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飘飘处处闻

2015-05-30 10:48赵卓然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苗童谣校园

赵卓然

2014年5月19日,哈尔滨市香坊区文体中心格外热闹。“校园里有条石子儿路,一颗一颗地上铺。石子儿路哟,石子儿路,紧紧相连迎寒暑。”清脆稚嫩的童音,拉开香坊区教育局原创儿童音乐情境剧《校园里的中国梦》的序幕。舞台下,观众们各式各样的照相、摄像设备发出点点光亮,把本来幽暗的观众席点缀得如同星空一样美丽。这星空之上的舞台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回荡着孩子们的歌声。这天是音乐剧的首次试演,几天以后,该剧将在哈尔滨电视台的千米演播厅首演。届时,哈尔滨市香坊区7所学校600多位师生的歌声将在全市唱响。

《校园里的中国梦》讲述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成长故事,呈现了绚丽、斑斓、多彩的小学生活。这样规模的原创儿童音乐情境剧,在全国尚属首例。哈尔滨市香坊区将音乐与德育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音乐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这种做法走在了同行的前面,《校园里的中国梦》的推出就是丰硕成果的展示。顺着果实寻根溯源,许多人都提到了哈尔滨市香安小学的童谣传唱。

一所普通的小学,开拓了全区教育工作的思路,这很让人惊奇。时隔半年,当因为童谣而来到香安小学的校园时,笔者心里更多的是期待与希望。

走进香安小学,无处不显示着这所学校的普通。校舍不是很新但相当整洁,悦耳的童谣代替了上下课的铃声。随着歌声一次次的响起,走廊里从平静到喧闹,从喧闹到平静。上课、下课,间操、午休,老师、学生,看上去一切都那么平常,但又让我感到有一种不太寻常的氛围充盈在校园。

“让孩子明白点儿事儿”

提到哈尔滨市香安小学的原创童谣,就不得不提香安小学的音乐教师王东音。王老师今年五十多岁,坚持创作儿童歌曲已经有十几年,作品千余首。他是校园音乐情境剧《校园里的中国梦》音乐方面的负责人,香安小学几乎所有的童谣都是出自他手。我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十余年的儿歌创作,王老师思考片刻,郑重地说:“就是想让身边的孩子唱起来,让他们明白点儿事儿。”

“让孩子明白点儿事儿。”童谣确实有这种魔力。香安小学曾经有一个毕业班,因为班级里男孩子多,而且特别“淘”,用老师的话说,整个班级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面临毕业,成绩是不敢奢望了,老师们只求学生别出什么乱子,能平平安安毕业离校就万事大吉。没想到,这个棘手的问题让王东音老师用一节课给解决了。在音乐课上,王东音老师教给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歌曲《那五年的歌》。 “追逐的笑声,盛满了回忆。恩念的泪水,写进了日记。”通过王东音老师对歌曲细致地讲解,孩子们领悟到了歌曲中饱含的毕业以后学生对5年小学时光的怀念,对同学情谊的不舍。王老师在讲台上讲着,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认真地听过一节课了,他们注视着老师,有的低下头,轻声哼唱几句,他一定对这一句有特别的感受;有的心有灵犀地同时互相看了看同桌,他们一定想到了某个只有他俩知道的过往。这节课后,这个班级真的安静了下来,同学间特别团结,成绩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了。

这件事,香安小学李晶校长记在了心里。“德育工作难做,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工作做了千千万,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一个濒临失控的班级,多少老师费尽气力却毫无办法,最后一首童谣就解决了问题。老师和学生总是有距离的,而童谣和孩子是没有距离的,有王东音老师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用更加贴近孩子的歌曲来替代说教呢?”李晶校长敏锐地发现了童谣的教育价值。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怎么开展?许多老师有畏难情绪。对孩子有好处,再难也值得去做,李晶校长认准了,没有路,就自己走出一条来。她带领着相关老师,一首一首地分析王东音老师的作品。哪些歌曲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歌曲的教育点是什么?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次次地研究,修正,他们挑选出了一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表达方式活泼欢快,唱起来朗朗上口的歌曲。工作初见成效,老师的劲头也足了,李晶校长组织大家一起探讨,明确童谣传唱的教育目的,授课方式……经过半年的规划,2008年,香安小学童谣校本课程正式开始了。

