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65岁的刘老师,他的五个子女早已长大成人,孙子、外孙上了初中,真是儿孙满堂。可三年前老伴儿病故,刚过半年刘老师就张罗着续娶新人,令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邻居也笑话他:“真是活着是夫妻,老伴尸骨未寒就夫妻情份全没了!”女儿在母亲的坟上嚎啕,儿子们觉得无地自容,父亲给儿女们的脸都丢尽
了,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喊着叫着找奶奶,可一切软硬兼施全都徒劳。
小刘老师 5岁的郑阿姨也是退休教师,4 5岁那年丈夫给她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子女撒手人寰,可以想象得出这 15年郑阿姨是怎么熬过来的。如今两个儿子都在美国,女儿也是一个单位的主管,郑阿姨为自己的儿女有出息而感到骄傲,也为独居的日子感到孤寂。不缺吃,不愁穿,身体健康,性格内向的她,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孤独就会侵扰她的心灵。儿女的家终不是自己的家,她总感到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就在这时,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刘老师,郑阿姨感觉到了刘老师的善良,相同的职业又有 郑阿姨两年来甜甜蜜蜜,整日形 怕再失去你郑阿姨,也更对这第 太多的共同语言,两人很快进入 影不离。年轻那会儿,刘老师工作 二次婚姻格外珍惜。 ” 爱河,真是相见恨晚,今生有缘。 繁忙,一心扑在事业上,每日里饭 每每这时,郑阿姨脸上就展 刘老师呢,也对郑阿姨敞开 来张口,衣来伸手,到月把工资袋 现出比年轻人还要灿烂还要幸福 了心扉,好多不便女讲的苦衷 往家一交啥事不管。而今退休在 的笑。她逢人便讲,满堂儿女再 都一一向她道来。在郑阿姨的体 家,晚年清闲,他开始专研厨技, 好,也不如半路夫妻,孩子都有自 贴关怀下,刘老师几年来的苦闷得 老伴做饭他洗菜,老伴洗衣他倒 己的事业,自己的小家庭,不能天 到了缓解,慢慢地从老伴儿卧病 水,有时还把老伴推到一边,扎起 天陪伴老人,而且生活习惯、饮食 及死后的悲痛中解脫出来,看到 小围裙,端起马勺颠颠炒炒,露上 起居和年轻人也有很大的不同。 了新生活的希望。他认定,今后的 一手。年轻时的刘老师心粗,不会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活法,老年人有 日子里能和他一起走过的就是郑 体贴老婆,老伴儿突然抛他而去, 老年人的乐趣,老年人有老年人的
阿姨。 使他无法再得以补偿,因此,刘老 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儿女再孝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句话:“老 师便加倍呵护、万般体贴都回报 也不能给予的啊!
年人同样的有爱情,而且他们的爱 给他的新老伴。郑阿姨稍有哪不 听着郑阿姨发自肺腑的话, 情不会因为年龄增加而淡薄。 ”在 舒服,就吓得他赶紧带她看医生, 我有了更多的感动。是啊,尽管好 婚姻生活中,青年人的婚姻或许 郑阿姨打个喷嚏,刘老师就飞快 多老人儿孙满堂,尽可享受天伦 是以生儿育女,以经济为主线,而 跑出去买感冒药 ……刘老师的女 之乐,而他们仍感孤单。在当今社 对老年人再婚看,大多数是以爱 儿大声抱怨:“爸!你这么偏心郑 会竞争激烈,这些老人的子女在步
情为基础,因为他们已有相对稳定 阿姨,当初你对我妈可没那么一丁 入中年后,上有老下有小,忙于工 的经济来源,并完成了生儿育女的 点儿,从来不闻不问,甚至连我妈 作忙于家庭,既要照顾孩子还要 任务。 生小弟弟你都不肯请一天假来照 照顾老人,如果这时老人能再婚, 家庭成员中的儿女一个个展 顾! ” 找一个像郑阿姨那样知冷知热的 翅远翔,留下孤独的空巢老人,更 刘老师却不急不忙地对女儿 人做伴,每天生活在一起,快快乐 希望身边能有个相濡以沫、朝夕相 说:“唉,孩子,正因为爸当年没有 乐,相依相伴,有什么不好?为什 伴的人一起共度晚年。刘老师和 好好照顾你妈,爸现在才内疚,真 么要百般阻挠反对呢?
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中,老有所乐是关键,更是前提。虽然人们经常说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全国人大已把“黄昏恋 ”列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虽然许多人也都明白“黄昏恋 ”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很少顾及这些“财富 ”的情感生活,很少尊重老年人对生活做出的选择,致使“黄昏恋 ”一度成为晚开的充满苦涩的花。老年人的“黄昏恋 ”不得不遭受社会舆论、世俗偏见、子女干涉的桎梏,充满了苦涩、艰难和挣扎。
婚姻生活对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资料表明,丧失配偶的人,其脑萎缩、神经衰弱、胃病、心脏病、精神等疾病的发病率比有配偶的人要高得多,寿命也比有正常家庭生活的人少 2— 5年。
有句话讲得好:青年讲爱情,中年要家庭,老年找个伴。老年人再婚,是一种社会进步,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也使子女们减轻压力。只要处理得当,老年人的生活便可更幸福更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