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

2015-05-30 10:48:04[唐]崔颢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5年25期
关键词:潼关九州山川

[唐]崔颢

【诗词展示】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注]。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这里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

【鉴赏品析】

如果说《黄鹤楼》是以日暮思归的真挚乡思动人心魄的话,那么这首《题潼关楼》就是对雄伟山川的赞叹和由此产生的广远深沉的忧虑。

诗歌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于是歇马登上“津楼”,眺望山川,一“逢”一“上”安排得次序井然。中间两联写诗人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出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诗人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重峦叠嶂的背景下刻画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一个“绕”字,形象地表现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最后一联融情于景,诗人面对如此险要的关隘,眺望着雄伟的山川,不觉时间已晚,在轰然如雷的黄河涛声中,诗人的愁绪由此被触发。在潼关楼上,面对从古至今如此险要的关口,诗人自然会产生怀古伤今之意。朝廷政治的腐败、藩镇作乱的迹象在此时都已清楚地显露出来。

【达标练习】

1.“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松茂/供稿】

猜你喜欢
潼关九州山川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九州狂舞庆丰收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0-27 01:29:14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8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绿色中国(2019年17期)2019-11-26 07:04:40
九州中华情
山川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48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连环画报(2015年12期)2016-01-14 07:24:32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