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磊
赞扬是有力量的,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声惊喜的赞叹,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使学生无比温暖,充满学习的‘正能量。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却更热衷于批评错误和纠正错误,这会导致学生歧变心理的出现。正如蒙台梭利在《自卑感》这一节中所说的:“如果一个成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降临到他的心灵上,他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的状态中。”作为直接抚慰学生心灵的教师真的应该好好反省:是不是我们漫不经心的行为加重了孩子心灵的创伤,从而变成了教育的阻力?
事实上,不管是电视媒体的报道,还是亲身所见所闻,由于教师职业素养和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导致的学生伤害事件不断冲击着道德底线。有的学生因为班主任声嘶力竭的训斥跳楼了,而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将头发剪成学校规定的发型。当然,此类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而更常见到的是:某个学生努力做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由于方法不当或学业基础不牢,教师不断地表达对任务完成效果的不满,而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却视而不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该学生对学习任务表现为应付和懈怠。
蒙台梭利显然也注意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们对儿童心理的创伤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烙上去的。”事实正是如此,以上的教育偏差都是因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造成的,教师自以为是为了学生好,但事实却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受传统儒家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地维护着所谓的“师道尊严”。他们时时刻刻准备去发现学生学习或行为方面的差错,穷追不舍地去说,期许用外部输入的形式改变学生的行为甚至心灵。然而,事与愿违的事情却常常发生:有些学生由于多次的挫折经历而没有来自教师真心的鼓励而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学困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教师纠正错误的次数少,恰恰是因为太多了。
蒙台梭利认为:“沮丧的最大根源,是人深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成人由于不断地羞辱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软弱,从而抑制了儿童行动的欲望。”这句话切中要害,教师的语言暴力往往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信心和独立,使他们强化这样的情绪观念:我不行,只能靠别人。
那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就是多一些爱,少一些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破解教育困境的良策,要知道,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识记知识,而是人性的完整。
在《童年的秘密》一文中,蒙台梭利为教师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首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在那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这些东西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一种空白,即人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无需过多的语言和暗示。最后要给孩子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被吸引,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儿童就会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
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认为:“家长和教师引导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唯一恰当的途径,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被称为儿童世界的这种音乐,首先是光明愉快的曲调。不要只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创作家、音乐家。”问题是,教师应该如何去感知孩子的“秘密”呢?
对于从事心灵抚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敏感性,“对生活的麻木”是生产一切冷漠和无视的罪魁祸首。怎样保持这种对生活的敏感呢?就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只有自己与学生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教师才能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做出最科学的判断,反之则是愚蠢的、断不可做的事情。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增加“你这么做的根据是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等句子的使用频率。先有角色上的平等,然后才有思想上的碰撞趋同。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于教育舞台的营造者,而主角是属于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