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颖?吴越滨
摘 要:面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反映着人们的情感智慧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晋南面塑和上海面塑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使更多人了解面塑民间艺术造型观念及其审美意识,提出在新时代它应成为反映新审美、新民俗、新趣味的实用艺术,进一步为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晋南面塑 上海面塑 艺术特征 不同风貌
[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
一、民间面塑演变与发展
起源于汉代的民间面塑主要是祭祀用的祭品。宋代王谠《唐语林》卷八载:“明皇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设祭,张世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粉粻之属。”[1]可见面塑在唐代已被多用于祭祀、礼品等;到了宋代,面塑在造型样式上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根据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2]至明清时期,由于西方艺术的进入使面塑艺术受到影响,在造型、色彩、制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建国后,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民间面塑的实用性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但面塑的艺术性和价值性却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晋南地区和上海地区地域文化环境的比较
我国民间面塑按地域可划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取晋南地区的面塑为例,长江流域取上海的面塑为例。由于它们在地域环境、文化上的明显差异,面塑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晋南地区地势平坦,气温温和,此自然地理环境适合种植小麦,因此民众大多食面食为主。面塑多出现在农村,出于农村妇女之手。农村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妇女勤劳朴实,在这样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制作出的面塑就有着稚拙生动,色彩绚丽的特征。上海地区由于经济水准高,各方人士交流频繁,在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里,海外文化逐渐渗透进入,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风貌。本地人受多种文化意识影响,吸纳了许多中西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面塑风格,其面塑精细雕琢,造型饱满,灵动传神。
三、晋南地区和上海地区面塑艺术特征比较
(一)材料工具比较
晋南面塑的制作材料一般用小麦粉,其次还有多种辅助材质,如红枣、豆类、花椒籽等;其制作工具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较为特殊,主要有刀、梳子、镊子、擀面杖、剪子等。上海面塑的制作材料一般以小麦粉掺和糯米粉和甘油等;近代海派面塑大师赵阔明总结出了“工具八法”,其制作工具要用特质的工具,如拨子、骨针、小剪刀、梳子、毛笔、竹竿等进行制作。
(二)技艺特征比较
晋南面塑的工具用的都是家中常见的工具,将和好的面团以揉、搓、擀、压、剪、切、插、捏相互结合的方法制作。经过八到九遍揉搓的面团光亮而富有弹性,在揉的过程中可以加少许糖水或醋,这样制作好的面塑蒸出来后才会香甜可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海派面塑的制作技艺较晋南面塑的制作技艺来说总结的较为精细,海派大师赵阔明总结出手捏八法,即揉、捏、搓、捻、拧、挤、拉,他们在制作技艺上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三)题材内容比较
晋南面塑的题材极为丰富,有岁时节日中的面塑,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敬天地神,常以枣山、节节高、枣糕、面羊、面鱼以及十二生肖等献贡。在人生各个展现生命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如孩子满月,姥姥要送虎馍来保佑孩子平安。婚嫁娶妻,男方到女方家送彩礼,女方要蒸八对面塑回礼,有龙、凤、鱼、鸭、葫芦、石榴、牡丹、毛蓝等面塑。
海派面塑突破了传统面塑常表现的婚、嫁、丧等题材,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使面塑的表现题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具现实意义。如关公读春秋、林冲夜奔、五子戏弥勒等面塑人物。
(四)造型特征比较
晋南地区面塑的造型特征主要有:立体性、写意性、象征性及抽象性。
1.立体性。晋南地区面塑的立体性主要表现在它塑造出的面塑犹如雕塑,生动真实。如花糕,通过多层叠压,可制作出十几层,以云纹为糕底、中间囊红枣,其上有捏制的十二生肖、十二种花果以及 男女人形。在新婚当天,新郎给新娘准备的花糕,叫“上头糕”,寓意着新娘离开娘家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不会忘记娘家的根。
2.写意性。晋南面塑的制作者大多数是农村妇女,她们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再加上面塑工具以及原料的局限,在制作面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模拟自然,不追求逼真的造型,把表现情感放在第一位,这种创作方法不免带有浓重的意念成分。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使它在造型上具有写意性,制作出的面塑反而显得生动稚趣,表现出一种写意的流畅、随性的情趣。重神轻形使得人们在造型上较为随意,面团本身的特点也是面塑具有写意性的原因。面团易醒,在和好面团后过几分钟面团会变软变形(即醒面),在捏制过程中不容易定型。而且蒸制后还会膨胀,出锅后又会慢慢收缩,因此在这种过程中,本身捏制的带有写意性的面塑便更具写意。