李晶校长和我说了一个家长反馈给她的故事。小吴是个二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不是很好,再加上做事有些拖拉,每天早上的洗漱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场战争。一天,小吴却郑重其事地对妈妈说:“我以后也要开小白花。”“什么小白花?”妈妈很纳闷。仔细一问,才知道小吴说的是学校里教给他的刷牙歌,“清晨我刷牙,水杯手中拿,小牙刷刷一刷,小嘴巴漱一漱,开出一朵小白花。”妈妈高兴地和李晶校长说:“我把这首歌录下来,每天早上小吴一起床我就放这首歌,他半醒不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刷牙,我再也不用因为这事操心了。”李晶校长说:“这只是一个小例子,童谣和孩子的亲密程度比我们当初设想的还要大。”

音乐和孩子是一对美妙的组合,一首首童谣通过优美的旋律,将表达的内容从孩子的耳朵,嘴巴带进心中,生根发芽。“贴近孩子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的孩子不能一直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他们连一分钱都看不到了,怎么能理解歌曲的含义,喜欢上这首歌呢?”王东音老师说道。翻开香安小学的童谣校本课程,王老师的想法贯穿始终,每一页表现的都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孔融让梨》是学生传唱率很高的一首童谣。“先拿一个给妈妈,妈妈生我不容易;再拿一个给爸爸,爸爸工作也不易。哥哥比我大,挑个最大的;弟弟比我小,拣个大点的……”亲切的歌词将近2000年前的故事拉近到学生身边,在歌声里,学生都是小孔融,至于其中的道理,已经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什么。

《小呼呼》《气蛤蟆》《妞妞豆豆》《不学玉米懒宝宝》……一首首童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香安小学的学生,行为习惯,做人的道理,通过生动的童谣留在孩子心间。

童谣也融入了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之中。6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童谣不仅是进行德育的载体,更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充满智慧的老师手里,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童谣不仅是音乐组的事,英语组、语文组……许多老师都在研究把童谣融入到学科教学中的方法。6年来,香安小学不再独自前行,更多的教育人发现了童谣的教育价值,香安小学所走的路被越来越多的跟随者走得更宽更平。

2011年1月10日,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邀请了省市各级领导在香安小学召开香坊区德育区本教材发布会,会上决定将王东音创编的多部音乐作品入编香坊区德育音乐区本教材,并以王东音老师创作的音乐作品《花开的声音》为名,辅以吸纳全区部分学校教师的自创音乐形成德育区本教材《花开的声音》在全区进行推行。香坊区德育区本教材的形成,使香安小学的童谣得以推广到全区。香安小学王东音老师的原创音乐在全区更大范围的平台上得以展现和传唱。香坊区成立以王东音老师为核心的香坊区教育局“原创童谣工作群”、童谣歌曲编委会,发动全区教师、音乐爱好者、词作者进行童谣歌曲创作。共同为研发创编更多的优秀儿歌集聚团队力量。

2013年4月份,省文明办在香安小学召开了“阳光美德建设工程”现场会,会上来自全省的600余名专家、领导出席会议并共同验证香安小学原创童谣的魅力与价值,也使香安小学的原创童谣知誉社会。

“童谣还能把学习唱好了”

童谣传唱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晶校长又有了新的想法:“开始,我们只看到了童谣传唱的德育作用,其实唱歌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非常有好处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唱歌、跳舞。说艺术熏陶,陶冶情操有些抽象,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精神面貌确实有了变化,他们的眼睛里更多了一些生动的东西。”是啊,唱歌跳舞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总是忽视他们这方面的成长需求。能歌善舞的孩子越来越少,有基本艺术素质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成绩越来越高,却总让人感觉“呆头呆脑”。

