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岩
摘要: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人类思想的伟大导师柏拉图的传世名著之一便是《理想国》。柏拉图通过《理想国》为后人构建了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城邦中的公民按照天赋能力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金质银质和铁质,他们各司其职,各展其才,各尽其用,共同组成了“理想国”这个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城邦。而这个完美的“理想国”的统治者就叫做“哲学王”。人类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千奇百怪,政府组织形式更是花样繁多,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王”统治的观念看似和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政治体制大相径庭,实则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培养“哲学王”呢?怎样培养“哲学王”?以及,培养“哲学王”的意义究竟有哪些?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依次回答简单分析和探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这个概念。
关键词:理想国;哲学王;柏拉图
一、为什么培养“哲学王”
所谓“哲学王”,顾名思义就是把“哲学家”和“统治者”两个概念相结合形成的,而柏拉图对于“哲学王”给出的定义也与此十分相似,既让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让国王成为哲学家。两者之中,显然柏拉图对于前者的构想和描述更多,那么,为什么柏拉图想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呢?在读过《理想国》后我总结出两点,第一是外部环境影响,第二是内部条件适合。将此两点影响因素相结合“哲学王”才会产生。而缺少了两点中的任何一点,“哲学王”这个概念的产生都不会具有充足的依据。
(一)培养“哲学王”的外部条件
首先来说外部条件,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开始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当伯里克利发表著名的《葬礼上的演讲》之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处于全盛阶段。可是物极必反,雅典的直接民主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局限,雅典民主制的弊端也开始逐渐彰显。
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的具体案例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惨败给斯巴达,战争的惨败使得雅典作为全希腊第一大城邦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不只是民众,甚至包括柏拉图在内的大多数学者都开始对雅典民主政制失去信心。二是看似公正的雅典民主却以投票的方式,因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伟大的人类导师也是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
战争的惨败和恩师的离去可以说对于柏拉图和整个雅典民主的打击是无比巨大的,通过这两件事柏拉图开始思考雅典的民主制度同斯巴达的专制制度之间的区别,柏拉图开始思考如何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来拯救雅典岌岌可危的局势。这就是“哲学王”这一概念产生的外部环境,也是“哲学王”产生的背景。
(二)培养“哲学王”的内部条件
讨论了“哲学王”产生的外部条件,再来说说“哲学王”产生的内部条件,所谓“哲学王”产生的内部条件其实就是柏拉图在《理想国》这部书中正式阐述“哲学王”这个概念之前所做的整整五卷的长篇大论、细致入微的铺垫。在《理想国》的前五卷中,柏拉图首先讨论了“何为正义”,柏拉图在寻求理想中的“正义”的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抛开现实中的正义观念,或者说是日常的正义观。
在第五卷中柏拉图提出,拥有理想的“正义”的人,他的灵魂必然是在有秩序的运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欲望部分具有节制的美德,激情部分具有勇敢的美德,而理智部分具有智慧,整体而言协调一致,符合理想的正义。理想城邦中的公民也符合这个道理,天赋平庸者以节制为美德,天赋较高者以勇敢为美德,天赋最高者以智慧为美德,三类人相互协调,各施所长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固的理想城邦。
进而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人按照天赋不同,会形成三个阶层。处于最上方的,以智慧为美德的就是统治者阶层,也就是“哲学王”。而“哲学王”并不是天生就拥有智慧的,只有经过特殊的训练,“哲学王”才会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由于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难达到的便是智慧的境界。因此,如何培养“哲学王”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怎样培养“哲学王”
如何培养“哲学王”呢?笔者在研读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以后,总结出有三个环节是在培养“哲学王”的过程中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首先,作为培养对象的准“哲学王”们需要有极其出众的天赋,准“哲学王”们无论身体上的、心理上的还是智力上的天赋都要异于常人。而且这些孩子各方面的才能都均衡发展。此外,准“哲学王”们在拥有出众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个条件是可以通过后天人为的因素影响和改变的,也是“哲学王”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最后,准“哲学王”们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参加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和检验他们的能力。这是整个“哲学王”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漫长的培养环节所做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经过了这些严格的拣选,一个真正的“哲学王”才会从众多的准“哲学王”中脱颖而出。下面我们简单讨论一下培养“哲学王”的这三个环节。
(一)出众的天赋是成为“哲学王”的基础
在《理想国》第六卷的开始部分,柏拉图系统的描述了作为“哲学王”所应该具备的天赋,柏拉图如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很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可见,想要成为“哲学王”,首先要具备很好的智力天赋、身体天赋和心理天赋,甚至是万里挑一的天赋。
