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芳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概括、推理证明、选择判断和数学探索等四个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抽象概括;推理证明;选择判断;数学探索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有关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越强,学习的能力就越强,这种能力不单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抽象概括能力
1.重视“分析”和“综合”的教学
教学中将教材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从具体的题材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做好抽象概括的示范工作,要特别注意重视“分析”和“综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概括的欲望
培养学生概括的习惯,激发学生概括的欲望,形成遇到一类新的课题时,经常把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化,找出其本质,善于总结.一般学生由于抽象能力差,不会从大量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所以尽管他们可以把中学课程中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背得烂熟,但不会具体运用.因此,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大脑的加工,经历一个抽象概括过程,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掌握.
如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要学生承认这个公式并不难,但要使学生做到正确运用就不容易了.如有的学生在背下这个公式许久以后,还大惑不解地提出:既然(a+b)(a-b)=a2-b2,(a+b)2就应当等于a2+b2了.这就说明,学生对以上公式并没有真正理解.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此公式,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实现.
可以先这样启发学生:(10+3)2是不是等于102+32?由于(10+3)2=132=169,而102+32=100+9=109,可知:(10+3)2≠102+32.那么(a+b)2应该等于什么呢?推导:(a+b)2=(a+b)(a+b)=a2+ab+ab+b2=a2+2ab+b2.
学生即使知道了公式的由来,但有时当作一个“公式”来运用还会有问题.例如对(2x+3y)2使用完全平方公式,有的学生写出2x2+6xy+3y2.显然,他们还未真正理解公式中字母代表的一般意义.
对照公式,要强调指出,公式中的每一项代表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2x+3y)2也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因此,可以把2x看成a,把3y看成b.这时学生就会写出:(2x+3y)2=(2x)2+2(2x)(3y)+(3y)2=4x2+12xy+9y2.
二、推理证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现在的教学要求改变了过去只重视演绎推理能力的要求,轻视合情推理能力的状况,演绎推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都是科学发现的必备能力,两者不可偏废;而且在初中学习中,先合情推理,后演绎推理.虽然教材中没有合情推理的提法,但教材中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笔者认为合情推理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引起重视.
2.先说后写,循序渐进
证明学习的初期,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并没有过高要求.但在一些资料书上有这样的习题,如:直线AB∥直线CD,直线CD∥直线EF,那么直线AB∥直线EF吗?学生基本上能给出准确判断.当然还有比这个复杂的题目,学生却能说而不能写,甚至出现前因不对后果的现象.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不能过高,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清楚即可,教师再适当地板书演示,通过渗透及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逐步能够认识证明.
3.先易后难,逐步提高
在几何推理教学中,对于开始接触的学生,教师不宜给太难的证明题,而应该多给一些两三步以内就能简单推理得证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逐步适应推理证明的方式.一开始就太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三、选择判断能力
1.直觉判断和选择往往要经历获取信息、信息评价(判断)、策略选择等几个环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信息的获取,这是培养选择、判断能力的关键.
2.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探求最佳解法的欲望,不仅提倡一题多解,而且要判断几种解法谁最佳,好在何处.
四、数学探索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
2.使学生学会“引申”所学的知识.
3.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教师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4.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形成探索意识.通过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设计一些探索题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