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未君
“卢坑”端砚
清代学人吴兰修(字石华)《端溪砚史》记:“道光十三年(1833)冬,端州人请开水岩,以工代赈,宫保卢坤许之。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开工,次年正月初十日取石。三月初十日,水涨封坑。”
卢坤也为《端溪砚史》作序(图1),序文不长,不到两百字,全文如下:
道光癸巳,西潦再溢。濒江庐舍,荡析离居。是冬,端州民请开砚坑,以工代赈。谋于守令,皆曰善。乃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汲水,正月十日采石,三月十日泉至而毕。苏子瞻云: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洵矣艰哉。得石稍纯者,治三百余砚,分饷故人。余数十砚,他日归舟窃比郁林石耳。石华博士精于品鉴,成端溪砚史三卷。生于斯地,会逢其适,萃诸前闻,证以目验。考端石者,此其衡矣。爰记年月以为是书缘起云。甲午秋涿州卢坤序。
“卢坑”出品的端石,后世评价很高。甚至有人将“卢坑”定为端砚的“古今第一”。
清代光绪年间学人孙森著有《砚辨》一书。该书自叙中说:
大西洞,精华内蕴,愈出愈奇,为前人所未见,他洞所不及。迨道光时卢制军重开,直达岩腹下层,石悉成冻,以冰纹冻为异品。……今石工即名曰“卢坑”,定为古今第一。……兹得卢坑异品,而昔人目为绝品者,俱不足擅美矣。
宣统《高要县志》录《清稗类钞》所记,卢坑“得石佳者三百余砚,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火捺、马尾纹、胭脂晕、石眼诸品”。
事实上,自清朝道光以来,流传在民间的“卢坑”端砚一直是收藏家追逐的精品,倍受推崇。一些逐利之徒也往往把端砚品质稍好的妄称“卢坑”。“卢坑”也就和“熊坑”(明末熊文灿)、“张坑”(清末张之洞)等成为“老坑”标志性的品牌。
物以人贵,“卢坑”之所以为后世津津乐道,除了其开采过程、自身品质的原因,也与卢坤的道德学养、自身名望和为官政绩有一定关系。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涿州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嘉庆四年进士。道光元年,任广西巡抚。次年任陕西巡抚,道光九年任湖广总督,道光十二年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道光十四年(1834)卢坤在任两广总督期间曾用紫、蓝、朱、绿、黄、墨六色套印《杜工部集》25卷,是杜诗历代套印色数最多的一个本子,黄永年《清代版本图录》有收录。“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卢坤无论在哪里做官,都不忘自己的祖先,并为故乡涿州办了不少实事。道光五年秦承霈调任涿州知州,建鸣泽书院,由于经费不足,决定捐资办学。当时卢坤任陕西巡抚,因母丧在家守孝,秦承霈就去卢宅拜访,商量捐资兴办书院之事。卢坤“倡捐乐成,捐银一万余两”(图2)。卢坤礼义传家,经文纬武,忠孝两全,修身笃雅豁达而宅心忠厚,历事老成练达而明敏有为,平乱除凶秉恤民之心,卫国御夷献爱国之诚。可谓:“久著劳绩,名德浩滂。”(阮元语)民国版《涿县志》载:“卢敏肃公祠,在城内大街东丁市口内。道光十七年遵例建。”可见,当时涿州城内曾建有卢公祠,可惜今已不存。涿州文物保管所碑廊中存有清道光二十四年《岁修租碑》,上刻《学宫捐输租地记》一文,其中有涿州“学宫倾圮已久……卢部朗端黼捐资请修……”的记载。卢端黼就是卢坤的长子。卢端黼还编有《厚山府君年谱》(卢坤年谱),有道光年间刻本传世。卢氏家风不坠,文脉绵长可见一斑。
冯铨与《涿拓快雪时晴帖》
北京北海公园沿北岸西行,近五龙亭右侧偏东方向有个院落,门额上有溥杰先生题写的“快雪堂书法博物馆”。这是一处闹中取静的三进院落,第一进称为“澄观堂”,从前是皇帝读书的地方;第二进称为“浴兰轩”,是帝后消暑游玩的场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了保存《快雪堂法书》石刻,仿照圆明园三园之“长春园”内“淳化轩”的规制,在“浴兰轩”之后同一轴线上建了“快雪堂”(图3)。这个几乎被游人遗忘的院落,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除了“快雪堂”东西两廊镶嵌的法书石刻声名赫赫外,这里还曾经是“松坡图书馆”的旧址,是纪念蔡锷将军和存放蔡将军藏书的地方。如今“松坡图书馆”的藏书已归藏国家图书馆。
“快雪堂法书”石刻,是清代冯铨倾力成就的一项功业。
冯铨(1595-1672) ,字伯衡,又字振鹭,号鹿庵,顺天府涿州人,明末清初大臣。从冯铨的为官履历上看,其虽有政声,但明末依附魏忠贤,清朝又为贰臣,历来颇受人诟病。但冯铨在文化上的贡献应给予客观评价。冯铨称得上是一位大收藏家,其留给后人的,除了著有《瀛州赋》和《独鹿山房诗集》外,最大的贡献也许就是辑刻了题名为《快雪时晴》的历代法书刻石,并把刻石传拓留之后世(图4)。
《快雪时晴》历代法书刻石,是冯铨辑选了他自己收藏的晋代至元代,包括著名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内的21位书法家的墨迹共计81篇,其中还包括: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在东晋父子被称为“二王”;宋朝四大家之称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楷书四大家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唐朝僧人怀素的狂草等优秀作品,请当时的镌刻名家刘光晹摹刻上石。清康熙年间,冯铨的后代因家道败落,将石刻置于州库,后由易州牧、福建人黄可润赎出,并带回福建,后来闽浙总督杨景素又从黄可润手中购得此套石刻。乾隆四十四年,杨景素为讨得皇帝的欢心,将这套石刻献于乾隆,乾隆见此石刻后,如获至宝,龙心大悦,为了保存这套稀世珍宝,亲命在“浴兰轩”后增修这一进院落,建造楠木大殿,将石刻镶嵌在东西两廊内壁上,并亲自题写了《快雪堂记》镶于廊内。
这套刻石在历史上三易其地,故拓本也有区别,分涿拓、闽拓和内拓三种。涿拓即是刻石完成后,在涿州拓的;闽拓是刻石流落福建时的拓本;内拓就是乾隆得到后,由内府所拓。这三拓的用墨也有说道。“涿拓用沙墨如蝉翼,闽拓用焦墨若乌金,内拓以乾隆御制墨逾乌金,而字清洁”。摹镌者刘光晹也堪一记:刘字雨若,安徽人。博雅好古,擅长书法篆刻,又精于鉴赏,被顺治帝封为鸿胪序班,并御书“特赐清班”赐之。除了镌刻《快雪时晴》的历代法书刻石,刘还有其他作品传世。刘光晹因出入皇宫,饱览皇家收世藏,有机会通览历代书法名作,曾选其中精品,一一双钩,后来带出宫去,摹勒了三十六块木板,前后两面刻,共七十二面,定名为《翰香馆法帖》。
《快雪时晴帖》历代评价以涿拓(图5)为贵。明清间镌刻的书帖很多,有评论认为“以快雪最为精美,嗜帖者得快雪涿拓,宝之不啻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