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慎独”思想与大学生“中国梦”

2015-05-30 02:51:25郑炜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慎独中国梦大学生

郑炜

摘 要:“慎独”之所以一直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在人们修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传统道德教育“慎独”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教育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是大学生更能发挥出凝聚“中国梦”的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慎独;大学生;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38-02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首创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个体修身方法,更是个人规范自己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慎独”蕴含着深邃而强有力的本质力量和精神,正是《新论·慎独》中所提到的“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会”。

“慎独”之所以一直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在人们修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淮南子·说山训》告诉我们,君子修德要努力做到“不为莫知而止休”,是为了突出自觉性。故程蒙端曰:“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性理字训·学力》)可见,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在“幽隐细微”处严格要求,毫不马虎。意思就是,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即使独处也要严格遵守;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四书集注·中庸注》)意思就是,“慎独”要求人们对于“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事,“尤加谨焉”,以便“遏人欲于将萌”,使其不滋长于隐微之中。显然,是为了突出人们在修身中的自觉性。其次它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真诚性。因为人们只有真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真正地把“慎独”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诚意,“慎独”就只是一句空话。再次它有利于帮助人们在修身中把握下手处。修身虽有种种功夫,但慎独尤为重要。“慎独”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坚持慎独才能做出真正的效果。最后,它为人们区分忠与奸、人与禽提供了一个评判标准。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认为,能不能坚持慎独,是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

一、“慎独”的内涵

“慎独”来自儒家《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中庸》中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中提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荀子·不苟》也谈道:“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他们提到“慎独”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指在道德行为中,自觉规范自己的心理、行为活动。即使是在独自居處的时候,也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慎重看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二、大学生“中国梦”与儒家“慎独”思想的内在联系

“慎独”作为人们的一种修身养性方法,主要有慎隐、慎微、慎辩、慎言行、慎欲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慎辨。慎辨即对待身边的任何事情都要慎重思考,明确分辨是非,多方面、多层次学习各种知识,虚心请教他人,脚踏实地践行。《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说每个人都有选择合理的目标去追求,明确辨析并笃实践行。寻找“中国梦”绝不是随意轻信盲从,而是对所为之事要谨慎思考和辨析,方能得以实现。求“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带有曲折性的。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追求“梦”的过程中,要将“慎独”思想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

第二,慎微。修身养德知于微。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作为开端,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荀子·大略》。微,即细小的事情或事物。“慎微”就是指谨慎细微之事,从细微处来严格约束自己。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一点一滴筑建“中国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由于大学生的新鲜感与挑战性比较强,一开始他们都能够认真对待,但中途一遇困难,便轻易放弃。如学生干部培养方面,有的学生确实严格要求自己并发挥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作用,而有的学生干部中途坚持不了而退出该群体。

第三,慎隐。“慎隐”是“慎独”的核心,是恪守“慎独”的关键,是慎独的最高境界。“隐”,朱熹注曰:“隐,暗处也。”可见,慎独实质上是重“隐”,即在他人不知的隐蔽处做到自律。这一点在《礼记》也说道:“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说明通过“慎隐”来实现自我制约,以达我们的“中国梦”,其实质是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仰和敬畏之心,从而实现对所有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并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培养主体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这也是要求大学生在独处、无人监督情况下,严格自律,自我约束,保持正直和诚实。

第四,慎言行。《诗·大雅·抑篇》:“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站,不可为也。”“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由此可见,慎言行就是说话与行动都要慎重。即使在独处的时候,没有任何约束,也要做到慎言。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能说的话不乱说。要随时检点自己所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要谨慎。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正如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多听别人的看法,多看别人行事,少说不切实际的话,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你的俸禄就在这里了。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职责,有了梦就要付诸实践,控制自己的行为,冷静理性地处理好事情,从而真正达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否则一切皆空谈。

第五,慎欲。慎欲,强调对欲望“度”的把握,这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欲,而是要求人们对违背道德或有悖良心的欲望要加以控制,社会中会有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对外在诱惑的抵抗力,让大学生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做到自律,克制自己,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我控制和监督。要让大学生明白,只有正确地认识欲望,才能真正地化欲望为前进的动力,从而提升自我。

三、借助“慎独”思想,促成大学生“中国梦”的实现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强化校园的“以生为本”人文精神、“自力更生”前进精神和“追求未来”跨越精神,通过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学风气、校园风气,构建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慎独”意识;第二,重视树立学校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充分发挥这些事例的教育作用。当然,其典型事例必须能使学生感到亲近、能够学习模仿;第三,整合校内资源,多角度去思索和创新,让共享的资源引起师生共鸣。

2.培养“有德性的人”,协助大学生“中国梦”的形成

“慎独”是人们自身内在超越的精神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内心有了梦,他们必须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人们只有通过这种道德约束中的精神超越,才能使自己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目的。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正是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要把握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关注、满足学生的超越性需要,培养“有德性的人”讲大学生个人的“梦”与大家的“梦”联系在一起。例如,利用好入学教育,开展“慎独”教育;利用大学生群体自我管理体系,发挥大学生群体自我管理、约束的功能,促进学生具备自我治理、自我规范、自我独立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3.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践,实现大学生“中国梦”

知、行必须合一。真“行”才会出真“知”。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时,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还说得条条是道,但行动起来便是知行分离。领会慎独中的“知、行”,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以实现知行一致、德在于行、行高于言。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能够自我管理,那么这就要求学生内在的把对自由等价值的追求内化为信念,将知与行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慎独。

“慎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现在这个多元价值冲突的时代,在校园里提倡“慎独”,可以净化学生的心靈,升华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做出选择,学会承担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修养,最终实现学生自己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祝伟.知行合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梦是什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4]吴宁宁.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罗久.先秦儒家“慎独”观念的思想史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唐平.慎独在大学生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7]李亚东,聂民玉.“以德润身,诚意慎独”——“慎独”及其现实意义[J].保定学院学报,2010(4).

[8]吴宁宁.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李勇,步德胜.发挥青年同辈群体作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4).

[10]刘巧凤.现代道德建设的传统文化缺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1]张世友.“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慎独中国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精神科护士责任心内在精神—慎独
医学信息(2015年52期)2016-04-16 14:53:35
“慎独”的境界
杂文选刊(2016年1期)2016-01-13 08:25:24
从“慎独”看境界
月读(2015年4期)2015-04-16 19:47:43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环球时报(2012-04-16)2012-04-16 08:14:00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