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2015-05-30 02:27:27李楠姚远
今传媒 2015年3期
关键词:天演论

李楠 姚远

摘 要:本文旨在以原始文献考证法厘清1897年《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以期探究在西方科学理论的本土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扮演的重要意义。文献考证发现1897年前西方传教士、中国科学家或与传教士合作,或独立纷纷著书立说,积极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这一进化思想,其中代表性著作有《谈天》《地学浅释》《西学考略》等。期刊、图书、报纸作为不同的媒介在进化思想中国暴发式的传播中分别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中西方传教士则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早期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传播者的角色。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3-0128-03

1897年,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其所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国人自强保种的爱国热情,《国闻汇编》对此进行了详尽阐述与分析[1]。笔者通过文献分析考证[2-5],早在《天演论》出版前,西方传教士、中国科学家或与传教士合作、或留洋欧美、游学东瀛,经由欧美或日本纷纷通过期刊、图书、报纸等各种媒介传播这一进化思想。国内学者对在此著作出版之前,传播进化思想的各种媒介研究甚少,甚至忽略了曾经作为西学东渐主角的传教士的传播者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考证法梳理《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以此探究传播媒介在重大理论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一、《谈天》——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之起点

《谈天》,翻译自《天文学纲要》(如图1所示),咸丰元年(1851年)出版,作者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1792~1871),该书的中文翻译者是李善兰(1811~882)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书中详尽介绍了天体演化与自然界进化的思想,天体演化的内容属于进化思想范畴,据考证,该书是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近代天文学著作,这部著作的出版也是中国人宇宙观发生转变的标志,因此,1859年可以看作是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起点[6]。最先将进化思想纳入自身思想框架体系的是康有为(1858~1927),康有为自称“不是读严复先生的论著,而是研读《谈天》《地学浅释》《格致汇编》等科学读物”。

二、《地学浅释》——进化思想系统形成之作

《地学浅释》,江南制造局刊本,同治十二年(1873)出版(如图2所示),美国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翻译自雷侠儿(Charles Lyell,今译赖尔,1797~1875)的著作——《地质学纲要》Elements of Geology。该书首次向国人传播了赖尔的地质进化均变说。此时的进化思想正如一股洪流在中国开始传播,它虽然缓慢,但却坚定。

图1 李善兰及其翻译的《谈天》

图2 华蘅芳及其翻译的《地学浅释》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金匮(今江苏无锡县荡口镇)人。晚清时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华蘅芳少年时代便爱好数学,能文善算。青年时期曾求学于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善兰向他推荐西方代数学和微积分。华蘅芳的著作有《行素轩算学》《笔谈》,其中《笔谈》一书,更是凝结了他一生的心血。华蘅芳毕生致力于研究、著述、译书、授徒,工作勤奋,淡泊名利,在科技方面做了大量珍贵的工作。

《地学浅释》序中提及,“华君晨起即往玛君家中,日中而归,食罢复往,以至于暮[7]”,由于华蘅芳对“西国文字未能通晓”而“玛君于中土之学不甚周知”,他们为了一些新名词的推敲琢磨,“观其脸色,视其手势”,反复斟酌才“以笔墨达之”。

《地学浅释》第13卷集中讨论了生物进化,论述了“生物渐变”说,在谈及生物渐变时说:“古时之地学家,地球上之生物,常以灭一世界再生一世界为之所以。然今之地学家,疑古说之不确,自古至今,各生物之形皆渐变,看之似绝然大异,然中间之间相去必甚久,故人未能寻其渐变之迹。盖今人已考得古生物,尚不过万分之一也”指出“造叠层殭石表,因愈造愈密,其中间,每有新得之物添入,人视之,宛似每期之物,皆由渐而变”。关于生物渐变的原因,《地学浅释》解释到,“生物之形渐变,不独古时然,即考现今动植之物,亦有渐变之据。其每物类之渐变,各有其故,非偶然也。此事另有专家考之”,卷十九还谈及生物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知某处之物,因其地形水土渐改变,故某物之属渐繁盛,某物之属渐衰息”。该书还提到了拉马克和达尔文,并简要比较了他们在生物进化主义上的不同:“勒马克者,言生物之种类,皆能渐变”,随后书中又提到,“可自此物变至彼物。此说人未信之。近又有兑儿平者,言生物能各择其所宜之地而生焉,其性情亦时能改变。[8]”据史料考证,文中出现的勒马克、兑儿平即为拉马克和达尔文的音译。

