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越, 画风雄健而富有诗意

2015-05-30 10:48邵大箴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感油画色彩

邵大箴

Zhan Jianjun is a famous painter whose arts life started with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eriod, he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re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path of oil paintings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As the result of his achievements and spirits, he was elected as the head of China Oil Painting Society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il paintings.

詹建俊先生的艺术生涯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自他1957 年创作《起家》之后,他的名字就为油画界所熟知,而创作于1959 年的《狼牙山五壮士》,则标志着他油画艺术的成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艺术创作,新作不断涌现,而且始终保持着探新的锐气。由于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开放、进取的艺术观点,也由于他忠于艺术的献身精神和为人正直的品格,他被推举为中国油画学会的掌门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团结广大油画家向新的目标前进,为新时期的中国油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观詹建俊几十年来的艺术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位十分注意研究艺术创造原理、重视研究艺术规律的艺术家。他步入画坛时,正是推行艺术为政治服务文艺政策的时期。本来,艺术服务于进步的政治是艺术社会功能的应有之义,无可厚非。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人们常常忽视艺术创造的规律,忽视艺术语言的锤炼,忽视形式美感,致使不少作品徒有好的题材,而无艺术感染力。艺术创作中泛政治化的倾向普遍存在,詹建俊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但由于他在学习过程中能虚心向历代大师的作品学习,能细心体会艺术品之所以能动人的原因所在,他能较早地与流行在我们艺术中的清规戒律保持一定的距离。他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的高材生,他牢牢地掌握了油画的基本技能:造型结构、色彩和构图方法及原理,当然还受到从写生到艺术构思全过程的严格训练。他更从马氏的教学中得到启发:作为画家要满腔热情地拥抱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艺术;要学习和研究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努力创造有时代感、有个性和有民族气派的作品。

詹建俊取材于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士的肯定,之所以能在艺术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主要在于他在创作过程中恰当地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首先,他十分注意熟悉他所绘的人物和事件,深入培养自己的感情。《起家》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结业创作,为创作这件作品他不辞辛劳,背着行李到知青垦荒地区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画速写和小稿。为绘制《狼牙山五壮山》,他更是从文献资料到熟悉地理环境,到访问有关人士,一步步地深入体会当时的历史情景,体会人物在特定历史时刻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由于有周到、细密的准备工作,他的艺术构思便水到渠成了。

有了大的艺术构思,还要解决将这一构思付诸实施的构图、形象塑造和细节处理等诸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詹建俊表现出顽强的探索精神。他几易其稿,反复推敲,着重研究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关注画面整体的形式美感是他工作的重要环节。《起家》中垦荒知识青年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支撑帐篷的激情动作围绕着巨大的帐篷展开,中心构图呈“~”形,充满动感。左边的女青年用焦虑的目光遥望汹涌而来的乌云风暴,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远方。右边已经建好的另一帐篷和人物较为稳定的动势,与中心构图形成对比。正在游移中的大片乌云和右上方一角相对明朗的天空,与飘动着的白色帐篷形成强烈的对照。构图中的这些活跃因素,与画中人物的内心激情是完全吻合的。由于有这些形式美感的因素,人们便会自然地亲近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它的表现手段,去思索、品尝、回味。

革命历史画《狼牙山五壮士》是命题创作,如何把这一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用油画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詹建俊是费尽了心思的。他选择了英雄们跳崖牺牲前的一瞬间,深入刻画人物的英雄气概。在金字塔式的构图上,面对残暴敌人顶天立地的五位英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气概,形成鲜明的英雄主义基调。在统一的气势中不同人物的动作、眼神,又巧妙地富有变化,作为背景的峻峭雄伟的山峰与人物群像融为一体,犹如刻在大自然中与世长存的纪念碑。

詹建俊十分注意色彩的表现力。油画是用色彩造型的艺术,画家不仅要有扎实的素描功力,还要有善于运用色彩的本领,使两者水乳交融。长期受中国水墨画熏陶的中国油画家,易于将素描造型与色彩分开来处理,油画语言缺乏深度与厚度,表现力不够强烈。詹建俊在《起家》和《狼牙山五壮士》中,己经显露出运用油画语言的才华。虽然这两幅作品中色彩还是朴素的,但已经可以看出,他自觉地调动色彩的微妙关系、笔触美感和肌理效果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加强作品的感染力。《狼牙山五壮士》中他用粗放有力的笔触,用坚实的形体语言,用沉着、浑厚的色彩,赋予人物形象以纪念碑雕塑的感觉。他在形式美感和色彩上的努力,受到了油画界同行们的关注。从那时起,在人们的心目中,詹建俊是一位重视绘画语言表现力的画家。同时,在每次政治运动中,他的作品又都被扣上“形式主义”的帽子。有艺术主见的詹建俊虽然有过委屈,有过苦恼,但总的说来却暗暗自豪,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从历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形式规律,以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即使在文革中完成的《“好得很”——毛主席考察农民运动》(1973年),也是很讲究形式美感、画面构成意味和色彩表现力的一幅画。

改革开放大潮为詹建俊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生机。80 年代是他艺术创作的高潮期。最能反映他这个时期艺术成就的是《高原的歌》(1979 年)、《高原情》(1982 年)、《潮》(1984 年)、《飞雪》(1986 年)、《遥远的地方》(1987年)等。对詹建俊的艺术创作来说,《潮》具有转折意义。这件表现新时期农民形象的作品,是为第六届全国美展创作的,说明作者对重大题材仍然关注,但形式语言却相当自由和解放,以至于使当时持有保守观点的人觉得,画面上那些飞舞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线和色块,与构图中央的农民形象有些不和谐。显然,那时有些人的思想还受一种固定的表现模式束缚,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有创新之举,便认为是离经叛道。《潮》画面上的动与静,线与色块、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等关系的处理,颇有新意,这是一件既有精神内涵又有浓郁形式意味的好作品。