3.象征性。一块面塑看似简单,在制作者精心捏制加工出来后,不仅造型美观,通常还带有更加深层的象征寓意的特性。民间面塑艺术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愿意直接表达情感,带有含蓄委婉的意味。有很多造型极具想象力的面塑,将动物的形神融为一体。如在晋南,长辈不直接表达对小辈的祝福及期许,捏制的鸡与象意为鸡(吉)象(祥);捏制的鸳鸯,象征着夫妻恩爱;祝老人吉祥长寿可捏制面塑鹤等等。还有一些植物花卉类的造型同样具有深刻的寓意,如葫芦,象征着“福禄”,可以去灾辟邪;捏制面塑梅花,象征着五福: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和快乐。
4.抽象性。晋南面塑的写意性,追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特点,可以说造就了它的抽象性。面塑制做者在捏制过程中,忽略了捏制对象的具体形态,以想象夸大其中的某一部位,同时将真情实感融入到面塑当中,制作出的面塑显得抽象有趣,富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如在晋南地区,孩子满月时,姥姥要送给孩子捏制好的虎馍,希望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孩子出生七天的时候,舅舅还要送一个“囫囵”,上面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有“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之意。谁来看孩子,切一块“囫囵”与大家分享。虎头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被夸张,造型简洁大方,并不失虎的威凛,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在虎身上做点缀的莲花、龙凤等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有的面塑抽象变形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不仅造型简洁大方,还勾画出民众想表达的深刻的想法寓意。
海派面塑是在继承北方面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艺术风格因融合江南特有的神秘趣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海派面塑的一个特点,即“立体的画,无声的戏”。相比晋南面塑,海派面塑有另一个特点,即具内涵性。海派面塑更为注重作品的内涵,如对社会的褒贬,对当今社会的批判,个人对于美的独特见解等。一件作品的内涵赋予作品本身更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其价值。
较晋南面塑不同,海派面塑还具有写实性的特点。在精心刻画下,人物形象较为写实,注重人物的神态表现,小面人似“活”了起来。受西方艺术的影响,海派面塑善于利用肌肉骨骼与服饰的关系来塑造人物形象,注重人物的造型比例关系,在捏制一组人物面塑的时候,注重塑造人物间的关系。充分可以看出海派面塑艺人拥有准确的造型能力和美术功底,使其在造型上追求完美,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别于晋南面塑的作品。
(五)色彩风格比较
晋南面塑用色大胆夸张,不拘泥于对象的固有色,崇尚红、黄、黑、白、蓝五种单纯的原色,即中国传统“五行色”观念的运用,喜欢对比强烈的高浓度色彩,用色粗朴、浓淡随意搭配,自然点画,呈现出爽快、热烈的艺术效果。晋南面塑还有不上色的,造型简单古朴,如枣花,它是有一条中间粗两端细的面团,在细的那段卷曲放入红枣制成。造型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卷云纹的内敛式,女孩子吃了后,寓意着可以变得心灵手巧。又比如双鱼馍。海派面塑就不一样了,他改进了传统面塑大红大绿的颜色对比,色彩丰富,注重色彩的搭配,对作品精心雕琢,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如八仙过海。
海派面塑不同于晋南面塑的艳丽色彩、质朴、粗狂的美感,不强调单个作品的色彩突出,而注重作品色彩整体的和谐,根据作品的整体色彩基调,按人物特点需要调制颜色,使得作品更具多样性,色彩层次感突出。总之要为作品对象个性化定制色彩,避免晋南面塑色彩的千篇一律、程式化的用色特点。
四、面塑艺术的创新思考
中国各地的面塑是与艺术、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面塑艺术为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晋南、上海面塑都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的牵动下,人们也渐渐认识到面塑的艺术价值,它的价值是建立在民俗活动中的。面塑不仅在祭祀、婚嫁、礼仪、岁时等方面体现出它的价值,同时也为雕塑、美学、民俗等研究提供了研究资料。我们在继承面塑艺术的传统的同时,应不断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遇到很多问题,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自觉规避面塑复杂的制作工序,在节日、婚嫁等已经很少见到面塑作品,亲友馈赠中人们也更愿意选择更时尚的礼品。面塑如何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面塑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成为新的审美、民俗的载体,突显时代的气息,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在作品题材上,应突破传统婚、嫁、丧等题材,在都市化生活的背景下,寻找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可结合当下流行的动漫人物、卡通人物进行面塑创作,可把各地风景区的代表性植物、名人字画、母亲节、圣诞节等作为创新题材;在造型上,结合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使其更具观赏性;在色彩上,突破传统面塑大红大绿对比强烈的色彩,使用多层次、多样化色彩,使面塑作品更具丰富;在材料上,可引入食品工业新材料,如半透明胶材料、巧克力、裱花蛋糕等材料。
总之,面塑艺术要不断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就要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成为反映新审美、新民俗、新趣味的实用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继续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鲁汉.民间面花[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2] 汤健.海派面塑的传承与发展创新[J].上海工艺美术,2011(04)
作者简介:
陈智颖,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生。
吴越滨,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