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特根花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我们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以应用题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思维的正确性
思维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符合逻辑,保证思维的正确性,要使推理前后一致,不能出现自我矛盾的现象。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首先应当先让学生对于那些表达数量关系的语言,形成正确的概念。如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哥哥15岁,比弟弟大5岁,求弟弟多少岁?有的学生一看到大5?岁,就用加法,就是因为没有读懂题,没有读懂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给学生换种方法说,哥哥15岁,弟弟比哥哥小5岁,要求弟弟多少岁,就比较好理解了。通过这样一些题目,使学生对于这两种应用题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有了正确的概念。在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的教学中,也都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错误时,就首次引导他们从概念上去寻找原因,加以纠正。由于在应用题教学的全过程中注意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就为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提供了条件。
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复杂应用题时,我就注意让学生学会做出合乎逻辑的间接推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实例的启发引导,使学生看到,复杂些的应用题比简单应用题就是多了个隐蔽的条件。学生就要根据题目已经给的条件去找出隐蔽的条件。在学生能对一步应用题做出判断的基础上,完全能够做出第二个判断来。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因此,强化技能训练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主要手段。强化技能训练一定要在学生切实理解运算法则、定律、性质等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平时坚持适量的口算和应用题练习,通过视算、听算、口答、速算比赛等,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例如,课堂中我经常给学生出一些动脑子的问题,如:在一次赛跑比赛中,你超过了第二名,现在是第几名?如果不思考或者思维迟钝的话,都会说第一。其实超过了第二名,第一名还在前面呢,所以现在是第二名。还有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如:我匀速上到4楼用了60秒钟,上到6楼,需要多少时间呢?很多学生都会这样计算,60÷4×6=90秒。其实这样是错误的,上到4楼,但只是经过了3层的楼梯,所以上一层的楼梯需要60÷3=20秒,上到6楼,只需经过5层的楼梯,再乘以5就是100秒。
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一题多变就是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利用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技巧能力。(1)进行“条件不变问题变”的变式练习。例如:“某钢铁厂九月份产钢500万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多产25%,十月份产钢多少吨?再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变化会导致解法的不同。训练了思维的方向性和目的性。(2)进行“问题不变条件变”的变式练习。例如:“九月份产钢500万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少产25%,十月份产钢多少万吨?”再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可将关键句变成“九月份产钢比十月份少产25%”,还可以变成“九月份产钢比十月份多产25%”等。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再加以比较,使学生获得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解法变化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并乐于解答。学生用立体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维是多向的,有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争论,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多向探求,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一本故事书8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三个条件中,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思考后同学们提出: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 2、从第一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小红第二天读的页数; 3、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1)两天共看56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的1.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1)两天共看45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 两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 ,让学生掌握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寻求多种解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本人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今后更要牢牢把握这项目标要求,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对数学这一基础学科乐学、善学,学有所得,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双长。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学周刊 , 2012年23期
[2]刘海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