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友
摘 要:文章列举了氧化铁皮出现的三种化学腐蚀的现象:高温腐蚀,化学成分,堆积物。分析了各自发生的原因,也提出了预防的办法,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腐蚀;高温;化学成分;堆积物
按照DIN50900的定义,对腐蚀作了如下说明:腐蚀就是用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侵蚀材料表面。在这一概念中包含的腐蚀有在高温下氧化性气体引起的腐蚀,被氢侵蚀的特殊腐蚀及具有活性的液体(电解液)引起的腐蚀三种情况。但在生产实践中,它又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如下三种现象:
(1)高温腐蚀。在通常的情况下,氧化铁皮的生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氧侵蚀金属所致。大气中的氧对金属的侵蚀显著地依存于温度。关于时间则遵循抛物线定律。氧化铁层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氧的侵入,再一方面是由于金属从内部向表面扩散所致。非合金钢的氧化铁皮由铁的氧化物构成,其含氧量从表面到内部逐渐减少,有显微组织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氧化铁是不致密的。燃烧气中的硫,尤其在氧分压低时,强烈地侵蚀材料。这时的腐蚀生成物是金属硫化物。而在氧分压高时,主要生产氧化物。在400-600的温度下硫化氢侵蚀材料很快。
由于用铬,硅,铝使钢合金化或添加硒土类金属,生成无渗透性的黏着氧化铁皮,提高了对生成氧化铁皮的抵抗能力。关于镍,如果钢中含有硫,则生成低熔点的硫化物。含五氧化钒的油的燃烧沉积物等特殊粉尘的堆积,氧化铁皮将显著生长,其原因是这些粉尘和周围保护膜的氧化铁层发生反应,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因而失去了作为保护膜的效果。
在含氮气体及渗碳性气体中,由于生成淡化物和炭化物,从合金钢的母相中夺取铬和铝,从而降低了阻止氧化皮的能力。
在氧分压和水蒸气分压低时,不生成致密的氧化性保护膜。含镍量高的NI-CR钢,只有容易氧化的铬被氧化,镍不被氧化,这被称为内部氧化,铬氧化物变成蓝色后析出,称为蓝锈。
也有因为硫化氢引起氧化铁皮生成的情况。某石油精炼用挥发油脱硫装置的管子发生了纵向裂纹,工作温度在600度左右,管子材料为耐热钢,在产生裂纹之前发生了膨胀。根据鲍曼式硫磺检验,确认管子的内侧和外侧含硫量高,采用化学分析得知,内侧的被膜由70%的硫化铁构成。表面和裂纹壁由硫化铁覆盖。在管子的中心部分也发生了细的晶间裂纹。这种晶间裂纹是在对这种钢施加超过蠕变强度的载荷时产生的。与未使用的管子的组织对比来看,管壁的温度肯定不止600度,这可以从管子在发生裂纹前存在显著膨胀来说明。同时也说明这不是管子裂开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内侧的具有绝热效果的被膜,该被膜是由挥发性原料生成的硫化氢对钢的腐蚀产物,该产物是绝热的,在600度以上的高温下,大幅膨胀,造成了管子的开裂。
(2)还有在含氧量低的高温气体中耐热钢生成氧化铁皮的事例。用不锈钢制成的管子,在加热炉中使用仅一个半月后完全变脆,在部分的纵向和横向焊缝上发生裂纹而短裂。该管子,由燃烧气从外侧加热到1100度,为了防止产生氧化铁皮,在管子内侧通含氢量高的混合气。管子的内侧未被侵蚀,但是,显著地生成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化学成分是:硫0.002%,碳1.46%,氮0.46%。在管子的外表面生成氧化被膜,而在管子的内侧附着着厚的氧化物系氧化铁皮。一部分已经剥落。氧化主要在奥氏体晶间进行,对断面的研磨面进行腐蚀,则可知有低铬高镍的金属成分析出,并游历在网状的氧化物中。在其下侧的组织中,由于碳向内部扩散,所以碳浓度增高。析出物的含量,从管子的内侧表面向外侧表面连续地减少。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在氧化铁层的下面析出了炭化物和氮化物是管子脆化的原因,氧化介质是水蒸气。
(3)矿物质的堆积物和氧化铁皮反应,使得材料的稳定性降低的事例。某石油分解装置的反应管由耐热钢制成,用煤气火焰从外侧加热达到1010度,结果出现了损坏,其现象是稍微延伸,有些地方鼓了起来。根据化学分析的结果,确认了氧化铁皮的含硫量只有0.006%,通过观察显微镜式样,发现断面研磨面的组织发生了变化。这个区域的奥氏体稍微增碳,进而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有沙粒存在,这些砂粒的表面层和其周围的铁及其熔渣发生了种种反应。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共晶,管子内侧的表面层组织和铸造后的新管子的表面層组织相比较,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根据用从未使用的管子采取的试片进行的加热实验,确认了发生同样的组织变化是在1100度以上的温度,所以,报告上显示的温度并不准确。这也就是说,钢处于的温度超过了其本身对氧化铁皮的抵抗能力,并且,由于砂粒的存在,也促进了氧化铁皮的生成。根据上述的情况,为了防止未来的事故,采取的对策是对管子的表面进行机械加工,去除堆积物。
生产实践中现实发生的腐蚀的事例很多,及时地发现,分析并找出其原因,并采取适宜的对策,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保证安全生产,避免或减少事故,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高波.机械制造[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5-80.
[2]李志方.机械零件和钢铁事故[M].机械工业出版,2008:242-246.
[3]杨家军,张卫国.机械设计基础[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