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研究

2015-05-30 03:14李贝
东方教育 2015年4期

李贝

【摘要】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地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其内容之一,也在中国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强烈关注和共同探讨。本文笔者通过阐述其内涵、研究其内容,从而最终揭示其当代价值,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个更为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宗教问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涵盖56个民族的大家庭。近年来,随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不断衍生和爆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发展专题逐渐成为我国宗教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并引起海内外学者和专家的共同探讨和研究。本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论: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深刻内涵

(一)宗教

为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深刻内涵,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什么是宗教。“目前中国理论界、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研究上仍存在分歧,有认知上的不同。”[1]

事实上,宗教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是被某些社会群体所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特点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因此,作为一种崇拜力量,它可引领人们做出不同的行为,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重大。正如马克思曾说:“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2]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明确了解到宗教的含义,我们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把握马克思对宗教的认识。

下面从以下三方面阐述:第一,宗教本质:马克思指出,宗教本质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即“颠倒了的社会意识”;[3]第二,宗教发展: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条件,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人实现了彻底的自由和解放时,宗教便会逐渐走向消亡;第三,宗教政策:马克思虽然对宗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他仍认为,宗教作为个人的思想信仰或需要,应该给予尊重与保护,坚持政教分离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顾名思义,是指一种不断发展的动态形式。具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我国具体宗教问题相结合的过程,在正确处理和解决中国现实宗教问题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的不断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它符合我国宗教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制定各种宗教政策、处理各种复杂的宗教问题、开展各项宗教工作、实现宗教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南。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的领导阶级,在正确处理我国各种复杂的宗教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理论支撑,也可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下面从三方面阐述: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

“宗教适应观”即“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可以说,“宗教适应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中国化产物,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种观点。其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信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和宗教教义”[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须要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一致,即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們不仅要明确立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我们还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合理通过宗教力量引导信教群众,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宗教是我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有助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积极因素,应该发挥这些积极因素,使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5]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方面,我国坚持消除宗教领域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切因素。“宗教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宗教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处理宗教问题要特别慎重、细心周备。”[6]长期以来,宗教问题都是我国和谐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的宗教问题也频频爆发,屡见不鲜,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面对各种复杂的宗教问题,我党明确提出要清除中国宗教中的一切反动势力,特别是要清除宗教中的外国干涉势力。党提出我们宗教应该摆脱国外势力的控制,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信教群众走上正确合理的信教道路,坚持消除一切可能危害中国安全的宗教因素。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必将伴随着其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消亡,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作为其发展的众多分支之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不可逃避这条最终归宿。“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7]这是江泽民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提及到的,是对宗教历史观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不仅如此,我们还指出了消灭宗教的途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刘德定研究了江泽民等同志的宗教观后认为,“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首先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也就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8]事实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有其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进程。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中国的伟大觉醒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其发展的每一阶段也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努力的结果,不仅对当时产生巨大影响,也对当代发挥着重大价值。

(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分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指出了宗教的本质,还提出了宗教消亡的必然趋势和根本途径,指出“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根源”[12]。而且,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安全观和历史观,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消灭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宗教因素;提出宗教从其产生到消亡有其一定发展的历史阶段等等。总言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二)为进一步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党的历代国家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宗教事务和宗教问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宗教现状,我党不断探索宗教问题、不断加强对宗教事务的关注力度、不断提出如何有效处理宗教问题的新举措和新方针,为进一步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群众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印发了我国宗教工作步入正轨的指导性文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是我党对宗教问题处理上的一大突破;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在充分说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更高要求。

这一系列的论断与成就都将进一步推动新的宗教政策的产生与应用。

(三)有效提高党处理宗教事务的本领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3]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作为世界观之一,是一种指导行为的方法,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是中国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进程也将有效指导我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宗教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发展。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发展不仅能推动合乎国情、教情的宗教政策的制定,还能帮助宗教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方针的了解,辅助其对自身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带动我党正确处理宗教事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有效提高我党处理宗教事务的本领和技能,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发展过程中,我党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就是引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团结合作,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信仰上相互尊重,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上来,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中,宗教适应观强调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指出宗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安全观强调要消除一切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因素,推动宗教信仰安全发展,为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安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宗教历史观指出,宗教最终消亡条件是当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这一点正好和共产主义不谋而合。因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也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宗教,2010(7)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96

[5]龚学增.宗教积极因素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科学社会主义,2007(2)

[6]牟钟鉴.探索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11-12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71

[8]刘德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J]新疆社会科学,2007(3)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00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