学生的童年里不能没有歌声!几年的观察与思考,李晶校长认定了这个道理。童谣的德育作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童谣本身的价值更应该被重视起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都唱起来,跳起来。班级的班会,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儿童歌曲作品演示会……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是有音乐天赋的,如果不去挖掘,那么这潜力就逐渐枯萎了。香安小学为孩子创造了发现潜能,展示自我的机会。于是,环球剧场的“黑龙江省春蕾行动”,黑龙江电视台的“优秀班集体”颁奖活动,哈尔滨电视台“建国60周年晚会”,市区动漫周演出,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区教工大合唱……香安小学的歌声越唱越响。几年来,香安小学的师生参加大型演出将近50次,累计起来,已经有2 000人次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学校,站到更大的舞台上表演。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能力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对自我更清楚的认识等方方面面。当教育者把目光都倾注在知识的获得的同时,为孩子们栽下的无疑是一棵棵枝叶稀疏的成长之树。在香安小学的校园里,老师用童谣为孩子的成长之树增加了更多青翠的枝叶,他们用汗水浇开了七彩的花,孕育了丰硕的果。在香安小学的校园里,歌声时时响起,孩子们人人能唱,人人爱唱。在音乐的浸润中,有人获得了自信,更有人因此发现了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小苗入学时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可是由于她慢性子,学前基础差,渐渐地在学习方面被落下了。家长感觉孩子聪明伶俐的,不以为然。后来,妈妈终于认识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可是小苗已经落后太多。从此,在老师和家长监督下,小苗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有一次,为了把那几个总也记不住的字练会,母女俩一直熬到了后半夜1点。就这样到了四年级,孩子变得沉默自卑,而成绩依然是倒数第一,只是没有落得更远。一天,老师发现小苗的音色很纯净,动听的歌声很受同学们的喜爱。后来,多次跟妈妈建议,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要发挥她的特长。孩子音乐方面很有天赋,音色很好,还特别喜欢唱歌,如果多关注一下,对小苗很有好处。从那以后,孩子学了声乐。没想到在课堂上处处碰壁的小苗,在音乐老师那却是充满灵性。什么内容,老师一点就透。有时老师没说完,她就高举着小手大声说,我明白了。经过老师的指导,孩子的歌唱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首首童谣在她口中唱出了特别的神韵,每到有歌唱的场合,小苗就成了其他同学崇拜目光的焦点,她成了班级里的“红人”,同学们成了她的粉丝。找回了自信的小苗恢复了开朗活泼的样子,久违的笑容又挂在了她的脸上。五年级的时候,小苗还参加了电视台的歌唱比赛。在毕业式上,班主任老师特意为她创造了领唱的机会,看见她脱胎换骨般站在舞台中央自信地歌唱,所有老师都在为她高兴。通过传唱童谣,小苗找回了自信,她的学习成绩也逐渐追了上来。小苗的妈妈说:“真没想到,童谣还能把学习唱好了。”是啊,童谣传唱就是小苗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在童谣传唱中,自信之花重新绽放。

小苏同学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直到适龄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刚入学的时候,他显然很不适应学校生活。因为他有个别字音发音不准,如,把“这个数”说成“这的数”,“ 呱呱叫”说成“锅锅叫”,所以不爱和同学们说话,也不爱举手发言。到了课间或者体育课,其他孩子都飞奔到操场玩,只有他只要能不出去就不出去,趴在窗边看着其他同学跑跳打闹,一脸落寞。妈妈看到刚回到身边的儿子,很着急也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自己带孩子,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班主任在长期的关注中,发现小苏同学发生了变化,每堂课间播放童谣时,总能看到他专注地一遍又一遍跟唱,能看到他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世界里。有几次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和妈妈,小苏看不到一点儿平时的害羞,围着妈妈又跳又笑,边走边给妈妈唱在学校里学的童谣:“我是小小梦想家,冬天的果树开春天的芽,豆角的秧上结西瓜……”老师觉得小苏同学这样喜欢唱歌,这样愿学童谣,这也许是最适合他的教育契机。于是,和王东音老师沟通后,小苏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进一步地音乐学习,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小苏同学不但能勇敢地登上班级音乐会的舞台,为班级同学表演,还能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歌唱表演。在“第四届华人青少年艺术盛典少儿组”歌唱比赛中,他唱的《狗狗的妈妈真伟大》荣获金奖。

这样的例子在香安小学比比皆是,通过童谣传唱,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歌唱的能力,更宝贵的是得到了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小校园里的歌声吸引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黑龙江晨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生活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风采》栏目,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秋声读报》,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万家灯火》等栏目先后到学校采访,哈尔滨市电视台《印象》栏目组更是为王东音老师拍摄了题为《童心乐者》的专题片在哈尔滨市电视台播出。王东音老师创作的儿童歌曲,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快递》《中国原创儿童金曲排行榜》等栏目播出。2011年王东音老师创作的歌曲《花开的声音》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的推广专辑。他创作的歌曲《同歌声一起成长》被推荐到团中央……

