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
【摘要】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其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九大流派,即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蒙古筝、朝鲜筝。它们在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方面各具特色。本文以从陕西筝的历史发展和陕西音乐风格方面探讨了陕西古筝。
【关键词】陕西古筝 陕西筝发展 陕西筝风格
文章从陕西音乐与陕西地域环境的关系、陕西筝发展、陕西筝乐音律音阶、陕西筝派演奏家、陕西筝曲五个方面来探索陕西筝乐的音乐风格。
一、陕西音乐与陕西地域环境的关系
从自然环境来看,陕西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一带,地表沟壑纵横、气候寒冷干燥。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却非常执着。因此,陕西音乐中一直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情绪。从人文社会条件来看,在历史上,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古代中华文化交流的中心,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陕西音乐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既相互交融又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陕西音乐。因此,在陕西音乐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音乐风格,尤其是在其他音乐中看不到的粗犷、豪放、古朴、豁达、乐观、宽容的音乐风格。
二、陕西筝发展
陕西筝又称为“秦筝”,而陕西又是我国古筝的发源地,历史上有“真琴之声”之称。《史记· 李斯列传》载李斯谏秦始皇书曰:“夫击瓮叩击,弹筝搏辟,而歌呼呜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反映了在筝乐在秦代已经得到极大发展,但随着朝代更替、文化迁移,陕西筝乐逐渐散佚了。近些年来,有关人士开始复兴陕西筝。其中的音乐材料大部分采用了陕西戏曲音乐、民歌音乐。在演奏方面上则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流派的演奏技法。正如曲云在《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中写到:“陕西的专业筝人依据地方戏曲秦腔、迷胡、碗碗腔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西安鼓乐, 以及民歌、说唱形式道情、愉林小曲等乐种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陕西筝曲。”
陕西筝在筝派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李宜洺的《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中对于陕西筝派是否属于传统筝派产生了分歧。笔者认为虽然近些年来大部分陕西筝曲都是陕西古筝家根据当地民间音乐二度创作得来的,但其音乐素材主要来自陕西当地的传统音乐。因此,陕西筝派既有传统的音乐素材又有现代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它把传统与现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是当代古筝音乐发展的精华。
三、陕西筝乐音律音阶
陕西音乐中有“苦音”和“欢音”之分。传统的陕西筝常为陕西戏曲伴奏,因此在音律音阶方面大多遵循了陕西戏曲的音律音阶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陕西筝曲七声音阶中出现两个特殊音即“微升4”和“微降7”。正如邵吉民在《<秦桑曲>与陕西秦筝流派》中这样写到:“陕西地方戏曲很多, 但具有独特风格为代表的三大剧种(秦腔、眉户、碗碗腔) ,他们在音阶构成、音律音准方面, 有其共同的特性,其表现为微调式的七声音阶,在这七声音阶中,有两个特性音〔又称偏音)‘4与‘7 在音律上高低带有微差。‘4音偏高(接近于“#4”)‘7音偏低(接近于‘b 7)。” 具有这两个特殊音的曲调我们称为“苦音”。曲调中多运用“3(mi)”和“6(la)”的称为“欢音”。在陕西筝曲中“欢音”和“苦音”是交替使用的,经常在演奏中从“3(mi)”变化到“4(fa)”;“6(la)”变化到“7(si)”。因而造成了色彩丰富的陕西音乐。在除此之外,音律音阶还有上行大跳下行音阶的规律。一方面,音阶在上行时运用大跳体现了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在下行时多用下行音阶描写了劳动人民农作后的窃窃私语生活情境。另一方面,上行跳跃音阶的高亢、活跃性和下行级进音阶的糅合、委婉性交替结合,使陕西筝曲的音乐更加的丰富多彩。
四、陕西筝派演奏家
当下最重要的陕西筝乐家当属周延甲(山西)先生。他是陕西筝派的领军人物,为陕西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周延甲创编了许多陕西筝曲的优秀作品:《秦桑曲》、《绣金匾》、《姜女泪》等。其次,提出了“秦筝归秦”的主张,复兴陕西筝乐。他是西安音乐学院古筝教育的先辈。最后,周延甲对陕西筝乐“声化腔”的贡献。除此之外,周延甲先生的学生曲云(山东)和周延甲的女儿周望也为陕西筝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曲创作的乐曲《香山射鼓》为陕西筝乐又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明珠。筝乐大师曹正曾这样评价曲云“曲入云霄,名副其实”。曾撰誉她为“开元(公元713年)第一筝手薛琼琼再世”。
五、陕西筝曲
周延甲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所创作的《秦桑曲》是陕西筝的代表作。乐曲描写了一位女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此曲借用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中的“秦桑”二字命名。这首乐曲曾在“山城杯”中获创作一等奖。乐曲的首段较为悲壮,第一主题以慢板的思念音乐进入,第二主题以小快板的急迫音乐贯穿。
周煜国于2002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是陕西现代筝乐的代表作。乐曲以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为素材创作而成,曲名取自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该乐曲是在筝曲《乡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并加以钢琴协奏,使得音乐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欣赏性。乐曲《云裳诉》将传统筝曲和现代筝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是一种中西结合形式的发展与继承。
虽然陕西筝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一度散佚,但今天的新陕西筝派仍然被社会认可。这不仅是由于秦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因为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以及众多作曲家、演奏家的共同努力,因此陕西筝乐有着极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曲云.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6,(4).
[2]]李宜洺.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 ,(4).
[3]邵吉民.<秦桑曲>与陕西秦筝流派[J].
[4]王正强.秦腔音乐欣赏漫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