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民粹倾向及调控

2015-05-30 21:42秦泽宇
今传媒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粹主义阶级阶层

秦泽宇

摘  要:现今,很多人都认为“民粹主义”一词是负面而消极的,殊不知它其实隶属于中性词语的范畴。虽然有时它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其本质并不恶劣,只是依托舆论而产生的主张与看法而已。然而一旦民粹主义不受调控、肆意泛滥,则往往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中,舆论的范围很难控制,最终有可能在社会上形成谣言与恐慌,所以,网络中的民粹主义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民粹主义;网络传播;公共事件;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51-02

民粹主义(Populism),又称作平民主义,它是一种意识形态,通常表现为民众对现状有非常不满的情绪。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现阶段的精英阶层是腐朽堕落的团体,不可以被信任,民众只能相信自己。民粹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对政府的怨怼,而其发展往往会爆发激进运动,所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更谨慎而智慧的方法。

一、网络时代下的民粹主义的概念

网络民粹主义是在民粹主义的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形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崛起,提高普通公民地位的呼声愈来愈高,民粹主义倾向也逐渐在网络舆论中繁衍,结合社会意识形态,网络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民族民粹主义、舆论监督民粹主义、娱乐民粹主义三种形式。民粹主义的积极功能通常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得异常明显,不仅支持和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反对精英阶层的独裁与垄断;然而,正因为民粹主义本身是非理性的,其狂热性与无律性又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滞碍与损害。

在互联网时代中,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均处在变革的过程中,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进而产生一种网络社会心理,它以民粹主义为基础,草根性、非理性与批判性是其本质,在虚拟的环境中,展现出自身的特性:第一,网络民粹主义没有系统性的指导或纲要;第二,相比传统民粹主义,网络思潮波及的范围更广阔,影响力也更强;第三,由于科技的繁荣,其思想传播所依托的工具具有很大优势,所以,潜在的危险性与不确定性程度会更大。

二、从网络公共事件中去观察民粹主义的倾向

民粹主义认为社会有诸多不公平,广大民众被少数精英阶层所压迫,所以国家倡导的公平与公正则必须离开精英阶层的掌握。他们反对精英主义,具有极端平民化趋向,无视或极度否认精英阶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诸多专业性很强的范畴内,比如医药学等领域,网友们各种越位,对专业人士进行围攻,好像自己比专家更专业,使得许多专业人士默然缄口。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腐败保持了持续高压的态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进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民粹主义者的仇官、仇富心理。

2012年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了实习医生被杀案件,通常人们看到杀戮,第一反应是此事件是如此的恶劣,凶手必须遭到强烈谴责并绳之以法。但事后的网络微博舆论调查,则非常明显地显现出了民粹主义的倾向,因为在参与调查的8136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903人,占总数的60%。某些官方网站的论坛也做了类似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网友可以冷静地看待此事,认为杜绝此类事件需从中国的医疗制度着手,大力改革去除弊端。而更多人选择的则是“医生不值得同情”。其中有一个网友这样说到,“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正如白岩松在《新闻1+1》里所说,如果36000人里只有一个人这么说,可能还可以加引号理解,但是如果此贴被顶了5423次,恐怕就不能用加引号去解释了。

再有,以“杭州飙车夺命案”为例,该案件始末一直引发着网友的极大关注,各种消息源在网络中不胫而走迅速传播。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友们对肇事者身份背景的猜测,一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网友口诛笔伐的激流一浪高过一浪,就连当地政府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激流的始发源于有网友爆料肇事者是“富二代”,而母亲又是“政协委员”,“家庭背景很深”等等,这就像是一根根尖刺,不断刺激着民众的中枢神经,把那些嚣张跋扈、为富不仁的“纨绔子弟”再次提了出来,民粹主义思想起了直接的助推作用。就在判决过后,事态逐渐要平息之时,网上忽然曝出猛料,传言“服刑的胡斌只是替罪羊,真凶尚逍遥法外”,此消息就像一颗炸雷引爆在了平静的湖面上,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该案件再一次被炒得满城风雨。更加严重的是,众多网友们对司法机关产生严重的质疑,开始攻击谩骂执法部门,尽管在事件开始之初,当地交警部门就对案件本身的涉案人员身份做出过公开的认证,但是公告内容并不详细,再加该案件挫折重重、疑点众多,就使得很多的网友怀疑司法部门对犯罪者进行包庇,甚至造假,对执法机关产生了诸多不信任感。在群体机制的感染下,当地司法部门被淹没在一片谩骂声中,不断被网友怒斥呵责,而网友们则行使着自认为正确的“公义”,坚决要为死者讨回“公道”。

