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赵春阳
摘要 当代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作品中的人物与《圣经》、中世纪传奇故事等西方文学作品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本文以《守望灯塔》这部作品为出发点,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通过作品中人物与西方文学中的经典原型比对,揭示作家、作品与《圣经》等西方经典作品的内在关系,使读者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为今后分析此类作品提供好的典范。
关键词:《守望灯塔》 人物 原型
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向来都是珍妮特·温特森最为钟情的素材,是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与其养父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的家庭影响不无关系。正如温特森曾经对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提及:“即使是社会的变迁……但关于人类生存和我们自身永恒的事实却无法轻易改变。神化将我们带入心中的深邃幽暗之地,重回想象的空间。”作者的创作来源以及整个人物、情景、意象等塑造过程,是无意识的将作品中元素与特定的某一原型建立关联,通过艺术手段将其铸造到整个作品中去。通过激活读者无意识状态下的某些联系,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物、意象、观点以及情愫。温特森正是运用原型潜移默化的力量,通过其流畅的叙述语言表达出多重的声音。《守望灯塔》中的第二层叙事中的主要人物巴比·达克与莫莉正是亚当和夏娃的原型。
一 巴比·达克的原型:亚当和参孙
1 巴比·达克 Vs亚当
首先,从巴比·达克(Babel Dark)这个名字来历的本身来说,作者是作了精心的安排与设计的。普尤说道:“他身上带着圣经,而他读的总是自己的故事……《圣经·创世纪》中巴比塔的故事。”作者以想要建造通天塔的人类故事作为原型,整体暗示了达克一生的命运注定是失败而灰暗的结局。因为他们犯下了共同的错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必将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Dark”之姓也同样承载了該词另外一个含义:黑暗。这一名字凸显了人物孤独、痛苦、压抑、迷茫的黑暗内心世界。可以说,牧师巴比·达克身上影射着《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和《呼啸山庄》中希斯科利夫的影子,他们都像亚当一样,承载了上帝所有的爱,因背叛了上帝而受到应有的惩罚。当达克在店铺内看见漂亮性感的红发姑娘莫莉,便经受不住美貌的诱惑,对她一见钟情,不可自拔。先是以挑选马裤料子为借口长时间地偷看这位羞涩的女孩,又买下一条条丝巾送给她,顺势亲吻她的嘴唇,提出邀请她参加舞会,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作者巧妙地将他们初次约会的场景设置为两人在达克父亲的果园里摘苹果,这苹果就如同伊甸园里的分辨善恶之树的果实,一旦采摘食用,必定受到惩罚。上帝对亚当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吃这禁果,但达克却被激情冲昏了头脑,违背了上帝的教诲,偷食了“禁果”,与莫莉作了爱。从此从直接蒙受神的恩宠逐步堕入永无止境的苦海。达克深爱着莫莉,却因多疑认为他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在莫莉无助地找到达克,告诉达克她已经怀孕的时候,达克却反复地殴打她因为她“不忠的行为”,致使她摔倒。达克身上充满了虚伪,无法公开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承认莫莉怀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说自己不会也不可能作这种事。也许是为了心灵的忏悔达克选择了到索尔茨当牧师,并且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可能因为这个女人出身贵族。从达克对待妻子的种种行径不难看出,其内心的黑暗与性情暴虐。尽管达克的妻子温柔、有才学、不张扬,但他讨厌她所做的一切。与妻子骑马不如说是想看她惊恐的表情,带她在恶略的天气出海,弄得她一身湿,甚至经常把她打得鼻青脸肿。达克只将她作为泄欲的工具而已,没有任何的尊重。数年之后,达克带妻子去伦敦参观大博览会时与莫莉邂逅,当他看到自己可怜的瞎眼女儿,一种愧疚与怜悯涌上心头,内心希望能够赎罪,而且将赎罪变成一种责任。同时,当达克看到旧爱时,他再次无法自拔,两人旧情复燃。于是,为达克与莫莉在布里斯托尔购买了房子,改名换姓,开始了每年秘密同居两个月的生活。只有在这两个月里,达克才有生活、有爱,他个人的行星进入了沐浴太阳温暖的轨道。莫莉不堪忍受达克的双重生活,请求和他一起去法国开始新的生活,但达克拒绝了她,再次背叛了所爱的人。莫莉离开达克后,他悔恨不已,终于不堪感情的折磨带着他珍视的海马化石走进了大海。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内心的安宁和灵魂的救赎,以死亡的形式摆脱了自我的精神折磨和自我良心的谴责。
2 巴比·达克 Vs参孙
普尤告诉银儿,讲达克的故事,要从旧约《士师记》中力士参孙讲起。这也就是说温特森并没有简单的将达克形象对应于一个孤立的原型,而是创造性地对应了两个人物原型,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参孙与达克的人物都经历了共同的经历:沉溺女色和诱惑、英雄的毁灭。非礼士王派美女大力拉亲近以色列士师参孙,探寻其力大无比的秘密,参孙经不住诱惑透露了头发的秘密。参孙被剃光了头发,弄瞎了眼睛过后,受尽了凌辱和嘲弄,最后恢复力量后掀翻了神庙,和菲力士人同归于尽。正如普尤所说:“你也可以说参孙是大伙儿中的两根柱子,因为凡是暗算他的人最后也遭到了报应。这就是发生在达克身上的事。”虽然参孙拥有神所赋予的大力,但他却没有把神的恩赐用在恰当的地方。而达克恰恰是被神赋予了牧师这一职业,应拥有无穷的力量,而他却不断做出违背教义的罪行,这是英雄自我毁灭、走向不归路的必然之途。不仅仅是参孙,像士师中基甸、耶弗他等人,皆是战场上的英雄,但是他们个人的私生活则多不足取。参孙的一生实际上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神从来不强迫我们做什么样的抉择,但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果达克能够坚守自己的基督教义,不沉溺于莫莉的美中无法自拔,如果与自己的妻子结婚后,不再纠缠与莫莉的不道德关系中,他也许不能走入仕途的陌路。这里,我们无需评判主人公的对与错、是与非,原型作为一种潜在的标准让我们衡量一切。作品背后原型形象是耳熟能详,对于理解人物形象,无论西方读者以及中国读者更具代表意义,对于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巧妙对应关系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感与史诗性,使人物矛盾的性格跃然纸上:一方面套着牧师的伪装,表面上的正派君子;一方面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男性的狭隘,对爱情的狭隘,世界观的狭隘,认为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男人在两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而这种地位不可改变。这也是造成悲剧的性格根源。
