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现代人恐怕没有一个不知道“避孕药”的。可是,现代人怎么也不会想象到,一颗颗极为普通的避孕药丸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传奇身世,而且这段身世并不逊色于人类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第一次飞上天空。令人更为惊奇的是,在美国人发明避孕药之前,应该说这是中国的专利品。
4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人用铅、汞等给妇女进行抗生育。有些旧小说中描述的水银堕胎,便是这些物质在民间使用的体现。铅、汞堕胎非常危险,常有致死的现象。至今,我们尚不能完全了解这些物质抗生育的确切作用。
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用一些植物籽来避孕。其中,有一种名叫“安妮女王花边”的野胡萝卜籽,当时似乎用得较为广泛。以致前十余年,还有人在进一步研究野胡萝卜籽,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看看能否发展成为一种现代的避孕药。
到了18世纪,国外有人发现,用河狸睾丸浸酒喝,可以避孕。我们现在知道,这种避孕作用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河狸睾丸中含有雄激素——“睾丸酮”的缘故。可在那时,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发现。
20世纪30年代,有人了解到,生活在墨西哥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中,一直用一种薯蓣类植物避孕。经研究发现,这种植物含有一种能避孕的激素。这种激素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北美生产的一种避孕药中的成分。
公元1953年,美国的平克斯(Gregory Pincns)教授和美籍华裔科学家张明觉(Min Chueh Chang)先生,从印第安人部落使用的薯蓣类植物得到启发,从300多种药物中筛选出2种有效的孕激素——“异炔诺酮”和“炔诺酮”。这2种孕激素可以用于避孕。平克斯和张明觉因此被称为“现代避孕药之父”。
平克斯和张明觉发现了孕激素可用于避孕,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避孕药是雌、孕激素复合制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在工厂生产时,因未提纯,混有少量杂质。科学家一向严谨,要求厂方提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先不纯的避孕药很有效,提纯的避孕药服用后反而出现了不良反应。在服用这种提纯的避孕药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出现不规则出血。将其恢复到原来不纯状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下降了。科学家不得不为之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混入的杂质是少量的雌激素。于是,人们开始在避孕药中有意识地加入少量雌激素。现在人们已认识到,雌激素不但有控制月经周期的功能,也同样具有很好的避孕作用。雌、孕激素匹配,似乎是“黄金搭档”。所以,现在我们应用的避孕药,大多是含有孕激素和雌激素两种成分的复合型制剂。
历史似乎在和我们闹着玩。避孕药从中国起源,到欧洲有所发展,在美洲出现希望的曙光,最后在美国诞生。犹如人类的飞天梦想,从敦煌壁画开始,到1903年美国赖特两兄弟代表人类第一次真正飞上了天空,好像在作环球旅行。不过,避孕药的环球旅行,则是以平克斯和张明觉“美中两兄弟”的努力而最后到达目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