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火 黄建新 黄安杰
摘 要:张家坂地区位于德兴铜矿外围,其成矿地质背景与铜厂相近,发现了较好的化探异常及围岩蚀变,显示张家坂地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
关键词:张家坂地区;德兴铜矿外围;化探异常;围岩蚀变;找矿探讨
张家坂地区位于德兴铜矿外围,其成矿地质背景与铜厂相近,地表不仅见有花岗闪长斑岩脉产出,另外还见有北北东向区域性剪切带,剪切带内断续见有金矿化。作者近年在该地区从事地质工作,发现了较好的化探异常及围岩蚀变,显示张家坂地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
1 地质概况
德兴张家坂地区,位于扬子板块南缘之钦杭结合带内,赣东北深断裂的北西盘。位于万年地体、怀玉山地体的交汇部位及萍(乡)——乐(平)地体三者的交汇处。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矿床的有利条件。
1.1 地层
该区地层简单,主要由蓟县系张村岩群的韩源岩组(Jxhy)和榔树底岩组(Jxl)和溪口岩群郑家坞岩组((Jxz)组成,沿沟谷低洼处分布于第四系。蓟县系这套浅变质岩系的主要岩性有绢云母千枚岩、砂质千枚岩及凝灰质千枚岩和变质沉凝灰岩,各岩层常呈夹层或互层状分布。
1.2 构造
区内地质构造发育,自晋宁期以来至燕山期,经历了多旋回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褶皱断裂齐全,密集成带发育,相互复合叠加的构造格局。而复合的构造格局和多次的反复活动,为区内发育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构造前提。多个方向的断裂带、裂隙带和片理化带交汇复合,有利含矿热液的运移和贮存。
图1 德兴张家坂地区构造略图
1.3 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时间较早、周期长,但主要集中于二个时期,即晋宁期和燕山期。晋宁期主要表现为火山喷发、喷溢作用。这些火山岩中伴随有大量成矿元素,形成了最初的同生矿源层。
燕山期岩浆活动在区内主要多见于钻孔中,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闪斜煌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等小岩脉,局部见细粒闪长岩体, 花岗闪长斑岩具铜、金矿化。
1.4 矿化蚀变
该区不仅蚀变范围大,蚀变分带现象也非常明显,在含矿斑岩体附近蚀变较强,远离则变弱,每个已知的矿体都对应有强蚀变带分布。从蚀变分布形态看,总体呈北西向。
从图2可以看出,伊利石化带(H1)的分布范围较广,把三个铜矿床都同时包含在其中,且把硫磺矿西矿、先告山、富家坞铜矿、铜厂铜矿和朱砂红铜矿外围的蚀变区都连成一片;而硅化绢云母化带(H2)的分布范围较小,呈孤岛状分布在伊利石化带(H1)的内部,与铜矿体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它们分别是富家坞、铜厂、朱砂红及先告山——硫磺矿西矿的西面,前面三个蚀变带目前都已经发现相对应的铜矿床。
张家坂地区仅见弱蚀变带(H1)产出,沿小麦山异常带中呈长条状出露。弱蚀变带以伊利石(水白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伴有少量的脉状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具有弱黄铁矿化、镜铁矿化等。
2 化探特征
从德兴张家坂、先告山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图看(图3),最引人关注是两个大面积综合异常区,其中又包含多个铜、铅、锌异常区。
图3 德兴张家坂、先告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图
Ht-综合-1异常南自新营,北至张家坂以北地区,呈不规则三角形,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含盖了新营、八十源、金山、先告山、富家山、铜厂、朱砂红及张家坂以北地区,异常面积74.13km2,为一Cu-Au-Ag-Mo-Pb-Zn综合异常。目前区内发现了三个大型(特大型)铜矿和一个特大型金矿。该异常区有两个异常中心,即新营——八十源、先告山——朱砂红异常中心。在先告山——朱砂红综合异常区,除铜厂铜矿由于矿体的主体部分出露地表,因此只有铜异常出现,而无铅锌异常;富家坞、朱砂红铜矿由于矿体埋藏较深,所以在地表都有铅锌铜综合异常。富家坞、铜厂和朱砂红三个铜矿床呈北西向展布与综合异常区的北东边界基本吻合。
在张家坂区段,也就是德兴铜矿田向北西方向延伸部分,还有三个规模相对较小的铜异常。在该区的北西有一条断续出露的伊利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带,其蚀变类型和蚀变矿物特征与德兴铜矿外围的蚀变特征相同;在南部有一处局部重力异常;另外,根据区域遥感资料显示,在其东面存在几个互相套叠的环形构造。
Ht-综合-2异常是银山及其西侧的金异常区,该异常的浓集中心对应银山铅锌矿。
3 化探异常与围岩蚀变及找矿探讨
矿化蚀变是本区最为直接的找矿依据,而Cu异常是寻找铜矿的最直接的指示元素。张家坂区段位于德兴铜矿田向北西方向延伸部分,出露的也是与铜厂相同的一套浅变质岩系,异常区位于多个方向的断裂带、裂隙带和韧性剪切带交汇复合部位,有利含矿热液的运移和贮存。此外在小麦山的南边有着一个与德兴铜矿矿化蚀变相同的外带,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张家坂地区与德兴铜矿的三个矿区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前人的做过的工作,德兴铜矿主要是与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斑岩有关,自富家坞-铜厂-朱砂红,由东南到西北,矿区岩体的剥蚀程度是由高至低,矿体的埋藏深度由浅至深,富家坞矿区的含矿岩体被剥蚀较严重,铜厂的含矿岩体则很少被剥蚀且大范围出露,而朱砂红矿区的岩体则埋藏较深,只在地表显示出一些小岩石脉;而且该异常区出现有大面积高强度的As异常,这也是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的前晕元素,而且在张家坂附近也有零星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出露,所以我们推测该地区下部有隐伏岩体,才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低缓的Cu异常及伊利石化蚀变带,经过对比该区的异常的规模、地表蚀变、矿化情况,认为该区可能有类似朱砂红的隐伏矿体,对于寻找德兴式的斑岩铜矿有着很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朱训.德兴斑岩铜矿[M].地质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李金火(1967-),男,1989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化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