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已经是春暖花开时。四月的春天,桃红柳绿,暖日晴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处处酝酿着新的希望,但愿今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能在这春日暖暖的阳光中逐渐复苏……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们眼界开阔,出手不凡,并开始频繁涉足国际市场,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然而中国藏家是否可以从此屹立于全球收藏界而不倒呢?中国藏家要想长期保持与世界接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据悉,西方艺术品市场在经济回暖和旺盛的艺术消费需求带动下已呈现出持续性的复苏态势,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增长。西方艺术品市场稳定增长背后的原因,除了金融资产回报率近年来的普遍不振,导致投资人将资产配置艺术品及其与金融资产的低相关性外,也与西方收藏家的收藏理念有很大关系,那么从西方收藏家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分析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点不难发现,一些所谓的“高端”艺术作品价格在各大拍卖行被不断刷新,而这些天价也成为中国富人圈内最为时尚的话题,中国的新富们追赶西方收藏家的大手笔、中国的艺术家要赶上西方艺术家的市场天价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话题和关注焦点。
艺术品价格上得快,下得更快,这个特点在这一、二年中尤为凸显。当我们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动态与中国收藏家的收藏方式时,不难发现,当今在大多数中国新贵收藏家里,艺术品只是被作为一种时尚玩意与投资渠道,真正以收藏为爱好和责任的却少之又少。这恰恰反映出中国艺术品收藏行业的不成熟,反映出中国收藏家和西方收藏家的本质区别: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更像一场“暴发户”的派对,金融风暴的到来也宣布了这场派对的完结。
反观西方社会,艺术品收藏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普及。人们收藏和鉴赏的兴趣是从小开始养成的:逛美术馆、看画展、学习美术史等等的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些有实力的藏家选择收藏和投资艺术品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已经具备了非常良好的鉴赏水平。对于这些收藏家来说,艺术收藏的终极目标是将藏品展出和捐献给美术馆,以此来提升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与藏品重要性。世界上许多重要美术馆,如美国的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汉姆美术馆等都是建立在一些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捐赠上的。当然,西方政府对于这样的捐赠行为给予的扶持政策,如抵税、抵押贷款等,大大地促进了西方收藏家的捐赠行为。
中外文化价值取向不同,造成在选择藏品时中外收藏家择物标准的不同。外国的收藏历史悠久,而且没有断层,因此外国的收藏家鉴赏水平总体高于中国收藏家。
尽管中外收藏家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但是,相信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成熟及藏家们经验的积累,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况且一个行业总是在冷暖的循环中发展的,通过这种循环,去芜存真,大浪淘沙。虽然眼下有很多人对行业的表现并不乐观,然而笔者依然相信中国艺术品收藏行业回暖在即,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迎来市场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