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生长技术的发展分析

2015-05-30 15:30程愉悻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31期
关键词:单晶硅生长

程愉悻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单晶硅生长技术进行了分析综述。并针对磁场直拉、改良热场、磁场直拉以及真空高阻、氧浓度控制等技术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直拉法;悬浮区熔法;单晶硅;生长

前言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光伏技术飞速发展,而作为此类技术的基础材料,硅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些角度分析,硅(Si)影响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是高薪技术进步的基础,因此国家想要发展自身在能源领域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实力,必须将Si作为战略资源。作为功能性材料,Si具有各项异性,所以将Si应用于半导体材料需要将其制成硅单晶,并进一步将其加工成为抛光片。这样才能将Si应用于CI器件的制造中,目前所生产的电子元件中89%以上的均使用硅单晶。

单晶硅的生产需要以半导体单晶硅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头尾料、单晶硅碎片以及边皮料作为原料。而生产所用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拉法,一种则是悬浮区熔法。制备单晶硅过程中,依照实际的需要还需要添加必要元素,从而增大、减小材料电阻率,掺杂元素主要为第Ⅲ主族元素以及第Ⅴ主族元素。完成单晶硅材料的制备后,还需要依照半导体材料的需要进行深加工,深加工程序主要包括切片、打磨以及腐蚀和抛光。而随着单晶硅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单晶硅逐步向着300mm以上大直径材料发展,且缺陷含量以及杂志含量更低,材料分布更加均匀,且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效率更高。

1 技术原理

在生长过程中,单晶硅状态会随着熔场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变化,熔场温度降低,则其由液态变为固态。对于发生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的相变化,不同相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可由吉布斯自由能判定△G可以视为结晶驱动力。

△G=△H-△S (1)

在平衡的熔化温度Tm。时,固液两相的。自由能是相等的,即。△G。=0,因此

△G=△H-Tm×S=0 (2)

所以,△S=△H/Tm (3)

其中,△H即為结晶潜热。

将式(3)代入式(1)可得

△G=■=■=△S△T (4)

由式(4)可以看出,由于△S是一个负值常数,所以△T即(过冷度)可被视为结晶的唯一驱动力。

以典型的CZ长晶法为例,加热器的作用在于提供系统热量,以使熔硅维持在高于熔点的温度。如果在液面浸入一晶种,在晶种。与熔硅达到热平衡时,液面会靠着表面张力的支撑吸附在晶种下方。若此时将晶种往上提升,这些被吸附的液体也会跟着晶种往上运动,而形成过冷状态。这节过冷的液体由于过冷度产生的驱动力而结晶,并随着晶种方向长成单晶棒在凝固结晶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潜热是一个间接的热量来源,潜热将借着传导作用而沿着晶棒传输。同时,晶棒表面也会借着热辐射与热对流将热量散失到外围,另外熔场表面也会将热量散失掉,于是,在一个固定的条件下,进人系统的热能将等于系统输出的热能。

2 生长方法

2.1 直拉(CZ)法

CZ是单晶硅生长中直拉法的简称,其过程相对较为简单,通过从熔硅中利用旋转籽晶对单晶硅进行提拉制备,该种方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大量生产。因此该项技术在国内太阳能单晶硅片的生产中广泛贵推广开来,直拉法目前使用的技术工艺核心有磁场直拉法、热场构造以及控制氧浓度等。

2.1.1 热场构造分析。单晶硅在下游IC产业中的利用率逐年增加,而电子产业对硅片的依赖程度逐年加深,因而单晶硅生产要求不断提升,因此热场设计要求更加严格。设计优良的热场能够使炉内的温度分布达到最佳化,所以在CZ长晶炉中会逐步的将特殊热场元件应用其中,以促进单晶硅生长技术的发展。

技术人员研究了?准200mm太阳能用直拉单井生长。通过诸多的拉晶实验(如图1,复合式导流系统、热屏双加热改造直拉炉热系统),结果表明,拉晶速率提升了50%。同时针对单晶炉热场以及氩气流场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改造,氩气流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晶体纵向温度梯度在界面附近有明显增加,且熔体纵向温度梯度有明显减少。而研究表明,增加加热屏后直拉炉平均拉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直拉炉中晶体所受热量辐射受到热屏阻止有所减弱,且固液面热辐射也有所减小。其次,氩气流也会受到热屏的影响,能够得到良好的导流。

2.1.2 磁场直拉法(MCZ)。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直拉单晶硅的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由于大直径直拉单晶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在生产中投料量不断增加。但在单晶硅的生产中,晶体质量会受到大熔体的影响,甚至单晶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是由于热对流对晶体结构的影响所致。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磁场抑制热对流。通过磁场的加装,长晶系统中的生长单晶受到一定强度磁感线的影响,影响单晶生长的一切对流都会被洛伦兹力影响,而有效被抑制。通过实践总结出,想要有效抑制硅单晶氧浓度,则磁场应当选择Cusp磁场。

2.1.3 控制氧浓度。在单晶硅生长时,石英坩埚会溶解,因而单晶硅中会混杂如一部分氧,而这些氧在硅晶格间隙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产生氧沉淀,该种缺陷会影响单晶硅质量、性能。若不对氧沉淀进行控制,应用该种硅片加工集成电路,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单晶硅生长过程中,利用一定工艺,令硅片内部氧沉淀密度增高,但在硅片表面一定深度则为无氧沉淀的洁净区,从而对氧析出物进行控制,制备出高性能单晶硅材料。

2.2 区熔(FZ)法。将硅棒局部利用线圈进行熔化的方式便是区熔法,在熔区处设置磁托,因而熔区可以始终处在悬浮状态,将熔硅利用旋转籽晶进行拉制,在熔区下方制备单晶硅。该种方法优势在于,熔区为悬浮态,因而在生长过程中单晶硅不会同任何物质接触,并且蒸发效应以及杂质分凝效应较为显著,因此具有较高的纯度,其单晶硅制品性能相对较好。但由于工艺复杂,对设备以及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产品多应用于太空以及军工领域。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论述了单晶硅的生长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对热场构造进行改进以及将磁场引进熔硅所在空间能够有效节能,且有利于生产大直径单晶硅。在硅晶体生长过程中加入氮能够加速形成原生氧沉淀,并且对热工艺加工中氧沉淀的增加有利,而加入氮能够令氧沉淀更加稳定。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得掺氮工艺在直拉硅生产中得到推广,并且掺氮能够有效降低热预算,即便硅片氧浓度初始值很低,其内吸杂能力仍旧很强,所以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魏奎先,戴永年,马文会,等.太阳能电池硅转换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J].轻金属,2006,2:52-56.

[2]宇慧平,隋允康,安国平.不同磁场对大直径单晶硅生长中的动量与热量输运影响的数值分折[J].人工晶体学报,2008(5):1073-1078.

猜你喜欢
单晶硅生长
碗莲生长记
共享出行不再“野蛮生长”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野蛮生长
生长
单晶硅回归
单晶硅各向异性湿法刻蚀的形貌控制
单晶硅引领光伏产业走向更高效率、更高收益
《生长在春天》
添加剂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