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滨
一、活塞环被积炭胶结,环在环槽中卡死
当活塞环被积碳胶结环卡死在环槽内时,会使活塞环失去原有的弹性,丧失环在气缸内的密封作用,使气缸漏气,发动机启动特别困难,工作时会出现机油和柴油消耗量增大,排气管冒黑烟、功率不足等现象。
排除方法:卸下活塞环,用煤油或柴油清洗,用铜丝刮去环上的积炭,千万不能用刮刀刮除,以免刮伤环口和环边。拆装时注意环口位置,除炭后必须按照原位装复,各环不得换位。
二、活塞环磨损过大
活塞环磨损过大,表现在环的开口间隙和环槽的边间隙增大,活塞在压缩时就会漏气,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此时可用厚薄规测量活塞环在气缸内开口间隙和在环槽内的边间隙。如间隙过大,超过规定尺寸,则必须更换活塞环。在更换活塞环的时,仍按上述方法检查它的开口间隙。如间隙过小,可将活塞环夹在虎钳上(虎钳的两口应加铜垫),用细锉刀进行休整,使开头两端面接触严密,修理后的间隙要符合此型号发动机的间隙要求。如果活塞环的四周边缘不光滑,可将活塞还放在细砂纸上磨平,磨削时用力应均匀一致。
三、气缸壁与活塞磨损,间隙过大
气缸壁与活塞磨损过大,破坏了原来的配合间隙,造成漏气。这时应拆开发动机,用厚薄规测量活塞裙部与气缸壁间的间隙,测量时要把厚薄规插在没有活塞销孔的两侧面,测得间隙必须符合此型号发动机的规定要求,否则要更换活塞。
四、启动电机故障。原因:启动电机无动作,检查启动电机是否得电,如不得电,则检查或检查外部控制电路是否有电压进入,如得电,检查启动电机连线是否松动或锈蚀(电压标准:24V的电压测量应不低于22.18v)。启动电机仍然无动作,判断启动电机损坏。处理:启动电机一般损坏的原因可能是电磁阀损坏或电机碳刷磨损,修理或更换启动电机。现场临时应急处理启动电机损坏故障方法:手动拉起停机电磁阀开启;采用连接线或长螺丝刀连接启动电机的电磁离合器控制线桩头和电源线桩头2~3秒,带动发动机启动后立即断开(此方法操作不当对发动机有一定的伤害,为应急情况下使用)。
五、当排气阀漏气或气口结炭严重,也会使排气呈黑色。四冲程柴油机四个冲程为:进入、压缩、工作和排气冲程,如果排气阀漏气或气口结炭严重,那么在第一、第二冲程过程,空气便从排气口先行排出部分,减少了空气量,影响燃烧,使烟气呈黑色,出现这种情况应研磨排气阀,清洁气口。
六、柴油机喷油泵故障
1.主机油泵调压阀(限压阀)故障。调压阀设在主机油泵的左侧,阀内装有调压弹簧,下部设有回油通路,调压阀限制主机油泵的最高出口油压,当出口油压超过调压阀的设定值(650kpa)时,一部分机油通过回油通路流回油底壳,当调压阀的弹簧折断或者阀体卡滞等造成阀体不能回落时,在出口油压没有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回油,从而使主机油泵的出口油压偏低。
2.定期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及各缸供油间隔角。使用过程中供油角及各缸间隔会发生变化,使柴油燃烧不良,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同时启动困难,运转不稳,出现异常及过热等。
3.主机油泵故障。主机油泵安装在柴油机自由端的泵支承箱上,由曲轴减振器前的泵传动主齿轮通过中间传动轴和具有内齿的连接齿套驱动。如果由于装配不当等原因导致主机油泵轴与传动轴的不同轴度超差,会使齿轮与齿套变成偏心面接触或者倾斜线接触,受力不均容易造成齿套剃齿,主机油泵时转时不转,或者根本不转,致使主机油泵出口压力低甚至没有压力。另外,当主机油泵的工作齿轮啮合间隙或者齿顶与泵体的径向间隙过大时,也会造成出口压力低。齿轮啮合间隙应为0.292~0.708mm,齿顶与泵体径向间隙大于0.80mm时超限。
4.定期检查相关键槽及固定螺栓的磨损情况。由于长期使用,轻者会发生磨损,使键槽变宽,半圆键安装不牢,供油提前角发生改变;重者会出现键子滚落,导致动力传递失效。因此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或更换已磨损的部件。
5.要使用合格的干净的柴油。如果柴油的十六烷值不符合要求,会造成发动机运转无力、排烟量大、故障增多,特别是喷油器的故障偏高。
6.及时更换磨损的柱塞及出油阀偶件,柴油机启动困难、功率下降、油耗增多,且通过调整喷油泵及喷油器仍不见好转时,应拆检柱塞及出油产代偶件,如果磨损到一定程度,应及时更换。
7.使用标准的高压油管。喷油泵在供油过程中,为保证各缸油间隔角一致、供油量均匀、柴油机工作平稳,高压油管的长度及管径是经过测算而选定的。因此当某缸高压油管损坏时,必须采用标准长度和管径的油管来更换。
8.定期检查出油阀偶件密封情况 如果有多缸出现密封不良现象,应对喷油泵进行彻底调试保养,更换偶件。
9.定期检查调整各缸供油量。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观察柴油机排气烟色、听发动机声音、摸排气歧管温度等方法来确定各缸供油量的大小。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农机总站十七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