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风景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2015-05-30 08:17胡振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30期
关键词:水质分析水质评价污染

胡振中

摘 要:根据莲湖水质实际监测结果,结合大湖水系综合监测各项项目,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莲湖水质进行多参数综合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水质评价;水质分析;污染

1 分析项目及方法

1.1 采样点布置

湖泊采样布点原则可归纳为两点,一是采样点所采集的样品要对整个调查水域的某些指标或多项指标有较好的代表性;二是在保证达到必要的精度和满足统计学样品数的前提下,布设的点位应尽量少,要兼顾技术指标和费用支出。在研究区域内共布设了两个不同的采样点,并随机取了两份水样,用于检测之用。这两分水样一份采样于莲湖的东南角(记作水样1);另一份采样于莲湖的东北角(记作水样2)。

1.2 常规检测项目

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溶解氧、酸碱度、浊度、氨氮、总磷。

1.3 水质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检测仪器

(1)水质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水样PH值的监测采用的是电位法;溶解氧的监测采用的是碘量法;生化耗氧量的监测采用的是五日培养法(被压式);化学耗氧量的监测采用的是重铬酸钾法;氨氮的监测采用的是滴定法;总磷的监测采用的是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浊度的监测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2)水质监测项目的监测仪器。水样PH值的监测使用的仪器是CSPH310仪;生化耗氧量的监测使用的仪器是BOD-220B型快速测定仪;化学耗氧量的监测使用的仪器是HCA-100型COD分析仪;总磷的监测使用的仪器是TN100型分光光度计;浊度的监测使用的仪器是TN100分光光度计。

1.4 湖区水质监测结果

表1 莲湖水质检测项目及结果

2 水质现状综合分析与评价

2.1 评价标准及方法

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质量优劣的定量描述和评定,是一个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综合决策过程。通常选不同的指标体系,往往得到不同的结果。将莲湖水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大湖水系湖水相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莲湖及其他湖水的各项指标检测值(COD、BOD5、DO、氨氮、氮磷单位均为mg/L)

(注:莲湖CODcr值为22.2mg/L,新河CODcr值为267mg/L)

2.2 对于莲湖水质状况的初步评价

对于莲湖水质状况的分析与评价,采用国家目前推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如表3所示。

对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下简称标准)可见:(1)莲湖水的PH值为7.58,符合标准的要求,而大湖水系的PH值均在7以上,可见大湖水系大水均呈碱性。(2)莲湖水的CODcr值为22.2mg/L,略大于III类水质的标准,基本上符合游览与观赏的性水质的要求。但是仍需进行改善。(3)莲湖水的BOD5值为3.4mg/L,在II类与III类水质的要求之间,也符合游览与观赏性水质的要求。(4)莲湖水的溶解氧值为5.8mg/L,也在II类与III类水质的要求之间,符合游览与观赏性水质的要求。说明了近年来水质治理的成效。(5)莲湖水的氮磷值为0.029mg/L,略大于II类水质的标准。(6)莲湖水的氨氮值为0.74mg/L,略小于III类水质的标准,已经符合了游览与观赏性水质的要求。(7)莲湖水的浊度值为15.5度,在所监测的水体中的浊度值是最小的,可见其清澈程度已经达到要求,适合水生生物的生存需求。

2.3 对莲湖水系的分析与评价

(1)石塘湖与破罡湖由于都处在远离市区的市郊,所以其水质都是最好的。这可以从这两湖的各项监测的数值可以看出。(2)新河由于处在市区中心,平时接纳许多工业与生活废水的排入,所以水质是莲湖水系之中最差的由监测所得的数值可以看出,新河水质急需等待处理。(3)莲湖和菱湖都是处在市区的观赏和游览性湖水,所以这两湖的水质质量也有所相似,这也可以从监测数值中表现出来。但是由于莲湖是开放性公园,所以在湖水管理中难免比菱湖难以管理,所以从监测数值中可以看出,莲湖的水质还是比菱湖的水质略差一点。

3 结束语

从各项监测项目可以看出,莲湖水质属于III类水体,基本符合观赏和游览性水体的要求。但通过与其他水系的比较可以看出,莲湖水质并不是最好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陆雍森,马仲文,张爽.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水质分析编写组.水质分析大全[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4]金相灿,等.中国湖泊环境(第二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5]金相灿,刘鸿亮,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6]王燕飞.水污染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18-24.

[7]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8]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环境工程导论[M].王建龙,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1]刘天齐.环境保护(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水质分析水质评价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滻灞河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嘉善县自动售水机卫生状况调查及水质分析
基于概率统计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以拉萨河水质评价为例
基于SPAM的河流水质评价模型
水质分析中的检出限及其确定方法探究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