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虎 任 佳 尹树华 樊泽明
摘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常以教学评价进行监控,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将发展性评价应用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性评价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达到650所,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基本都是通过高职合并升本或独立升本而来,正处于本科院校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尽快摆脱专科层次、实施本科教学、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持续性发展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有着密切联系,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其特殊的校情忽略了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表现的问题有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要、专业需求相脱节,考核手段单一,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和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等问题。
对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不仅要从教师的“教”进行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作用,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1 发展性评价相关内容
1.1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教学评价,它是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1990年前后,英国对发展性评价开展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发展性教学评价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性评价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潜能、潜质和发展性来设计评价对象的个性化评价标准,评价者对整个评价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再是为了鉴定、比较评价对象,更不是为了奖罚评价对象;发展性教学评价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外在行为,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评价对象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在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中,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对象,让他们参与评价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①发展性教学评价者需要对评价对象的特点和潜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评价者多以小组的方式组成;②制定发展性评价指标标准时提倡共商评价方案、共拟评价标准,是对传统教学评价制定的一个根本性突破;③发展性评价标准制定时通过评价双方协商而成,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评价双方达成共识时修改评价方案;④发展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富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也是对评价对象的人文关怀。
1.2 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基本都沿用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关于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评价没有形成专门的评价体系,其不足之处表现为:因为学科、课程和班级的差异等,评价结果难以进行对比评价一如不同学科之间差异较大,甚至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课程之间存在太多的不可比性,如讲授课、练习课、实践课、实验课、实训课等的教学过程差异较大;某些指标需要进行推测后才能做出判断,使得评价结果不准确。在教学评价中,有些指标可以量化,有的则难以量化。如学生的成绩情况可以量化,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师生关系则不能直接量化等;评价指标仅从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很少涉及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评价信息偏差。就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而言,所得评价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偏差。专家评价因为缺乏对评价对象的全面认识,仅凭听一两次课就能做出准确判断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同行评价容易产生经验冲突,很容易渗透人情因素;学生评价,因为学生不会将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且会带有对教师的感情色彩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出现偏差;评价过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教学评价只针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2 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是一个发展过程,实施评价的过程与教学活动同步,实施发展性评价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是依据评价原则把评价目的、评价目标等内容具体化,包括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值和评价指标的等级分值分配。
2.1 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是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评价规范,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发展性教学评价必须要遵循几个原则:①整体原则。评价体系是一个整体,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各种关系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整体性质和功能。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其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实验环境、教学制度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要想保证教学各环节正常运行,就要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整体进行有效的诊断和调节;②诊断性原则。评价体系通过诊断性评价,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当前状态进行判断,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促进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学评价仅仅为了给评价对象排名次,为了奖惩教师,那么他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③客观性原则。评价体系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价值,不能凭主管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④适应性原则。评价体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行为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定,使被评价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教学管理上讲,有对教学问题的评价,就有对教学问题的指导,否则评价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从评价到指导,再从指导到评价,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日的。
2.2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实施评价、达到评价目的的手段,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为:①说课法。评价者通过组织或参与教学设计的说课活动,可以清楚地了解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设计思路,从而对课堂教学设计情况和实施情况进行问题判断;②观察法。评价者到教学现场观课、听课,重点观察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体现程度、教学情景的设计情况、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③文献法。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讲稿和教学案例等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对教学文件存在的问题做出初步判断,再结合对话法,做出准确的判断;④对话法。主要针对文献法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评价对象进行交谈,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课程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到更准确的判断。
2.3 指标体系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论教,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兴趣、态度和效果,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论课程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这些情况恰恰反映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1 评价过程
①诊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讲稿等文件的制定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选择目标,对课程教学性质有个初步判断,由于教学对象的主动参与,就可以通过诊断教学目标帮助评价对象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发展性教学评价,自觉地执行教学大纲;②评价教案设计。教案的设计是对开展教学活动的预先设计,需要分析学情和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法。发展性评价主要针对教学问题的处理情况,如学生学习情况、教材难易度与实验室的准备情况等,以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作关系等;③评价教学过程。这是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者必须深入教学现场,取得第一手信息和材料,当然,评价者可以采用先进的录音、录像、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的实况录制,教学活动的过程评价是发展性教学评价活动的核心;④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找出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这就需要开展周期性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诊断式评价,促进落实评价的改进功能,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改善。
2.3.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根据评价指标的层次关系,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和对应的评价指标观测点和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首先,设置每项评价指标的等级和分值。评价指标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指标根据指标项的重要程度设置每项指标的分值,并设置等级,评价者可以根据选择等级给出本项指标的得分。等级分A、B、C、D 4个等级,其中A表示优秀,分值比例为0.9~1:B表示良好,分值比例为0.8~0.9;C表示中等,分值比例为0.6~0.8;D表示差,分值比例为0.6以下。定性评价指标不设置分值,根据需要设置等级;定性化评价指标需要评价者根据选项给出评价等级,如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或优秀、良好、中等、差的等级选项。其次,确定教学评价指标权重。权重是指该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或所起作用的大小,并赋予一定的数值,每一个指标集合都对应一个权重集合。在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利用定性与定量两种模式,结合对照配权法进行权重计算,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两两进行对照比较赋值,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分值,再将每个指标的分值除以所有一级指标的总分,既可以计算出每个一级指标的所占权重值(如图1和图2所示)。最后,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和完成实验上,学生关心较多的是授课教师的态度、水平、方法和效果,因冈此建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时,对西安翻译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共6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座谈会、专题讨论等方式邀请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指标设置,最终确定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4个一级定量化指标,并将教材、实验环境和管理制度作为课程评价的3个一级定性化指标,在一级评价指标下设置23个一级指标观测点;同行、专家评教时注重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相关号家意见,确定了以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定量化指标,一级指标下又设置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内容处理、课堂调控、教师素养、课前准备、课堂反应、达到效果共8个二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观测点,并设置了教材选择满意度、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满意度和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实验满意度作为同行、专家评教的3个一级定性化指标观测点。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情况详见表l和表2。
3 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实践
将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西安翻译学院11个非计算机本科专业、35个班级、约1300多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进行试点实践,其目的是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指导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不断改进评价指体系,参与评价试点的学生和教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试点实践,为新建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由于引入了“兴趣教学”,“以学评教”理念,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
在“诊断式评价、以评促改”的发展性评价指导下,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得到r较大提升,从课程设置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兴趣教学的导向、教师自身发展、实验环境的改造、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
在评价体系的试点实践过程中,不断对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对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使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课程对计算机技能需求相适应,使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职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相衔接,更加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地位。
4 结语
教学评价不仅评价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反映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在案例中设置有效的疑问,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应提倡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思考,变实验验证为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问题点评,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既是新建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