至此,生物进化主义及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19世纪90年代前都传进了中国。《地学浅释》对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的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对晚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多次再版,被列为多所学校的教科书,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都受过其影响。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一书中这样谈到“人日居天地间,而不知天地作何状,是谓大陋。故《谈天》《地学浅释》二书,不可不急读。二书原本,固为博大精深之作,即译笔之雅洁,亦群书中所罕见也。[9]”

达尔文在贝格尔号的航行日记中记录了他第一次阅读《地质学原理》一书的情形,达尔文写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学习研究了他的伟大著作。[10]”。此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有重要的催媒作用。达尔文在接受赖尔的地质均变论思想与亲眼所见的物种变化后逐渐催生出了进化论核心思想——自然选择理论,有科学史家曾断言,《地质学原理》和《物种起源》两本著作是后世称为进化论思想的两座高峰。

三、发表“混沌说”的《格致汇编》

期刊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笔者通过详细的期刊文献调查(表1),得出结论:1897年前涉及传播生物进化论的期刊仅为1876年创刊于上海的《格致汇编》(如图3所示)。《格致汇编》The 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月刊,其前身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创刊于北京的《中西闻见录》,清光绪二年正月(1876年2 月)创刊于上海,主要刊载国人原创的科学研究论著,由上海格致书院出版发行,其中“格”有“推究”之含义,而“格致”为“格物致知”的简称[11]。早在北宋时期,算学家们将几何、光学等统称为“格术”,晚清则逐渐演变为对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的总称,此处首次被用于期刊名。由英国传教士博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如图4所示)和中国科学家徐寿(1818~1884)(如图5所示)共同编辑出版,前者为主编,后者主要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徐寿在创刊号上分别发表《格致汇编序》和《编者启事》两篇文章。薛隔(1838~1894)、王韬(1828~1987)等人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复刊后的第5卷第1期上作序。今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等图书馆[11]。

清光绪三年(1877)《格致汇编》第7卷上刊载傅兰雅撰写《混沌说》一文,该文介绍了生物由简至繁的渐进过程,并首次谈及人猿同祖论并提及生物进化论。文见“近来,西国考究人类之原始其先出于何处?”傅氏在此提出问题“系何法所成?”,随后,进一步论证“地球自生人以来历年多少等事又从西教之旧约内考究人之源流,又有地学家于各层土石内人与各动物之骨迹”至此,已知晓答案“地球已有人约若干年间,有人说动物初有者甚简由渐而繁初有虫类渐有鱼与鸟兽,兽内有大猿,猿化为人,从贱至贵,从简至繁也。此固理明说通,可以入信矣”[13],据史料考证,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以中文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语言种类,可视为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首次传播。身为传教士的傅兰雅介绍人是由动物猿猴进化而来,表明他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上,但傅兰雅主要传播的方向主要从近代地质学与考古人类学对进化论的贡献,尚未直接触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但是,就是这些只言片语的文字为国人逐渐理解生物进化论,开启民智、认识世界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格致汇编》作为生物进化论通过期刊在华传播的第一本期刊,极具代表性,开创了该理论经由期刊传播的先河。然而,《格致汇编》毕竟属于科普读物或科学译丛类的期刊,其传播的生物进化论内容稍显零散、单一。尽管如此, 我们从《混沌说》一文中仍然可以看出傅兰雅倾向于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该期刊对厘清并完善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脉络而言功不可没。

四、《西学考略》与进化思想

1883年,时任同文馆总教习的丁韪良(William A.P.Martin,1827~1916,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同文馆作有关西学的演讲,经同文馆当时的学员贵荣和时雨花两人翻译整理后,于1884年出版,命名《西学考略》。据考证此书正式对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进行过评论介绍[14]。书中提及“法国有赖摩(即拉马克)又创新说……谓动植各物均出于一脉,并非亘古不易。太初之世,天地既分,生物始出, 如水之虫蛰, 其初或一类或数类,后年代渐远,变形体,分支派,生足而行陆地,生翼而飞青空,又越千万代,兽之直立者如猩猩之类,渐通灵性,化而为人,此说当时鲜有信之者。”丁题良开篇介绍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1809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一书,相比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提前了半个世纪,拉马克在肯定生物具备不断进步能力的同时,又认为这种能力为上帝所赋予,是生物的本性。因而其主张带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并未从根本上对基督教的形而上学体系构成一定冲击。丁韪良在文中进一步指出,

