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成本预算管理

2015-05-30 17:33杨兵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措施问题

杨兵

摘要:内部控制、成本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竞争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将其有效结合、综合运用,是各类企业关注与探索的重点。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管理的关系,分析了当前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针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成本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内部控制作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成本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领域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由于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管理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将其有效融合、综合运用,对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在企业中,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高效地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因此,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乎法规要求、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预算是企业在战略规划、预测及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金额等形式反映的特定期间的行动计划,是资源配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详尽安排。成本预算管理,能有效协调企业长短期目标、战略及年度行动计划,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改进,促使企业战略更好“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因此,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与成本预算管理的各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强化管理、加强沟通与协调、实施监控、进行绩效评价等作用,都要求将企业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有效结合,作出符合企业战略要求、持续提升发展能力的策略选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与效益。

二、当前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对成本的控制制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企业通常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虽然能将企业目标直接体现于预算之中,但这种预算管理流程对基层信息的掌握程度不高,容易脱离实际,从而造成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等情况,对成本预算的刚性原则造成一定损害。

(二)成本使用效能有待提高

企业的成本费用指标往往没有真正落实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责任成本未全面、严格地落实到个人,大修等项目成本缺乏有效地控制,员工节约意识不浓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跑、冒、滴、漏甚至铺张浪费的现象发生。

(三)企业关联交易还需规范

企业集团部分关联单位之间在职能界定与划分、资金管理和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关系不清、权责不明等现象。部分单位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成本效益观念不强,资源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集团整体的竞争能力。

(四)预算管理的内部协调配合不够

预算管理尽管最终体现为会计数据,但其编制基础应该是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涉及到企业各方面资源和各个部门的管理,最终控制的是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但较多企业在单位之间、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方面存在欠缺,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益。因此,需要在企业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单位、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从而确保预期经营管理效果。

(五)预算考核与激励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企业设计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有些不能完全与单位的责任、效益及员工的努力程度相适应。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成为影响企业预算目标不能较好完成的主要原因。当以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时,被考核方会较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企业活动绩效造成的影响,回避其主观方面的问题。同时,考核方也常掺杂部门利益、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使激励机制、奖惩措施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三、內部控制与成本预算管理综合运用的思路与措施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有:(1)未编制预算或者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盲目经营或缺乏约束控制;(2)预算编制不科学、目标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或难以实现其发展战略;(3)预算执行不力、考核不严、缺乏刚性,可能导致预算流于形式。因此,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保障,强化预算编制、指标控制、考核奖惩等各方面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一)坚持精益高效原则,建立上下联动的主动性预算编制流程,使成本预算指标更加科学

预算编制是各参与方重复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动是多向的,也是反复的,直到达成最后的一致。因此,在编制成本预算时,企业可以按如下流程进行设计:首先,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性指标;然后,考虑企业人员、资产变化及成本习性,结合收入增长等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确定成本预算交由各单位、各部门进行明细分配,督促其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再者,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将自己的预算分配方案交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核和汇总;最后,由预算委员会进行平衡、调整,据以编制全面预算,分发各单位、各部门执行。

(二)坚持“凡事有预算、全员担目标”原则,强化部门协同,确保预算执行效果

企业应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对工程项目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管控,在项目的立项、审批、预决算以及施工、竣工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在项目管理中,要合理规划各项目具体的作业与完成时间,严格进行经济性、合规性审核。预算责任管理部门应结合专业分工,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实施单位按照预算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项目,确保预算投入按期产生效益。

(三)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突出考核与奖惩,促使管控措施执行落地

为充分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必须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严格考核,以此来评价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依据奖惩制度对预算责任人进行严格的奖惩兑现。具体来说,可以在每个考核节点,对各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测算,对于指标完成不好、偏差率较大的,应作为典型予以处罚并通报批评,同时要求他们分析情况、找出原因、及时整改;对于指标完成好、偏差率较小的,要予以奖励。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彰显了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核心地位,从而确保其更好地发挥约束与激励作用。

(四)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确保预算严肃性

企业成本预算及相关制度主要由各责任部门进行编制、执行,指标与制度的执行和结果往往缺乏外部监督,不能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及相关问题。因此,企业除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外,还应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制度,通过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保证成本预算及各项制度执行的效果。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内部控制、成本预算管理等各项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聚沙成塔的管理提升过程,更需要的是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激发企业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中,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价值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网荆州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