二 莫莉的原型:夏娃
夏娃是影响西方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型之一,包含了宗教以及文学的双重内涵。夏娃偷吃了禁果,同时引诱她的丈夫也偷吃,这使他们双双被赶出了伊甸园。作为中介类型女性的代表,人们把她定义为善与恶之间的人,包括单纯可爱的一面,也具有引诱人走入深渊的一面。不仅因罪的驱使,同时也是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温特森在《守望灯塔》中创建莫莉这样的女性形象,经历过原罪、惩罚和悔过的过程。我们从中找到相应的莫莉和夏娃之间的关系。
莫莉罪恶的根源自看见达克的第一眼。我们有理由猜测当一位妙龄少女面对如此英俊、如此富有的人表达对她的爱时,内心是如何澎湃与躁动。巴比·达克是如此绅士,那般讨女人喜欢的男人,否则她无法接受陌生男人意外的吻和跳舞的邀请。我们从她好似答应而又说不这样谄媚的态度就读出这好似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一般,不用得计输赢,只有两情相悦的婉转表达。莫莉的美貌与暧昧的态度无疑引起了男人本性的欲望,预示他们注定会一步一步陷入犯罪的深渊:仅仅两天之后第一次约会,两人便犯下了原罪:发生婚前性关系。正如文中作者用简短的篇幅描述了有关的尝尽,因为莫莉熟练的床上技巧,使达克更深深地迷恋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她的初恋情人。智慧树上的禁果通常指的是人们对权力的欲望、性欲等。夏娃吃禁果使人类的性意识觉醒,是自我意识的发芽,改变人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旦人被唤醒,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失去了得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天堂。因此,夏娃是不可能呆在天堂的,犯下原罪就必须承担世俗生活的负担,莫莉也是如此。没有法律保护的婚姻,她必定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然后,莫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开始了赎罪的过程。
达克坚信莫莉有另一个情人,并且决定离开她时,莫莉告诉他她怀孕了。莫莉恳求达克结婚的时候,达克狠心的将怀有自己孩子的女人打倒在地。更糟的是,这次殴打导致的严重后果是莫莉生出一个失明的女儿。这些还远远没有结束她的所有折磨与痛苦,作为一个未婚妈妈,莫莉所需承担的责任是在达克离开后独自抚养她的孩子,艰巨的过程无疑是一种赎罪的方式。然而,他们在海德公园再次相遇时,又使他们再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原罪。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重新点燃浪漫情怀。最后莫莉不仅原谅了他,并且和已经结婚的他开始了全新的婚外恋生活。这是第二次,莫莉吸引达克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他背叛了那个在13世纪的教堂结了婚的妻子和年幼儿子,选择了两种分裂似的生活,一个是在康沃尔郡的家,一个布里斯托尔,只有每年有两个月,他与莫莉如夫妻般在一起生活。
作为一名牧师,基督教的虔诚信徒,这段时期的生活使达克陷入到更深的罪恶中而无法自拔。背叛教义、背叛家人、背叛自己的良心使达克深感罪孽深重。在某种程度上,达克良心的愧疚不断增加的是随着他与莫莉之间的爱逐渐加深而累加的。最后,莫莉来到教堂证实了自己的怀疑和疑虑,知道达克已经成家,并且一直欺骗自己。莫莉真正地苏醒了,才意识到幸福的生活都是谎言和欺骗编制在一起的,自己所爱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伪君子。于是,莫莉开始意识到她的罪,无法面对达克的合法妻子和儿子,承认她罪孽的最好方法是离开。而不是选择复仇,这说明她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恶人,自己也只是一个附属于男人的女人。
三 结语
正如荣格所说,诗人如果运用诸如此类的原型进行创作,就会使作品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因为“他提高了他正在试图表达的思想,使之摆脱了偶然性和暂时性,而进入了永存的范畴。他把个人命运转化成了人类命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的方法分析《守望灯塔》中的人物,包括主人公普尤所讲故事中的达克、莫莉以及他们的女儿,找到他们在《圣经》中的原型或归属哪类原型人物,以整体的文学观分析这类人物共同的特点,使读者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关系。
注:本文系牡丹江社会科学课题项目(141223)原型批评视域下的詹尼特·温特森小说研究结项。
参考文献:
[1] Jeanette Winterson.Lighthousekeeping[M].New York:Harcourt,2004.
[2] 詹妮特·温特森:《守望灯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张松岭:《〈守望灯塔〉中的原型意象》,《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 诺斯洛普·弗莱,王逢振、秦明利译:《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諾斯洛普·弗莱,郝振益等译:《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蔚,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讲师;赵春阳,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