“四十年前有英国医生达尔温者,周历四海,查勘各地动植,乃举赖氏之说而重申之,伊云各类之所变形者,其故有三。一在地势,如北方天寒,物多厚毛,南方气暖,物虽同类而无毛,且地之各层所藏骨迹可以取而证之。盖天地之生物,皆次第经营而成,实有聪明智慧而为万物之主宰也,一在择配各物之形,偶有变异,必求其同形者配合之,如海鸟初不能飞,偶有能飞者,必相聚而传新类。一在强弱以决存亡,盖天时之寒暑,地势之高下,逐渐改变,惟物类之形体相宜者强而能存。[15]”

丁韪良这段文字涉及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要素,如适应环境、变异以及适者生存,并谈到人类的起源问题,在此他试图调和生物进化事实与“主宰者”之间的关系,在承认生物“直接”、“自然”进化的同时,又肯定了“主宰者”的作用。

五、《申报》与达尔文

清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闰六月二十九日,《申报》在第404号以《西博士新著<人本>一书》为题,发表了一篇报道:“英国有博士名大蕴者,撰著各书,大显于世。近世新作者又有《人本》一书。盖以探其夫宇内之人,凡属性情、气血是否皆出于一本也[16]”,在经过书中详细的论证后,得出结论,“天生之性,亦归一本”,报道之后,盛赞西人严谨治学精神,“西人之用心实学于此,亦可见一斑矣”。文中所称的西博士“大蕴”即达尔文,《人本》一书就是他在1871年发表的新著《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马君武译为《人类原始及类择》,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据考证,《申报》的这条消息是达尔文先生的名字及其著作在中国的首次出现,该书出版后一年多就被介绍到了中国,可见速度之惊人,传播之迅速。报纸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因其新闻报道简短、迅速的特点,在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的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六、结 论

西方传教士在西学大规模被引入中国的背景下,一度充当了西学东渐的主角,进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传播过程中,传教士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严复《天演论》的出版,引起了传教士的恐慌,宗教背景的局限性使他们悄然放下传播西学的使命。从注重“器艺”和实用性的晚清科技思想导向来看,进化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比起其他注重实用性的科学来说,在90年代后期才得到了重视,并非因为其在科学中的位置,而是因为它与中国社会政治改革、文化运动密切关联,这与晚清社会的形态有很大关系。

《谈天》《地学浅释》《西学考略》作为早期传播进化思想的书籍,虽然传播的内容零散且不成系统,而且多与地质学、考古学相关,但这些新鲜的知识像一股缓慢行进的河流,体现了传播媒介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期刊、图书、报纸作为不同的传播媒介在进化思想中国暴发式的传播中分别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中西方传教士则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早期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传播者角色。

参考文献:

[1]李楠,姚远.严复《国闻汇编》及其天演论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2]王民.严复“天演”进化论对近代西学的选择与汇释[J].东南学术,2004(3).

[3]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中国社会[J].教学与研究,2005(10).

[4]李楠,姚远.《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5]胡卫清.近代来华传教士与进化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1(3).

[6]伟烈亚力口译,李善兰笔述.谈天[M].上海:上海墨海书馆活字版,1859.

[7]华蘅芳.《地学浅释》序[M].地学浅释,1873.

[8](英)雷侠儿著.(美)玛高温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M].清末江南制造局刻本,1873.

[9]梁启超.《读西学书法》,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罗伯特·B·唐斯著.《塑造现代文明的110 本书》中译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1]姚远,王睿,姚树峰等.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12]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3]傅兰雅.混沌说[J].格致汇编,1877(7).

[14]胡卫清.近代来华传教士与进化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1(3).

[15]丁韪良.西学考略·西学源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西学译著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编者.西博士新著《人本》一书[N].申报,1873-06-29.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天演论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2
YanFu"sTranslationofEvolutionandEthics:ANarrativeAccount
YanFu'sTranslationofEvolutionandEthics:ANarrativeAccount
析严复译《天演论》
青春岁月(2017年5期)2017-04-20 12:04:25
关于《天演论》翻译中语言哲学的研究
浅析严复《天演论》中的术语译名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5
从严复译著《天演论》看翻译的社会性
《易经》里的《天演论》
《天演论》“写”的单位与方式——严复达旨术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