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春天

2015-05-30 10:48张荣生
醒狮国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杏花春风诗人

张荣生

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难道春天还会远吗?”道出了对春天渴望之情,春天来了,阳光一反寒冬的苍白无力,显得格外明媚,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因此人们总是用春天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感情,比如人们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叫作青春年华;把美好的相思之情叫作春心,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春心莫共花争法,一寸相思一寸灰”;把尊长的教诲叫作“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把母爱比作“春晖”;“春华秋实”用春天的花朵比喻文采,用秋天的果实比喻操行、道德;“满面春风”是说高兴;“春风得意”是说心得意满;“雨后春笋”是说新生事物蓬勃生长;“妙手回春”是说医术高明,凡此种种,都说明春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

春天可分为三个阶段,六个节气,即孟春(立春、雨水),仲春(惊蛰、春分),季春(清明、谷雨)。诗人是最为敏感的,在他们笔下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春天诗篇,观察物候,是草最先传达出春的气息,唐代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首句用酥油形容春雨滋润大地,比喻极为精当,次句写刚刚从衰草丛中呈现的新绿,似有若无,不易被人察觉,远远望去却是一片淡淡的绿色,诗人体物甚微,读到此诗后,笔者才开始注意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之精妙。此诗以春雨衬托春草,以春草显示春雨,两者相得益彰。宋朝黄庭坚《春近》:“年华以伴梅稍晚,春色先从草际归”,我们可以从草的绿色中领略到孟春的色彩。

唐代另一诗人刘方平则根据虫声听到了春的脚步声,“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宋代苏东坡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传达出春的气息,桃花、春江、水、鸭、萎蒿、芦芽、河豚七个意象形成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春江晚景。

柳也是春天到来的表征,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作《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得十分精彩,柳干似碧玉妆成,柳条似绿色的丝绦,而鹅黄色细长的柳叶更是那样齐整、鲜活、工巧,“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设问句,答案是二月的春风,它似剪刀、精工细雕、想落天外,这首诗有三个特点,一是层次清晰,从柳干写到摇曳的柳枝;再从柳枝写到柳叶;三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春风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咏柳写出了二月的春风。清代江题画诗《彦冲画柳燕》指出:“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本无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道出了柳之美来自无形无质的春风。

宋代曾巩有一首诗,题目也是咏柳,体现的是一种哲理之趣,与贺之章迥然不同。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乱七八糟的柳条还没有改变最初的鹅黄色,就依仗着东风的权势疯狂的飞舞,痴心妄想想用漫天的飞絮来遮蔽太阳和月亮,实际上你别仗势欺人,你别高兴得太早,秋风一起,清爽一降,你就会凋零。诗篇写的不是春天到来的喜悦,而是写自己在社会中的体验,刻画了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形象,唐人贺知章笔下的柳写的是情趣,宋人曾巩写的柳是一种理趣。

僧志南有首绝句写的也是孟春,诗曰:

古木阴中系短篷。林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前二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杏花开放时节的雨更似有若无,杨柳绿时的春风带来的是暖意而非寒意,通过杏花雨和杨柳风两个意象写出了春风春雨的特色。唐人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的都是江南春雨的特征。

仲春气温上升,雨水充沛,阳光灿烂,百花盛开。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燕子飞,沙暖睡鸳鸯。

迟日即春日,出自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草木凄凄,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用“丽”字渲染江山,阳光洒遍了大地,惠风和畅,花草芳香;洲上酣然入睡,诗人通过迟日、燕子、春风、花草、融泥、暖沙、鸳鸯七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写出了春天的美好,其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百花盛开是仲春的特色,唐代诗人韩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宋代朱熹写“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唐代诗人白居易写江南的春天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江花”“江水”的色彩是那样的美好。宋代词人宋祁写道:“绿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人间词话》特别欣赏这个“闹”字,认为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宋代诗人辛弃疾有首《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最后两句写城中娇艳的桃花、李花害怕风雨的吹打,而田野溪头的荠菜花迎着风雨开放,春天竟然停留在星星点点的荠菜花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形成强烈的对照,鄙弃的是城市社会的上层人物,赞美的是农村毫不起眼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小小野花。此词全篇抒写农村景色,“城中桃李愁风雨“一笔宕开,为下句做衬,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真切的感受。

