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蕾
摘 要:技术进步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建筑需求逐年增多,建筑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大规模的建设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技术;施工质量
前言
建筑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成因复杂,只有通过相关技术,解决地质、结构等问题,才能进入下一步施工,这就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多方面调研,对比图纸与现场情况进行修正,一般情况下,需要由技术人员进行测算,找到问题原因,形成多方面建议,再由施工人员进行结构处理与加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房屋竣工后的沉降,因为地基在作用力情况下,会产生下沉或巨大拉力,这种力的作用会导致建筑物地表裂缝或损伤,安全隐患较大。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方式有许多种,主要包括:砂垫软层、加固路堤、竖向压护道、浅层处置、强夯等。随着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勘察技术、测量设备、测试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等的推广与普及,使相关行业内容均有了进一步提高,也促进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发展与完善。
1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地基处理
基坑在开始挖掘的时候,对边坡的处理非常关键,可以说,是整体深基坑施工最基础的步骤,这一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工程安全是否高效、快捷地完成。当前,建筑行业使用的基坑开挖对边坡地基处理的施工中,主要就是采取塑料排水板排水固定法来进行,在真正使用的时候,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施工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近年来,在施工中,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暴露出了技术上的不足,特别是在排水板排列顺序中,极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各种错误不断,有的时间短,不能有效快速的排除淤泥,导致了平衡时间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进度,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大堤稳定周期。
1.2 地质勘探问题
勘探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较为重要,数据准确与否影响到工程各个环节,有些勘探人员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只看到表面,不能深入研究区域特性,那么就会影响到后期施工,通常表现如下:勘探点深度与间距出现的问题。按相关工程质量标准规定,工程人员对复杂区域的勘测,一定要加密加大勘探点,使点位设置合理科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支出就减少点位,或者有的干脆就使用原来的点,不能进行新点设置,这就从根源上留下了安全隐患。有些勘探人员凭经验应付,不按原有规定施工,编录人员没有好的变动性,这就无形之中导致了相邻两个勘探点地层差异性大,过于悬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勘探人员没有了解勘探区地质情况,依照陈旧的地基基础进行参考,不符合工程实际要求。地基岩土经常会出现湿陷性土,会严重影响到每一个勘探点距离,使距离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在地质勘探深度上是有标准的,通常情况下孔深保持在15m左右,5至7层的砖混结构住宅就可以满足要求,软土层就需要加深加固,如果还按照原来15m的深度,很显然是不符合工作需要的;碎石2至3层的地方选择15m进行勘探,就是最严重的资源浪费;原位测试一定把握好原则,必须严格按标准做好每一个环节,这是影响到整体数据的步骤,需要了解地温与气温的基本情况,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温度,需要设定不同的触探指标。在标准贯入实验的时候,杆长与孔深数据不一致,达不到标准,容易出现问题;测量地下水位和采取样品必须要认真,做好各段保存工作,如果工作不认真,就会忽视抽水井及滋出地下水周围的峭壁,往往会测算出错误的数值,导致施工过程问题频出,采集到的标准试样,要按照标准要求规范操作,不能随意乱放,导致各层出现混淆,无法保证准确度,另外还要注意数量上的均匀,既体现代表性,又呈现同一性,使实验完整的测算出地基含水量情况。
2 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护筒的制作及埋设
深基坑开挖技术中优质护壁是关键,而在施工中,涉及到许多工艺技术,特别是护筒的制作和埋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利用机架上的深度控制仪将精度控制在1m以内的范围,保证精准度。通常情况下,进行护筒制作的时候,使用到厚度10mm~15mm的钢板进行初卷,形成规格为2.0m左右长度的护筒结构,然后再进行重复拼接,直到形成一个12.0m~14.0m总长的护筒,为了更好的固定,需要在两端分别用钢制槽制成“十”字形内撑,这样,当护筒插打的时候,保证稳定性,确保刚度,护筒起吊后安放在定位架中,一定要使用经纬仪控制好垂直度,并使用等重的振动锤击入原土层。单桩护筒一般长的26.0m、短的22.0m,通过分节焊接、高速旋转钻机击入,击入岩石14.0~16.0m左右停止,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钢护筒垂直度一定要优于1/500,定位误差确保小于1cm以下,这样才能满足施工要求,形成稳定的结构。
2.2 水泥浆制备
需要使用喷射机进行喷射,把水泥浆均匀的灌注到地基,形成牢固程度高的基础结构,这项技术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水灰比需要控制到1:1.3或是1:1.4,需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配比,形成高强度水泥浆,比重保持在1.52g/cm3,稠度控制在7s左右,泥浆用量达到170kg/mol。
2.3 水下平台冲钻机成孔正循环
水下平台使用的是冲钻机,成孔正循环是一项稳定的技术,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问题,要想正确处理好深基坑施工进程,就需要确保钻机就位时,钻机天轮滑槽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开孔时一定要把泥浆循环软管绑在冲锤锤顶上,一边冲击一边造浆,冲程高度1.0m~1.5m之间。如果遇到圆砾层或者花岗石基岩时,钻进0.5~1.0m左右就需要返浆,保证零孔渣。冲锤冲程高度要有所调整,基本保证在2.5~3.5m之间为宜。
2.4 多次清孔并筛除含砂率
清孔要关闭通往渣浆分离器的一字阀门,集资进行清理,通过渣浆分离器除去细砂,注水换泥浆,泥浆比重保持在1:1.5,含砂率4%以内,孔底沉渣小于5cm。二次清孔需要钢筋笼、灌浆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2.5 水下硷灌注
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280mm×2700mm游轮速接式导管进行灌注,辅助0.5m,1.0m,15m短导管各数根和容积2.0立方米的灌注斗。需要正确处理好塌落度。
3 施工工艺改进的技术措施
3.1 桩位安装要求准确
钻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平衡度,严格的测试确保施工安全。调整好钻头位置,正确的方法是对准桩位中心。
3.2 合理确定桩身的长度与钻孔深度
当确定了各桩位间距后,需要由专业人员用水准仪测出水下施工场地标高,测算出钻孔深度和空喷段起点深度,当旋喷桩钻头至桩底0.5m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打开高压泵注射机,避免出现桩底淤泥堆积。
3.3 防止樁身的淤泥沉积
有些施工现场土质粘性大,产生粉质粘土层,这时候就可以利用降低钻头深度、提升喷孔速度、提高钻头旋转率等方式进行扩孔处置。
4 结束语
深基坑施工必须用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建筑单位和管理部门在不断加强调研与监督,全面明晰施工地地基环境情况,保证建筑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科学可靠,不断推动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区建超,王兆.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科技学院院报,2012,6(31):53-54.
[2]陈淑卿.深基坑施工技术及难点探讨[J].广东建筑科学文汇,2012,8(11):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