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5-05-30 10:48:04王迎娟
俪人·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找碴儿汪伦大雁

王迎娟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巨大优势,本文从深化想象训练、开展探究性阅读、拓展性阅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个性化认识等几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坚决摒弃传统的条分缕析的机械教学模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化想象训练,在想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像向有意想像过渡,由再造想像往创造想像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应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可多安排一些再造想像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读文画画等。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想像。例如教了《小小的船》,可以让学生驾着“船儿”去想像太空的情况;教了《春天来了》可启发他们用拟人手法,想像夏天来到了他们中间,听他们读书唱歌,跟他们一起游戏的欢乐情景。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应该逐渐增加创造性想像的比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想像活动。例如,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像。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想象训练。如教学《惊弓之鸟》,如教师可以抓住大雁听到弦响,心里感到害怕,让学生想象大雁以前被射伤的情景。学生:“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队伍往南飞,忽然,一支箭从下面飞速射来,领头的大雁来不及躲避,箭擦破肚皮而过,大雁负了伤,落在了雁群后面。”学生:“一天,两位将军比赛箭术。这时,一群大雁从远处飞来,他们商量一下,决定一同射雁来决定输赢。比赛开始了,只听‘嘣的一声,两支离弦的箭飞速射出,一支射中了最后一只大雁,另一支穿透了领头雁的翅膀,领头雁跟不上雁群,只能孤单飞行”。教师结合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一天,更羸跟着魏王第二次外出打猎,遇到一只单飞的大雁,魏王学更羸的样子,也只拉弓,不用箭,却射不下大雁,这是为什么?”学生:“因为这只大雁没有受过箭伤。”学生:“这只大雁虽然是单飞,但它飞得比较快,叫得声音不悲惨。”教师:“大雁为什么单飞呢?”学生:“大雁可能是出来游玩一下的。”学生:“它是出来帮助同伴寻找食物的。”学生:“这只大雁出来寻找自己的儿女。”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想象,全面弄清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在思维变通中,全面、准确、深入地领悟更羸推理的缜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在探究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启发学生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如教学《狼和小羊》写了狼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讲课时,我们可以依据这条线索有层次地设计几个思考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纵深阶段:①“碴儿”和“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②狼一共找了哪几次碴儿?③狼为什么要故意找碴儿?④为什么狼不立刻吃掉小羊,而要先找碴儿呢?这说明了什么?经过这一个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会一步步弄明白狼找借口的实质,小羊反驳的理由,懂得对狼这样的坏家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为了进一步揭露狡猾凶残的丑恶本质,还启发学生思考:今后,狼再碰到别的小羊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学生们一定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三、开展拓展性阅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灵敏迅速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缜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如《挑山工》写泰山上的挑山工负重登山,虽然他们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由于他们前行不止,速度却比游人快。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文章是以具体事例说明哲理的。假如仍用这个题目,却要改变角度去写,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一经启发,一定会想出不少中心和题材;如为表现他们的勤劳朴实,可写他们劳动、生活的情况,为表现他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写他们下棋、绘画、摄影、钓鱼等场面;为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可写他们搞多种经营,凭劳动致富地经过;也可以单写挑山工的外貌。再如《蛇与庄稼》一课,通过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的故事及其它事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有种种联系,有简单的与复杂的,有直接的与间接的,当学生认识到这些哲理后,可以引导他们将视线由书本扩展到生活实际,让他们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举出来进行分析。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发展个性化认识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如孙双金老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引导学生探究“李白乘舟将欲行”为什么汪伦要等到李白乘舟之时才来送行这个问题,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各抒己见:“李白可能怕分别时汪伦伤心,故而留下一封送别书信,俏俏登船离去,汪伦见了书信,匆匆赶来送行。”“汪伦开始可能故意不过来,想给李白一个惊喜”“两个人已经饯别过了,昨天说了一夜的知心别离话。早晨起来,李白看到汪伦还在熟睡之中,故而没叫醒他,等汪伦发现李白不在了,马上赶来送行了”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知识背景把知识学活,把书读活,在结论中凸现出了丰富的个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找碴儿汪伦大雁
我给古诗“找找碴儿”
学与玩(2022年12期)2023-01-11 06:39:28
大雁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8
赠汪伦
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 02:29:22
大雁
自我排解
读者(2018年10期)2018-04-26 02:45:04
大雁曲
大雁飞过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赠汪伦
大家来找碴儿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