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

2015-05-30 10:48倪晓花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4期
关键词:儿童画鸭子太阳

倪晓花

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笑话:一位幼儿园老师给班里的小朋友们发了一张图画纸,上面画着一只鸭子打着一把伞。老师要求小同学们将鸭子涂成黄色,伞涂成绿色。可是,班上最调皮的小朋友却将鸭子涂成了鲜艳的红色。老师看后,问这个小朋友:“这种红色的鸭子,你看到过几次?”小朋友想都没想,回答说:“和看到鸭子打伞一样的次数!”

我们用我们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画那样画。在儿童画里,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一个客观的世界,这不是来自谁的教育,这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应该这么画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自己的观察能力还会有吗?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不就成了“画地为牢”吗?有时候我们的“教”,既“奴役”了孩子,使他们失去了创造力,又往往不知把孩子“教”到哪里去了。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觉得儿童画是最简单却又最难教的,所谓的“难教”,是因为传统的儿童美术教学中,过重的强调物体的比例和画面效果,摆出老师画好的作品让儿童去临摹,在孩子“照葫芦画瓢”的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动脑思考的机会。而对孩子的色彩灌输,他们会牢记这个知识,所以,“太阳”永远是“红色”的,“草地”就是“绿色”的,当有了这个概念后,孩子是不敢轻易打破的。这样的后果是限制孩子的视觉刺激,造成了孩子的表达的单一和色彩感觉的迟钝。也因此对孩子的美感的发展变成了障碍。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创造力。

儿童处于发育生长阶段,没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绘对象。那么,为了达到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画面效果,于是便在儿童的画面上“示范”。这样一幅所谓的儿童画可以带来美观整洁的即时视觉效果,所以,即便是4-5岁的孩子,我们也是不允许孩子创造的,尤其是绘画中的创造。原因在于,这种创造是“乱七八糟”的,是我们看不懂的,不漂亮的。因此,即便我们都知道孩子“涂鸦”很重要,可是,一旦真正面对孩子的涂鸦作品,我们往往给以否定和打击。

儿童在模仿绘画中没有大脑思考的参与,没有自己的想象力的锻炼,缺乏观察力的引导、感情不能自由宣泄、动作无法流畅、视觉的刺激不合理。在绘画中被限制做同样的动作,而在模仿绘画过程中不能调动自己的潜在意识,没有主动性、表达与生活失去联系。当儿童本身控制和协调能力不足时,过早的限制了动作的方向、过早的固定了手的活动范围形成定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儿童,无法提升自信,开朗、合作、活泼、快乐等,潜能处于封闭萎缩状态。

杨景芝教授说“画得像并不等于画得美”。所以,审美标准不能只用“像”与“不像”来定格,否则会忽视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儿童的能动性。更有甚者,有许多儿童经受了来自老师的历次打击后,逐渐丧失绘画的兴趣,甚至永远失去了绘画的自信心。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到,儿童画是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一个客观的世界,这不是来自谁的教育,这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无论是造型构图等完全凭自己的直觉感受去表达的。它蕴涵着他们情感的变化,反映着他们的经验和生活感受,体现着他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重视儿童画的发展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如何表现其内心活动的,是怎样反映他的周围环境的,也就是要了解孩子的绘画意图,引导他们讲绘画与生活联系起来。孩子的绘画能力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兴趣和努力程度,尤其是创造精神。

教育以儿童个性的差异为基础,发展各具独特性的个性。教师课堂上注重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这样,同样的一堂课,每个学生虽然都上同一内容,但是各自的感触、体验不同,那创造的作品就会显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时间一长老师看到画就能想到谁。

再次,要重视孩子自身的提高。可以说评价儿童画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不要把眼光放在孩子之间的比较上,需要的是珍惜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从古到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才是真正本质的,这个观念理解对孩子的教育解释非常贴切。知识是靠教的,而想象力或者创造力,或者是感觉和意念甚至是思想,我们没有办法教,我们只能“引导”和“激发”。

“引导”,就是不手把手的教,而是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讲解,允许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和探索事物。比如在儿童画面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太阳”,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我可以画两个太阳吗?”“老师,为什么是太阳公公没有太阳婆婆吗?”“老师,我可以把太阳涂成橙色的吗?”我会启发他们先各抒己见,再加以引导:太阳不仅可以画一个两个,甚至可以画十个,正好可以给他们讲后羿射日的故事;从太阳公公引导出太阳奶奶、太阳阿姨、太阳叔叔都可以画,要充分满足儿童的想象欲望,这种仿生想象法在相关美术领域教学中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创作中启迪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能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至于太阳的颜色,我会启发他们红色、橙色、黄色这三种颜色在视觉上的不同感受。然后在画面上补充些什么,就能表现出一幅幅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内容的画。再如我们在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中,老师会启发式提问:“小蚂蚁们搬不动西瓜要怎么办呢?”孩子们会大胆的在画面中加上飞机、坦克、货车等形象,这样他们的思路就被打开了,他们会运用自己脑中的物体形象,加上联想,进行增补,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

儿童画的意义在画外,“画画的过程重于画的结果”。画画需要老师引导儿童去观察、思考、想象、记忆。面对儿童画的作品,家长如果轻易地用“画的什么呀”或是“乱七八糟的”来评价儿童画,长期下去,必然就会使这个孩子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画画的信心。我会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作品找出重要的点针对性表扬,比如一个小心翼翼缺乏自信不敢画的孩子这节课独立完成一幅画,我会赞美他的勇气;一个不喜欢涂颜色的孩子慢慢的会用色彩表达他的视觉感受,我会赞美他的色彩感。所有孩子的自信心都离不开积极的心理暗示,哪怕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小动作,一个充满关爱的眼神,都会像阳光一样照耀在他们的心里。

在教学当中,作为老师要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及发展的状况,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档案,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看在眼里,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他们始终保持一种赏识的心态,让他们充分的得到肯定,提升自信,拥有成就感。哪怕是一点点的鼓励对孩子都能带来极大的能量。

最后引用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猜你喜欢
儿童画鸭子太阳
儿童画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鸭子
一头鸭子
太阳几点睡觉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