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化学教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2015-05-30 07:02刘东亮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土壤生活

刘东亮

[摘 要]将理论化的学习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将化学导课、化学实验、化学概念、化学检测等内容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不仅能让来自生活的理论知识更加鲜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完这些知识之后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 土壤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83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将理论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将课本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生实际相结合,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教与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此,笔者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生活化案例的串联,让学生在生活的土壤中善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将化学导课根植到生活的土壤中

化学课作为高中必修课,其注重知识点的课程特点,让很多学生感到单调,甚至乏味。如此一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学习的情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妨从生活实际的小例子出发,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硫酸、硝酸和氨”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物质先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借助“清华大学学生硫酸烧伤黑熊”的新闻事件来导入。这样,学生首先对硫酸产生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硫酸是一种强腐蚀性的物质,它能够对肉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这种物质能够透过酸性水解反应分解蛋白质及脂肪造成化学烧伤,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并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这个时候,硫酸的这种特性就牢牢地记在了学生的心中。

二、将化学实验根植到生活的土壤中

很多必修课中设计的化学实验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一些化学药品、实验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开展一些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收集与之相关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化学实验安全”时,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确保安全实效地完成实验。因此,在这节课的课前准备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危险品的标志并进行笔记整理。学生可能会收集到剧(有)毒品、氧化剂、爆炸品、刺激物、有害品(远离食品)、易燃品、腐蚀品等七种常见的标志,也可能会收集到另外更多的危险品标志。这样,在学习之前,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多媒体、社区活动、采访等途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一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迅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将化学概念根植到生活的土壤中

化学课中有大量的术语概念,在学生的印象中可能仅仅是一个概念,很少能够将其立体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概念教学,使抽象的概念象化、立体化。

例如,在教学“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时,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淀粉、纤维素等物质,这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但是有很多的资源,是需要人们经过探索、加工之后,再开发才能利用的,而这一过程,正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用这一部分引题之后,接着借助历史记载进行深入的讲述。晋朝人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经说过:“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意思是说:将曾青这种物质涂在铁上,铁就会变成像铜一样的颜色。这时候,学生就会问:“曾青”在古代是对什么物质的称呼呢?教师适时指出:“曾青”就是我们所说的硫酸铜,而人类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载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教师就可以慢慢引导学生探究出古代所说的湿法炼铜,从而拓展出更多与之相关的史书记载,达到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四、将化学测验根植到生活的土壤中

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检测,可以达到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这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因此,在当堂检测和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检测点跟日常生活的实例相结合,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检测题目,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巩固知识,而且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总之,将化学的教学根植在生活的土壤中,将单调甚至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是取得化学教学高收益的重要策略。让学生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日常生活,这正是新课标的要求,亦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的要求。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土壤生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土壤
灵感的土壤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灵感的土壤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