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5-05-30 17:32王立平
俪人·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王立平

【摘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具有深厚人文情感教育与熏陶的优势,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握一切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要求各科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优势,以其所特有的深厚的人文性教育特征,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同时,课程标准中有二十二处提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及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这是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要求,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具备完备的知识,还要具有健康的人格,必须着眼于全人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涉及面相当广泛,但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传承着中华民族或世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同知识能力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语文教学内容,除基本知识,还具备丰富人文内涵,极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汉字的横竖线条的完美组合,每一个方块字犹如一个端端正正的人,既稳重又大方,解析字理,让学生走进汉字世界,就会深深为汉字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所感动,为汉字所培养的几千年文明所感动,为自己使用和拥有汉字而无限骄傲,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尊重之情,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性及丰富的文化积淀更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小桔灯》一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面临重重困难,但乐观向上、坚定自信的小姑娘,让学生反复阅读,就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根本。培养学生充分尊重自我,相信自我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蕴含着这一教育资源。再如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通过热情讴歌白杨树美的形态、美的气质、美的性格,赞美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阅读这篇课文,要启发学生联想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感受“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概”,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民族自豪感。总之,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举不胜举。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领,更在于鼓动、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品味和感悟,在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感悟中提升心理素质。

二、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

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造成部分。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首先,教师要营造出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生生间平等相待,来自教师的只有宽容、信任、理解和赏识,来自同学的只有真诚合作、平等尊重和无私帮助。让学生思维与情感自然流淌,消除学生的无主见、无个性、无主动思维的心理障碍。如《风筝》一文,有的学生认为“我”即使向“小兄弟”道歉,也是自私的。针对这种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我”的歉意已经在“我”心里压了几十年了,足见“我”的真诚,。在这篇文章中,表现了兄弟俩的宽容和友善。宽容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要充分把握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弘扬这种美德,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作出的评价要真诚细致,投入真诚,收获真情,用教师的真诚评价,激发学生的真挚情谊。在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的一句话:“你回答的很好,但不完整、不全面。谁还能补充一下”。这看似鼓励的话语,其实对学生造成了一种温柔的伤害。第三,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心理,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如作业字迹潦草的学生,他的心理情绪不稳定,回答问题犹豫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有自卑心理,一遇挫折,便垂头丧气的学生,缺乏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不能和同学正常交往的学生,心理存在障碍等等,教师可以针对各种实际情况,给他们选择恰当的文本,让学生分细体味文本中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改善自己的不良心理。

三、加强写作指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文章高远立意的基础。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心理。许多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是学习、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迫于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者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这种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写文章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需要。同时,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其次,在写作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言为心声,写作是学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直接体现。在社会体制变革的今天,各种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状态,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针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心理,要及时纠正。如许多学生的作文存在说假话的现象,教师要指出说假话的危害,说假话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价值,放弃了作人的原则,让学生认识到“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美,展现生活中的美,用美好的心理去观察世界,感悟世界,创造世界。經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就会逐渐形成。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