从该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网友们的态度一边倒的站在了受害者的立场上,而且当地的执法机关也经受了一连串的怀疑和批判。但是,仔细探察整个事件后,就会发现一些微妙的情况。首先,为什么该案件所引发的舆论力量如此巨大?究其原因就是该案件的受害者是一个“普通人”,广大民众在“普通人”身上找到了认同感,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次,肇事者是一个“富二代”,其所代表的层次是所谓的“精英阶级”,属于“高高在上”的阶层,自然而然地就被划到了与普通民众的对立面上,而这又与中国社会当下“仇官”“仇富”的抵触心理相暗合。

鉴于传统思维中的“为富不仁”早已深深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而旧时官僚阶层对平民百姓的剥削压迫又时常浮现在脑海中,而现今多数民众担忧的是,司法部门在办案时会处理不公、执法犯法、法律的公正性得不到保障等,因而造成“反精英阶级”的思想已经成为了固定思维模式。激进的民粹主义者大多都来自于平民大众,属于“平民阶级”,平时生活比较繁杂,付出的辛苦也较多,对精英阶级的生活停留在想象层面中,其价值观肯定会受到生活境遇、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解读上述符号时,他们会产生对精英阶级的对抗心理就不奇怪了。假使把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某房地产老板”变成了受害者,恐怕网上舆论就是另一种风向了,也许他们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罢了。在民粹主义者眼中,“富二代”与“普通大学生”,这就是两个完全相对立的角色,平民阶级是最重要也是最合法的阶层,一旦“精英阶级”对“平民阶级”造成了伤害,不论是谁的责任,他们都会对精英阶级进行一番狂轰滥炸,反正精英阶级在他们的眼中就该被斥责,因此平民主义就是民粹主义的实质,本能的去抵制精英阶级,认为维护平民阶级的利益永远是正确的。正如在上述案件中,精英阶级被定义为道德败坏的阶层,这种价值判断取向更是印证了民粹主义的极端平民化倾向。

三、如何调控网络民粹主义思潮

现今网络民粹主义给政府与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虽然有积极之处,但是负面影响却非常大,这并非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调控机制去解决这个问题。

1.开放更多的政治以及非政治领域汇通渠道,让公民在参与中学会参与

可以说网络是一所“学校”,公民皆可参与,无论是政治或非政治领域,民众大多是从互联网开始学习和尝试介入的。但是,如果其他场域的介入渠道打不开,仅让民众在网络上参与,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应该开放更多的领域,使民众不再只是虚拟空间中的评论员,而是实际社会中的参与者,在企业、单位或公民志愿团体中,在各个非政治领域里,均可成为参与者。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习吸收了经验方式之后,就可在适时开放国家层面、政治层面的参与。

2.政府应时常公开组织活动,增强普通民众与精英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

政府部门适当组织一些活动,将社区公民号召起来进行参与,同精英一起面对面,从活动中去感受、信任精英,民众与精英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政府还可适当开放一些公民投票,使得公共决策能深入到民众当中去,责任意识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普通网友也须学会倾听别人、尊重他人利益、克制自身的狂热性等准则,才能成为负责任的、具有辨析与参与能力的合格网民。

3.开放多元化信息教育,使网民受到健康的舆论指导

现阶段只有开放教育,才能让网友们更快地拥有现代文明素养,成为充分知情的、有健全判断力的合格网民。多元化的平衡信息需要开放更多的平台进行传播,如果网友得不到多元化的信息,就不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如果只凭借着一己偏见和虚假消息在网上激言,就会不断地给公众事件造成负面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所醒悟。并且,我们应该加强对和平与仁爱价值观的倡导,尊重个体、真爱生命,反思偏激与暴力,积极引导民粹主义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 语

民粹主义就好像硬币的两面,既有正面,也有背面,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其在网络舆论中也是如此,既进步,又保守,虽然提倡民主精神,但最终可能只是为一己私利,而裹挟民众言行。民粹主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时常会走入歧途,而变得落后并且保守,因此,良好的调控和引导民粹主义,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俞可平.现代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 (英)保罗·塔格特著.表明旭译.民粹主义[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 (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 (英)马特·里德利著.闾佳译.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民粹主义阶级阶层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