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茂
说说“卍”字古钱币
“卍”字是上古时代一些部落的符咒,在中国远古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就出现过“卍”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卍”字也融入中国文化,意思是“吉祥海云相”,“卍”字常用金色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成为“瑞相”。唐代武则天把它的含义定为“万”字,意思是“万德庄严,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卍”字出现在唐镜上,明清时期瓷器上“卍”字也多有出现。
在本人收藏的古钱币中,有几枚铸有“卍”字展现给读者共赏。
图1,正面为契丹文“地久天长”,背面有顺读“契丹”两个汉字,左右各有“卍”字。“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一种是左旋。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仪式都是右旋进行,这枚钱币上的“卍”字是左旋,应该不是佛教用品,可能是契丹国在举行重大国事活动时所铸行的具有祥瑞象征意义的纪念钱币。此币为银质,外径46毫米,厚4毫米,重35.8克。
图2,钱币正面阴刻契丹文,其含义本人不解,有待泉家赐教。钱背四出,有四个“卍”字,均是右旋。可以推测这是一枚与佛教有关的纪念币。此币直径37毫米,内穿8毫米,厚4毫米,重24克,是一枚银质钱币。这种钱币存世极少,到目前为仅见。
图3,这是一枚银质钱币,直径28.5毫米,内穿5.5毫米,厚2毫米,重7.9克。钱面“万寿无疆”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古写“卍”字,右旋,与佛像胸前的“卍”字完全一致。钱背光素无纹,此钱制作十分规整,字迹挺拔秀美,钱缘轮廓与字口深峻、地章平整。面上外廓与内穿较窄,背面外廓与内穿较宽,这是一枚样币无疑。银币黑色包浆十分厚重,因本人未曾发现类似的有关资料,制作年代及性质,有待泉家指教。
“卍”字因象征着“吉祥、瑞相”,随着佛教的传播,被广泛应用在佛像、陶器、瓷器、青铜器,以及古钱币上。以上三枚具有“卍”字的古钱币,在浩瀚的钱币家族中确属凤毛麟角。
两枚珍稀“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始铸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通宝”的出现在钱币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开创了翻砂铸钱的先河,自此以后历朝方孔圆钱的钱文结构、模式都把“开元通宝”作为标准,一直引领着钱币铸造一千余年,直到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在数量巨大的“开元通宝”钱币中,仍然保留下许多珍稀品种。如金银质“开元通宝”多有存世,当时朝廷遇有重大庆典时,用来赏赐臣下的特殊钱币,不属于流通钱币。这种赏赐自唐朝已形成定制,代代相传。在遇有非正常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变。如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皇上的车驾停留在歧州,生了位皇女,三天后大行赏赐,给臣下的礼物有洗儿果子,金银钱,银叶坐子,金银铤子。当时昭宗正处于颠沛流离中,还要如此大讲排场,所以今天仍然能见到这些金银宫钱。
图1这枚“开元通宝”外径25.5毫米,内穿5.5毫米,重6克,银质。钱文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隶体书法极其工整。“元”字为左挑“元”,宽廓大字,钱背铸有一龙一凤,龙在上,凤在下,龙凤呈祥。这种钱币存世极少,确是一枚珍稀古币。
图2“开元通宝”外径24毫米,内穿5.5毫米,重4.2克,铜质。此钱文笔法凝重,结构严整,钱背铸有祥云托日下月纹,是一枚难得的珍品。(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