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上的思考

2015-05-30 17:37张梦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展览多样性创新性

摘 要: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是五年一届的美术大展,也是艺术家对近五年来创作的一次小结。在探索新的风格、尝试新的思路的同时不忘回顾先前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此次展览的画种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壁画、漆画、设计、综合材料。多样性、创新性、丰富性构成了展览的主旋律,犹如夜晚星空中一颗颗灿烂夺目的恒星。

关键词:展览 多样性 创新性

2014年盛夏武汉。五年一届的湖北省美术作品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省展共收到作品1300余件,湖北人对美术事业的追求与兴趣都体现在对省展的热情上了。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秉承了优良的长江画派精髓,在面对快速纷繁的生活节奏、网珞化信息化的冲击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此次的展览呈现出丰富的内容。画风的多样性、题材的创新性、材质的丰富性、中青年艺术家涌现的“黑马”以及人文情怀对中国梦的思考为这场艺术界的“时尚秀”搭起了表演的舞台。画者手中的画笔时而流畅、时而质朴,苍劲有力中夹杂着些许的温婉细致一并描绘着心中的殿堂。

湖北处于长江核心地域,有滚滚长江水、巍巍大别山、灿烂的荆楚文化滋补养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此次展览的作品有“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幽境恬淡意境,亦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磅礴,还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温婉清丽。

一、坚守与追梦

自古代以来的山水画,山水有出现在神灵身上当做背景用的,也有出现在人物画后面。 可以说作为形象背景的山水的出现,是山水画最直接的起源。再到后来的唐代,唐代的山水画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 明代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超常的发展,派别众多,按地区可分为“浙派”、“吴门派”、“华亭派”。二十世纪的中国在历史上属于特殊的时期,它度过了社会转型,经历了文化革命,遇到了西风冲击。二十一世界新的山水画艺术语言应该借鉴中外的一切艺术形式,从现实生活中去探求。

黄少牧的作品《沃土·江汉平原印象》,描绘的是江汉平原的风貌,高低相间的梯田地与人家交融在一起,用敏锐的眼光表现出了江汉平原的气势。画面有烟雨蒙蒙之美,近处挥写淡墨氤氲,晕染而出的梯田则是乱头擦写,与淡墨的纯净构成质感的比照,远处点景树林、房屋尤为精妙。刘春冰的《云中行》系列画把古朴与现当代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质朴有韵味的城楼建筑与时尚的摩登女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寻到了可以相联系在一起的本质关系。艺术家的这种创新是源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用自己的内心体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有内在的关联。

程春利的《渔舟著岸》通过清丽的线条描绘出一幅泛舟湖上闲情垂钓的场景。三五只不知名的鸟儿站在竹枝上仔细地观望周围的动向且跃跃欲试,茂密的树叶预示着是盛夏时节,不经意的一只暖会壶、一个杯子、一本书、装着些许果子的盘子不经意的摆放在舟上。也许就是这些不经意才显示出了恬淡、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尽管画面中没有出现渔者,倒也给赏析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渔者可能出现的种种状态,观者依着自己向往的生活被一一的刻画在内心深处。以白描勾勒的树枝、树叶以及水边的芦苇可以看出画者良好的基本功,芦苇荡漾的水波用清透淡雅的水墨轻轻晕染开来。李泽厚先生曾说到“艺术境界离不开情景交融”,程春利通过《渔舟著岸》坚守自己的理想生活,中国梦可指一个国家名族的伟大富强之梦,也可指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之梦,画者的中国梦就是对实现自己理想生活之梦的追寻。

二、兼容与竞放

随着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出,画家开始对现实生活的场景产生了兴趣,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对生活中的人物、风景来进行创作,慢慢的不再受基督教题材的影响。17世纪是欧洲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绘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中国的油画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当今的油画创作以进入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表现手段也日益丰富。

叶勇的《美容》、徐波的《上帝的肋骨》、黄海蓉的《智能时代》、钟博的《咸鱼系列一、二》以及王用家的《肖像》与以往传统写实的技法相迥异,但是都表现出了具有高度想象力的表现绘画模式。包容性与百花齐放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在这批作品中,打破传统的格局限制,不按常理出牌,虽然有些作品看上去不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难以理解、形态各异,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融入的常规元素都彰显了艺术家的表现技法。