具备优异天赋的孩子很多,如何防止这些准“哲学王”们不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所腐蚀从而走向堕落呢?这同样也需要很高的天赋,柏拉图同样也给出了答案“从这些情况你看到天生的哲学家有什么办法可以坚持自己的研究一直走到底吗?请你考虑这个问题时不要离开我们前面讲过了的话。我们曾一致同意: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度是哲学家的天赋。”由此可见,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王”所具有的天赋能够使他们很好的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不至于在纸醉金迷中失掉了自我。
(二)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培养“哲学王”的重要条件
柏拉图说“构成哲学家天赋的那些品质本身如果受到坏教育和坏环境的影响,就会成为某种背离哲学研究的原因。”这里,柏拉图提出了“坏教育”和“坏环境”对于“哲学王”培养是具有阻碍作用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在柏拉图的观念中,外部环境对于“哲学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这样说“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國度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的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保卫自己和公共的利益。”,“正如种子被播种在异乡土地上,结果通常总是被当地水土所客服而失去本性那样,哲学的生长也如此,在不合适的制度下保不住自己的本性,而败坏变质了。哲学如果能找到如他本身一样最善的政治制度,那时可以看明白,哲学确实是神物,而其他一切,无论天赋还是学习和工作,都不过是人事。”。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国家,一个符合善的政治制度环境是“哲学王”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相反,在一个糟糕的国家或政治制度下,“哲学王”既是偶尔崭露头角,也会因为环境所限而泯然众人。环境对于哲学王的影响由此可见,实在是非同一般。
(三)系统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活动是养成“哲学王”的关键
在上述所提到天赋和环境因素都具备了之后,对于挑选出来的准“哲学王”应该予以何种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柏拉图认为,首先,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们体育音乐,几何算数,让他们广泛涉猎各个学科。还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当然这些知识和爱好的传授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传达给他们的。
在他们稍大些时,可以带领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对于以后将要从事的事业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之后对于各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深入的学习,教给他们辩证法。等到三十岁时,挑选出那些适合学习哲学的人,用辩证法对他们进行考试,让他们专心学习辩证法。
再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学习,委以他们公职,让他们在战争和公务中锻炼能力,经受考验。这样再过十五年,在他们五十岁的时候,他们需已经了解和接受了“善”本身,他们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不是为了光荣而是考虑到必要。这就是柏拉图为我们设计的对于“哲学王”的养成的大概过程。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柏拉图认为,系统的学习和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哲学王”的关键环节。只有把握住这一环节,真正的“哲学王”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三、培养“哲学王”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事物有意义,而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较少有意义。“哲学王”显然没有在历史上真实的存在过,他或许只能存在于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为他构造的理想城堡中。让人深感以外的是,虽然知道“哲学王”的构想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柏拉图却对培养“哲学王”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寄予了厚望。
那么,柏拉图认为“哲学王”的培养会带来何种影响呢?在通读了《理想国》之后,笔者总结出三点:第一,柏拉图想通过塑造一个理想城邦,为城邦国家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而“哲学王”是这个理想城邦的关键一环,柏拉图认为可以通过把统治者变成哲学家,或者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来实现哲学家对城邦的统治,从而进一步推行他的理想国的其他制度和政策。
另外,柏拉图希望在对准“哲学王”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准“哲学王”们进行的全面教育,使尽可能多的准“哲学王”们更加有智慧,不仅使每个公民个体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也促进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最后,虽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了几卷的篇幅大费周折地描述了理想城邦的模型,但是其目的却只是为了展示他对于政治正义这一概念的认识,而有关整个正义的概念,他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结论。不过,柏拉图为我们塑造了“哲学王”这一形象以及如何培养“哲学王”,或许,柏拉图只是通过《理想国》为我们提供一个有可能培养“哲学王”的制度,而关于正义的更广泛含义则由这些某一天也许有可能出现的“哲学王”来给出。虽然柏拉图提出培养“哲学王”是在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但是培养“哲学王”的某些观念同样确确实实对于人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素质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力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会出现“哲学王”。(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