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娜
摘要:荀子从人性恶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论。他一方面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提出人性本恶论;另一方面又从人的社会性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和道德修养论。荀子认为恶在礼仪法度的制约下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经过道德修养“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的道德修养既是一种重学慎思、积善成德的修养功夫,也是一种全粹为美的完美境界追求。
关键词:荀子;人性本恶;道德修养;现代价值
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子,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旗帜鲜明的提出人性恶,从而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论。他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同“隆礼重法”的治世之道结合,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具体体现。荀子重学慎思、反躬自省的修养功夫和“涂之人可以为圣”的道德修养的现实指向以及追求全智全德的完美境界追求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性本恶——荀子道德修养论的哲理基础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发生于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基本上是道德性的认知,蕴藏着丰富的伦理内涵。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从感官的经验层面立论,建构了自己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即性恶论,突出发展了儒家外在事功的方面,使儒家的道德伦理,实现了彻底客观化的意义,并突出了人类的认知之心。
(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已。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已,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生来是没有礼义的,所以会产生悖乱,现在悖乱已经存在了,说明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善只是人后天的作为,是人“伪”的结果。这是荀子对人性本恶最直接的论证,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旗帜鲜明的指出人性本恶,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人“伪”的重要性。而“恶”具体指得是?就此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由此可见,荀子所言人性恶其实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且这种生理本能是人皆有之的,圣人也不例外。人的恶表现在“好利”、“疾恶”“好声色”等人的生理本能方面,只有“顺是”“残贼”、“争夺”等恶会才产生。因此,就可论证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作为达到善的。荀子认为,性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先天成就的,是自然而然的。总而言之,荀子指出人性恶是人自然的生理本能,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欲望,但人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完全可以使恶转向善,故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用礼法等外在手段对人的欲望加以节制使人不断趋向善。这与孟子强调人有四端之善心然后向外“求放心”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追求“至善”。
总之,荀子的性恶论旨在强调人后天的“伪”,道德非天赋的,道德是社会的产物,美好的道德只有人通过后天的作为才能达到。
(二)化性起伪——人由恶趋向善的途径
荀子虽然认定人性是恶的,但他旨在追求的却是人向善的实现。于是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他指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人性是恶的,所以必须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加以矫正,才能使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更加突出。“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荀子进一步指出通过“化性起伪”的后天师法教化人不仅可以矫饰性情,而且可以“通于神明,参与天地”。“化性起伪”主要是强调人可以能动的改造主观世界,然后达到圣人的境界。
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是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去矫饰。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及外在的客观世界使之为我所用,才能最终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
二、荀子道德修养论的思想价值意蕴
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是一种圣人君子的境界追求;是全粹为美的完美人格指向。
(一)“隆礼重法”——荀子道德修养的治世之道
荀子的道德修养论不仅是修身成圣的内圣之道,同样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治世之道。其实“修、齐、治、平”往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修身为了治国,同样治国也可修身。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突显出儒家外王之道的外在事功方面的独到之处,也是荀子重要的政治思想。
荀子在道德修养方面特别强调礼的外在约束作用,认为礼是人们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礼是人道之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所在,所以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此外,还有“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天论》)这里更是将礼和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了一起。“法是政治方面的上层建筑,礼是文化道德方面的上层建筑”冯友兰先生指出荀子的“礼”是文化道德的上层建筑①,礼作为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统率作用。
此外,荀子的“重法”思想对“隆礼”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礼”虽然可以“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但他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像桀纣那样的顽固不化极其邪恶的人,只靠礼治是不够的。因此,荀子认为“法”对于治国和修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说“法者治之端也”“道之于法者,国家之本作也。”(《荀子·君道》),“法”和“礼”一样都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规范,只不过法更加严苛。
最后,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只靠人们的道德自律不够的,礼法的规范至关重要。
(二)“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道德修养论的现实指向
荀子将圣人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追求,并把圣人视为最高的理想人格。但荀子同时也强调“涂之人可以为圣”的道德修养的现实指向。“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多言而类,圣人也。”荀子指出圣人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是品德完美的人。在确立圣人的至高地位的同时,荀子还进一步指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的观点。“始乎士人,中乎圣人”就是说圣人也是从士人开始的。“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礼,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而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认为人人都有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的可能。不难看出,荀子在这里其实强调指出了人的平等性,从而否定了道德的天赋论,这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而涂之人何以成圣?荀子指出“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圣人不是天生的,普通百姓也可成为圣人,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积善而成德。在道德实践中,只有把伦理道德付诸于行,才能把自己的道德魅力显现于外,教化别人。
(三)全粹为美——荀子道德修养论的完美人格指向
虽然荀子一再强调人人皆可成圣,但他并不认为成圣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夫是之谓徳操。徳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现其明,地现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荀子指出,人格美的两个特征是“全”和“粹”,“全”是指全面深入的掌握了礼义的人,“粹”是指“道贯”或“统类”,也就是儒家根本精神。
全粹为美的完美人格追求,足以看出荀子对道德修养的要求之高,荀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单纯的修炼心境,完美的道德修养需要良好的知识的充实,需要道德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荀子虽说人人可以成圣,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要想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则需要人们不断地积累功夫和修炼心境。
三、荀子道德修养的践行功夫
荀子道德修养是一种重学慎思的强学功夫;是一种积善成德的积累功夫;是一种反躬自省的反省功夫。
(一)重学慎思
在人性本恶的观点的基础上,荀子十分強调后天学习对人的本性改变和善的品质形成的作用。既然人的本性需要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节制,那么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人的主观意愿,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善恶标准,就成为‘化性起伪的关键所在。荀子将学习视为人“化性起伪”的重要手段,“今人之性,故无礼义,故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荀子·性恶》)既然学习是矫正人性的重要环节,就必须使人“重学慎思”。只有学习人才有“师法”,才能积善成德。
在此荀子还强调了乐对人的重要作用,提出美善相乐,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美好的音乐的长期熏陶使美在人心中成为一种习惯,美好的道德也是一样,要通过长期熏陶就会成为人的一种习惯,然后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一种自由而不是外在强加在人身上的规范。
(二)积善成德
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不能停止的过程,“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人只有不停的学习不断地积累方可成善成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最终会圣心备焉。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件事往往能坚持一段时间,但要想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每天实践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而道德修养就是需要这样一种积少成多的功夫,需要这种恒心和毅力。
(三)反躬自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荀子·劝学》)人要不断的学习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经常运用所学的知识反省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弃恶从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和孔子的“吾日三省吾生”是一样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人只有经常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保存和发扬优点和美德,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达到理想人格。荀子的自省修养功夫可联系到他的人性论思想,怎样确定人性本恶,无疑是荀子对人性做的反省。正是因为荀子看到世间种种恶习,然后对人性加以反思,最终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论,为人通向善开辟了道路。(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注解: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687页。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著,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4]冯契、任继愈等:《中国哲学史通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5]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