“唱歌多高兴”

“尊重生命,快乐成长。”这是香安小学的办学理念。“快乐成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教育的规律,孩子们就一定能收获到快乐。”李晶校长这么和我诠释她的想法。是啊,童谣传唱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在香安小学的校园里,到处能感受到孩子们因歌唱而收获到满满的幸福。

随意走进崔维艳老师的校本课课堂。可能刚入学两个月的孩子还有些怕生,一进教室,几十双小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我在教室后面坐下,旁边的胖小子小心地往边上挪了挪,一边听课,一边紧张地不时用眼睛余光观察着我。今天教授的是童谣《走路静悄悄》。内容很简单,“爸爸在睡午觉,爷爷在看报,我去上学校,不吵也不闹,学起了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崔老师把童谣一句一句教给孩子,并简单介绍了间奏和反复记号。10分钟后,孩子们已经忘记了我这个客人的存在,完全被崔老师所吸引,教室里热闹极了。合唱时,一个淘小子嫌自己声音不够大,把桌子上的水晶板卷起来放在嘴巴前当喇叭;学做小花猫动作时,我身边那个怕生的胖小子晃动着小手几乎打到了我的脸上……下课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飞奔出去,不一会,窗外就传来了《走路静悄悄》的歌声。崔维艳老师笑着说:“我们的校本课到什么进度,只要到校园里走一圈就能知道。”

孩子们喜爱童谣,这份喜爱也让音乐老师们“沾了光”。在香安小学,音乐老师的受欢迎程度让其他老师“嫉妒”。和王东音老师走在走廊,“王老师,王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孩子们围过来,挥舞着小手,想让王东音老师注意到自己。突然,孩子中间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王东音。”人群静了片刻,有的孩子在张望,有的孩子在嘿嘿笑,几个大点的孩子估计在琢磨,这样叫老师是不是不礼貌?随后几个胆大的孩子也跟着叫起来:“王东音。”一眨眼,稀落的声音连成了线。我和王老师被淹没在这片“王东音”的叫喊声和欢声笑语中了。我问一个孩子:“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王老师啊?”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因为他教我们唱歌啊。”其他孩子附和着:“对啊,唱歌多高兴啊!”

间操时,有一些学生要排练节目,地点就在操场后面的小体育馆里。香安小学的体育馆有些陈旧,馆里一边是摞得很高的旧桌椅,一边堆放了许多秋菜,中间的一块羽毛球场就是学生们排练的地方。刘壮副校长刚刚拖干净了场地,拄着拖把和参与排练的老师们聊天。一阵笑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飞了进来。孩子们笑着、闹着,换衣服,脱鞋,做准备运动,嘈杂中一切井然有序。指导老师走过来,说笑声渐渐低了下去,孩子们抿着嘴唇,站队形,走位,独舞演员上台……在老师的口令声中,孩子们表情认真,动作熟练。10分钟,一套复杂的舞蹈演练了一遍。“解散。”老师口令一下,笑声很快又填满了小体育馆,换衣服,穿鞋,小鸟们一刻不停地飞了出去。和我说话的李晶校长好像想起什么,紧走几步来到门口,对着外面喊道:“把衣服拉锁都拉上,别感冒。”回应她的是一阵更大的笑声。

走在香安小学的校园里,随时随地能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这让我对香安小学快乐成长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校把快乐成长放在了首位。就像这童谣传唱,我们通过童谣教学生明事理,通过童谣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之美,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回头细想,其实童谣带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早在歌声响起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悄无声息地传递到孩子手中,这份礼物就是孩子快乐的笑,就是小学生活快乐难忘的5年时光。

采访接近尾声,香安小学让我感到不太寻常的氛围是什么?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不同来自于校长睿智的笑容里,来自老师真挚的笑容里,来自孩子们憨厚的、纯真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里。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走出校门,哼唱着今天新学的《走路静悄悄》,快乐轻巧的旋律让我的步伐真的轻盈起来。

猜你喜欢
小苗童谣校园
童谣里的童年
拯救小苗
快乐童谣
非遗保护与巴身小苗寨“常胜”乐器文化管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守信
守信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