画家王用家的《肖像》作品,不是传统的用写实的技法刻画人物面相,而是通过砖块的累积表现人物面相,用冰冷的砖块与温热的肌肤做强烈的对比,让你静心去感受冰冷、坚硬带来的感觉,撞击灵魂深处的自己。同样以写实见长的黄海蓉在《智能时代》中,把身穿睡衣的人挤进狭小的空间,或坐或躺。每个人的手中把玩的是手机或是电脑,直指我们的生活也如同画中的人一般,封闭、孤独、自我,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象。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一个描写,也是用绘画的语言质疑、抨击中现实。

三、感性与理性

从绘画发展史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产生了油画、水彩两个画种,较油画晚出现的水彩画的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走向独立的道路。深究水彩画的发展,现在公认的最早的水彩画家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丢勒,《一大块草皮》、《湖畔的松林》和《兔子》作为水彩画作品的先驱者,17世纪佛兰德尔的大师鲁本斯和约尔丹斯都曾从事过水彩画的写生和创作。水彩画的发展是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以透明、流畅、轻松的笔触为特征。

凡绘画者,都讲究其神韵、味道。作品的写实素质并不能传达出源于内心的感觉,或许就是在提笔、收笔之处的点滴细小之处透出的微妙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味道”。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对于艺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大自然,来自于生活的点滴之处,但是转变成艺术作品就不仅仅是模写还需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

省展收件的水彩画作品数量将近200幅,题材涉及面包括山水、人物、静物、动物、花卉、生活场景等等。大量丰富的题材内容使得湖北的水彩画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青年画家邓涵的《物件儿》的作品向我们陈述了一个被遗弃在角落里的故事,安静的颜色使得浮躁的内心瞬间得到了安抚平静。生活能够给予我们的惊喜就在意外的发现能感动我们的美好。凝视静静地矗立在角落里的石膏静物、地球仪、靠背椅、衣橱、玩具兔让我们回想起曾经年少时、读书时记忆深刻的人或事。并非被忙碌的生活遗忘只是躲在我们的心底,只要那根神经系统被触动到,就像电影的片段能在脑海中回放。好的作品是能够引起人心底的共鸣,《物件儿》的“造化”是丢弃的静物,“心源”即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达。陈勇劲的《山火》用细腻富有情调的手法绘出一幅山水田园的风景,给人站在一片旷野之上的感觉,远处的点点火光又预示着我们还在世俗之中。画家谭隽的《纸鹤》作品把中国元素融入到画面中,造型严谨、隽秀的书法使得画中的纸鹤栩栩如生。当今社会人人都在谈论中国梦,到底什么才是中国梦?韩鄂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了《筑梦》不论在是在作品名称上还是在画面表达上都是对梦的解读,是建筑工地上即将起来的雄伟大楼亦或是每一个心灵深处的悸动。

四、楚艺术对湖北美术的影响

楚艺术对湖北美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荆楚文化有着浓厚的艺术底蕴,色彩神秘,造型独特,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诱惑力。具有原始浪漫主义的气质,跃动、飘洒、奔放。楚艺术美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流观意识”,把楚美术放在世界美术史中,它的成就价值越发的光彩夺目。楚艺术不惟明显区别于中国东周时期北方地区的艺术,也是与人类在古代世界所有杰出的艺术创造,与早于它的古代埃及艺术、巴比伦艺术、以及与它大致同期的古希望艺术、稍后的罗马艺术相互辉映的。的确如此,楚美术之于湖北艺术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乃至整个世界艺术发展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楚文化滋养哺育一代代文人墨客,由叶浅予老先生提名的“长江画派”是湖北美术发展的集中体现。“长江画派”代表了地域的文化,与楚艺术息息相关。荆楚文化作为底蕴,以传统的中国画为形式,描绘长江流域风景发展起来的。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线条还有天地人交集在一起的空间,这正是“长江画派”纵情山水的特点,为湖北艺术的发展添上了流光溢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参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2] 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 季羡林.长江文化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梦雯,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展览多样性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