新时期以来,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给予詹建俊充分发挥才智的机会。如果说,五六十年代他只是注重形式美感的话,从这时起他开始敢于闯油画形式美感的禁区。在《高原的歌》中,他敢于用画面大片红的色调来抒发翻身的藏族人民欢乐、欣喜的心情。《飞雪》在灰色和白色背景上描绘着红色衣装的少女,表现对青春的赞美。还有《遥远的地方》,也基本上是红色基调。这组“红色调系列”的画,还有其他一些用强烈对比色创作的作品,体现了詹建俊长期以来追求的审美理想:绘画要从唯题材论中解放出来,发挥它自身语言的优势;色彩犹如音乐,它自身具有独立的美感。绘画中的人物、情节,离开包括色彩在内的形式美,便失去了艺术的意义。当然,詹建俊追求形式美感和有独立意义的色彩语言,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仍然注重写实造型,注重形体结构的美感,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他只是不拘泥于古典的造型,而追求表现性的造型。他重视绘画语言的抽象形式美感。

对抽象美,他也在不少作品中做了大胆尝试,如《潭》(1984 年)、《夕照》(2001 年)等,但他的艺术没有走向抽象主义,还保持着对形的某些暗示。人们会问,有开阔艺术视野并且欣赏抽象艺术的詹建俊,在创作实践中为什么与纯粹的抽象主义保持着一定距离?我认为,这是由他所受到的教育和审美理念所决定的。对艺术与大众欣赏关系的考虑,特别是他对表现性绘画的迷恋,使他在纯抽象的绘画前却步。当然,詹建俊的艺术道路还在行进之中,他的绘画风格是否还会有所变化,那是自然变化的过程了。

詹建俊说他“画画比较重直观、重感受,以重性情为主……主要追求的是表达精神的感情”(《我和我的画》)。这一特点在他早期作品中已见端倪,而在近20 年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理所当然地被油画界称为引领当代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流派的艺术家。詹建俊之所以选择表现性的绘画语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他个人的天性和精神气质所决定的。他在学画过程中“有多少次在中西文化间进进出出”,包括青年时期在敦煌临摹壁画,接触和学习民族绘画遗产,还有他爱好音乐和传统戏曲,他在董希文工作室中所受到的熏陶,他比同代人更早关注和欣赏西方早期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并从中吸收营养……这些都对他艺术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影响。区别于写实流派的表现主义,重主观感情的表达,重形式语言的表现性。

确实,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詹建俊偏重于感性。他在画中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真性情的表达,适当地用理性加以控制,在意象中表现意境。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在笔触、色彩中寄寓着他内心的真情。他画他被感动的人和景,在画的过程中重视即兴的、偶发的灵感,善于和敢于果断地因势利导,利用不期而遇的效果丰富画面。在詹建俊的作品面前,我们难以冷漠相对,而会立即被其磅礴的气势和雄健的力量所感染,然后在驻足观赏中慢慢咀嚼其中的滋味。

詹建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不仅是因为他艺术本领的高超,还因为他的人格力量。在笔者和他长期的交往中,深感他为人的正直和敬业。他主持全国美协有关油画展览和油画学会展览的评选工作时,一贯秉公行事,从来不徇私情。凡是他负责的教学和社会工作,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完成,从不马虎行事。在关系到艺术走向的大问题上,他坚持原则,即使面对与他关系亲密的朋友或者处于领导地位的人,他认为他们的观点值得商榷的,也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决不迁就。他对展览上涌现出来的有新意的作品,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人,总是热情地加以鼓励。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正气和为人的魅力,油画界的同行们乐于与他合作,在困难条件下把油画学会的工作稳步地向前推进。他和学会同仁们在世纪之交中国油画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的艺术主张,如“走中国油画艺术的创新之路”、“自觉建立中国油画学派”等,得到全国油画家们的热烈响应,对新世纪的中国油画的前进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在现代中国油画艺术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清晰地刻印上了至今还在奋力前进的詹建俊的足迹。中国美术界为有像詹建俊这样不务虚名的优秀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和活动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值他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之际,作为他的朋友和同事,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Zhan Jianjun was born in Gai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in 1931 and graduated from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CAFA) in 1955, achieving his master degree. Now he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AFA, honorable chairman of China Oil Painting Society, consultant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president of Oil Painting Academy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etc.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reation and education of oil painting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and organizations.

詹建俊,油画家,1931年1月生,辽宁省盖县人。1948年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学习,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苏联专家马克希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毕业创作油画《起家》参加世界青年国际美术竞赛获铜质奖章。1957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现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及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副主席,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詹建俊长期从事油画创作、教学及学术工作。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回望》、《高原的歌》、《潮》、《雪域高原》、《黄河大合唱》等。作品风格壮丽雄健、气势流畅。曾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质奖章,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荣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中国文联“造型艺术成就奖”及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奖励。一些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

及收藏家收藏。出版有《詹建俊画集》、《中国巨匠美术周刊?詹建俊》册、《詹建俊词典》、《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詹建俊》、《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詹建俊》、《中国油画十家?詹建俊》等。自1985年以来一直领导、主持全国油画艺术的展览、评选及研讨活动,曾任“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油画评审组组长、总评奖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油画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等多项全国油画展览的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策划委员、油画评审组组长。

猜你喜欢
美感油画色彩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神奇的色彩(上)
《岁月长又长》(油画)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