杏花是孟春时节最有代表性的花,近春花开过之后,接着是杏花开放。红杏在杏花从中最能显示出春天强烈的色彩,唐代诗人吴融抒写“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前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用出墙的杏花映衬出在外旅人的愁苦,宋代诗人陆游用吴融诗句入诗,“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代诗人张良臣的《偶题》也写杏花,“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同为南宋诗人的叶绍翁《游园不值》更是后来居上,成为写红杏的杰作: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值”遇也,游园不值即游园没有如愿,“应怜屐齿印苍台”是原因,“小叩柴扉久不开”是结果,诗人希望欣赏园中春色,轻轻叩打着柴门,很长时间主人也不允所请,这时诗人的期待已经破天,进不去的原因是主人爱惜园中的苔藓,所以不加理睬。可是春色不仅满园皆是,而且到了关不住的程度,于是有“一枝红杏”只好“出墙来”展示自己美好的风采,诗人才极度失望转为大喜过望,这种意外的欣喜和满足将复杂的情感变化,别开生面的展示出来。

杜甫《绝句》四首之一全面地展现仲春的美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每句自成一个意想群。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西岭、千秋雪、门、东关、万里船皆系意象。首句写两个黄鹂歌声之美,次句写一行白鹭飞上青天动态之美,有声有色,优美动人。第三句写室内之窗包含了西岭千秋万载不化的雪山,极写诗人胸怀蕴涵永恒的时间,第四句写家门口停泊着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极写诗人视野的开阔。“鸣”“上”“含”“对”四个动词是诗人借助客观物象用已抒写自己感情的手段,借助这些动词形成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复合体——意象,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礼赞和对遥远故乡的思念,船从东吴开来,船也许会将诗人送回自己的故乡。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也是一首杰作,诗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极言江南之广大,莺啼写鸟声,绿映红写色彩,大片绿色中夹杂着红色的花朵。这是大尺度写江南自然景观之美。“水村山郭酒旗风”写江南水乡中的尘城市和乡村。水村山郭互互相映衬,酒旗在风中飘扬,面中有点,点面结合,用六个意象画出了江南水乡的图画。“南朝”二字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感。历史上宋齐梁陈皆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兴建佛寺。“四百八十”是极言多的概数。随着历史的变迁,剩下的楼台只能在烟雨迷茫中存在,通过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诗人表现了自己兴亡之感。

春天虽然美好,美好事物的消逝必然会引发人们无限的惋惜与留恋。

宋代欧阳修写过一首《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夜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欲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季春时节,游人踏青,尽管太阳即将落山,还留恋往返,似乎在执意挽留春天,不愿放走春天。

宋人辛弃疾有首《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四十岁才写此词,因为宋孝宗淳熙元年(1179年)季春。上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更”还也,“消”经受也,以为还能经受住几番风雨。一番风雨,春就狼狈不堪。几番风雨,春便到了尽头匆匆而去,此语沉痛之极,将千回百转的惜春之情书写了出来。“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花开的越早,凋谢的也就越早,更何况无数的落花委弃在地,痛人痛惜,这是惜春心里的进一步刻画。“春且往”三句由于惜春他竭力要留住春的脚步,劝说,春呵,你得止步。“见说道”即听说,芳草长到天涯,阻断了你的归路。诗人的劝说没有生效,春天还是悄悄走了,故“怨春不语”传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人既无力留春,倒是画檐下的蜘蛛,殷勤地抽丝结网。粘住象征春天景象的柳絮,想留下春天的痕迹,然而这时徒劳无功的,深层地表达了“惜春”的心情。

下片用汉武帝的陈皇后在长门宫,用黄金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希望用来打动汉武帝,这种痛苦的敢情向谁诉说。“君莫舞”一个舞字体现得意忘形之状。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杨玉环,赵飞燕都曾红得发紫,可结局都死于非命。“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写的是“闲愁最苦”危阑,高处的阑天太阳正在落山,雾霭笼罩着杨柳,剩下的只是一片迷茫和态度的感伤。诗人把个人无限的情感纳入南宋前途暗淡的大背景中,含有不尽的韵味。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春天又具有两重性。宋无名无氏有一首写道:“春日春风有好时,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有被风吹落。”南宋词人刘克庄写过一首《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上片说花开得像蝴蝶的翅膀,又薄又美,点点红花小而巧,如果说大自然不爱惜花,可是他造就了丰富多彩,千般巧妙的花朵。下片说早上还看见枝头繁花似锦,晚上枝头只剩下星星点点的残花败叶。要说是大自然爱惜花,可花却被风吹雨打摧残了。这首诗写出了大自然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也写出了人们矛盾的心情。花开花谢,红消香断,令人惋惜,令人伤感。然而清人龚自珍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成为春泥,继续为花做出贡献。清代的翁格写过一首《暮春》: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因此对待春天,对待春花,正确的态度是:“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猜你喜欢
杏花春风诗人
又见门前杏花开
杏花树下
春风将送你们归来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