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崟 宋明
摘 要:2008年至今,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呈逐渐扩大趋势,整体信用风险渐渐增高,为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伴随针对于地方政府平台企业信用风险的关注,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对有关风险予以管理。文章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主要信用风险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等方面,阐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管理,并提出了控制相关风险的思路及建议,希望给相关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D625;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2-0115-02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地方政府要想做强做大,就应当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重视力度。地方政府对于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的处理结果,不仅关系到融资平台资金的使用效果,还决定了融资平台资金保值增值情况,影响地方市场开拓及可持续发展。
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当中的各类风险,地方政府领导层应当细致分析融资过程当中所要面对的各类风险,并尽其所能采取有力举措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地方政府要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及能力,有效处理融资平台治理结构,模式与风险管理目标间关系,注意并且有效杜绝信用风险,对风险报告相关制度予以制定与完善,构筑风险管理的体系,尽最大努力保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
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逐渐增加情况下,财政部自1998年以来凭借国债转贷地方与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等方式替地方政府融资。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快速发展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数量形成大幅增长的态势,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另一方面,伴随着地方政府融资索求不断增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整体的融资规模增长极快,到2010年上半年中央发现政府融资平台有可能带来系统风险的时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早已达7.66万亿元,占2009年GDP与全国财政总收入比重依次是22.50%与111.82%。除此以外,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普遍存在凭借土地抵押做银行融资等现象,这造成银行担负土地价格浮动市场风险。伴随银行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控制程度逐渐加强,部分融资平台企业信用风险有可能会逐渐显现出来。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2.1 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存在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为了保证自身的领导权,地方政府的领导往往会选择传统、陈旧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并不关注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和改革,但是这样一来,这些老旧的模式会导致地方政府各岗位、各部门的职权和职责不够明确,进而使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一些监管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以及管理混乱的问题层出不穷。另外,这些传统地方政府应管理模式的实施也令社会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管理难以结合,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和生存。
2.2 管理体制与力度明显偏低
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在此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来看,技术管理和实际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执行管理的控制力度太小,这个问题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权责分离问题一直存在于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导致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的责任上没有清晰的指示,使得相关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不重视,缺乏基本的责任感。
2.3 管理人员意识不足
由于政府方面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还保持着传统的、落后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观念,这些传统的观念无法适应新时代下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无法现今的市场经济需要,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但是一旦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过度依赖政府,就会引起一些其他方面的麻烦,使得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的合理性受到影响。
2.4 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能力不高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信用风险管理人员信息化监管的不重视,导致在招收信用风险管理人员时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这就使得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信用风险管理是地方政府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系统,所以工作人员管理的专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地方政府招收的能力差、素质差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在各个方面都将对地方政府管理造成较坏的影响,是地方政府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大隐患,正是由于这样不够专业的信用风险信息监管人员,造成了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金额统筹出现弊端,影响了整个信用风险管理。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制度是任何工作中的管理依据,没有健全的制度,有效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地方政府对于信用风险管理也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和地方政府资产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环节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的审计并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监督,保证信用风险管理人员信息的科学性。针对信用风险管理人员核算体系的不完善,必须要对核算秩序进行严格的规范。地方政府管理者要确保信用风险管理人员核算中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全面覆盖地方政府的各个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财务报表的方式予以呈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严格按照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准则及相关制度来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核算体系和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财务核算的规范化,这样才能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管理提供保障。
3.2 完善监管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监管制度,也是提高地方政府管理效率以及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信用风险监管制度是由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制定,是对地方政府内部信息的整合与规范,不仅属于地方政府监管制度约束的行为,还是实现执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主要流程。在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中,可以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使得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发挥出最大使用效率以及获取最大成效。加强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管理监管制度建设,令地方政府的设备档案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地方政府的正常工作中,保证了监管制度约束在地方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效用,进而保证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
3.3 增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对于信用风险管理来说,其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能力以及其自身的工作意识,决定着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成效,因此,地方政府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增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管理的高效性,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适当的制定薪酬激励机制,大幅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工作意识的养成。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素养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因此,提高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非常重要。有关地方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调动起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其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优秀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作为储备干部,这样就为将来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在招收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在这些入围人员正式入职前进行专业培训,不仅要培训相应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知识,也要灌输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其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有更深的认识。
制定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要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做到关键分离、管理统一的原则,还要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职责并且对其他部门进行合理适当的配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在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控制以及提高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的监督力度,正确的落实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确保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对于自己肩负的责任都有着深刻的意识,并且保证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措施都可以发挥其本质的功效,这样才可以保证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给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了较强动力,但是财政分权不充分,配合监督制度不完善,不但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出现软约束性,还使得财政资源分配有所扭曲。基于此,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逐渐增加,相关的融资平台企业信用风险也有所增加。本文由理顺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入手,站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监督机制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有助于杜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信用风险逐步扩大。同时,伴随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管理与监督力度逐渐增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信用风险便可被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1] 时朝霞.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5).
[2] 张世福.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1,(12).
[3] 周晓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1,(34).
[4] 刘万钧.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