气下的沟蚀、地表侵蚀和地表径流等更加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出现有较长的连续降雨过程,还会由于降雨渗入影响,造成土体饱和、软化,便为暴雨酿成灾害提供条件[2]。

2.1 空间分布规律

依据现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对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四级划分: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

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按照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6个片区:长江干流巫山至江津白沙沿岸地带、乌江流域涪陵至彭水段沿岸地带、合川市三汇镇川渝铁路内侧至北碚区皮家山一带、万盛区南桐至南天片区、城口县新枞至葛城镇片区、巫溪县白鹿─西宁至城厢镇片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5301.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43%。区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430处,各种类型均较发育,尤以滑坡、危岩与崩塌、泥石流为主。

以潼南县为例,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涪江、琼江及支流沿岸,南部、东北部深丘、中丘地带地质灾害分布密集,呈线状或串珠状分布,具明显条带性;深丘、中丘地质灾害多,而浅丘及平坝区少,具山地性等宏观分布特征。

2.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规律来看: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大暴雨时,地质灾害具有随降雨同步或滞后发生的特征。非汛期,因岩体差异风化和人类不良工程活动形成的危岩(崩塌)具有随机性。

以潼南县为例,县内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主要是受降雨的影响,表现出同发性、滞后性和不稳定周期性。沿河分布的滑坡在降雨江河涨水时,滑坡后缘裂隙逐渐弥合,稳定性增高,退水时,后缘拉裂缝增宽和增长,稳定性降低。同时,每年雨季6、7、8月更是地质灾害高易发时间段。

3 地质灾害随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和性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有关。而水在地灾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降雨量变化过程中,最易受到影响的是径流量和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水的软化作用、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浮托力作用,坡体产生力学效应。

(1)降雨天气对于滑坡崩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土体结构面容易积水,如果岩土体不透水,那么裂隙水会对岩体产生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加速剪切过程,如果透水便会产生动水压力,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不利于斜坡的稳定。强降雨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地下水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可以引起坡体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急剧增加,稳定性系数K快速减小,当K小于1时,滑坡崩塌就可以发生[3]。(2)强降雨对于地面塌陷影响表现在岩土体的性质,塌陷区地表主要是第四系覆盖层,结构松散而且厚度薄,下伏的岩层为剧风化或强风化层,在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的潜蚀、“真空负压”会消弱甚至破坏土体的结构连接,导致地面土层发生塌陷。

以梁平县为例,梁平县现有地质灾害点共计299处,其中滑坡226处(占75.59%),危岩(崩塌)66处(占22.07%),不稳定斜坡3处(占1.00%),泥石流2处(占0.67%),地面塌陷2处(占0.67%)。区内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为降雨、地震、河流侵蚀冲刷和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其中降雨,尤其是暴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区内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与降雨有关。

区内降雨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082.2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75%。暴雨具时间短、强度大、来势凶猛的特点,来不及沿地表排泄而渗入地下,致使斜坡土体饱和,自重加大,动水压力急剧增大,而导致土体沿斜坡下滑,形成滑坡灾害。据本次调查,梁平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点90%以上的主要诱发因素均为降雨或暴雨(如表2)。

(1)梁平县中的危岩致灾即发生崩塌灾害中降雨影响为大气降水渗入岩体裂隙,溶解可溶物质,加速了裂隙的擴展与贯通。在暴雨季节还可产生暂时性水压效应,促进危岩体向崩塌破坏发展。(2)不稳定斜坡灾害中降雨的影响为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致使斜坡土体饱和,自重加大,动水压力急剧增大,而导致土体斜坡不稳定,形成地质灾害。(3)泥石流灾害中降雨的影响为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大量汇入沟口地形狭窄段,水流冲刷能力加强,这是形成泥石流的主因。

4 防治对策

(1)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监测预警工作。强降雨天气,虽然是一种小概率的天气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诱发的地质灾害却能造成不可预见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好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气象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应开展合作,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4]。(2)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明确防灾重点路线。鼓励群众计入到“群测群防”工作中,掌握必要的灾害自救常识,减小损失。(3)加强排水,做好抗冲刷防护措施。(4)加强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影响的研究。绝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与强降雨天气是吻合的[5]。就这一点对地灾进行深入、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提出强降雨地区减灾、防灾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蒋智,况明生.重庆地区近57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Z].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

[2]李晓.重庆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3).

[3]崔云,孔纪名,倪振强,等.强降雨在滑坡发育中的关键控制机理及典型实例分析[J].灾害学,2011,3(26).

[4]于怀昌,李亚丽.广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极端低温天气条件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11(2).

[5]王朝阳,甘建军.气候变化诱发地质灾害及其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NO.26.

作者简介:刘鸿燕(1986-),女,四川广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工程、钻探工程。

猜你喜欢
易发强降雨斜坡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8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大众科学(2022年5期)2022-05-18 13:24:20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2
信仰的“斜坡”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2
故宫遇上最强降雨何以“不看海”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骶骨翼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