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交流,让课堂更精彩

2015-05-30 22:55盛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会交流数学

盛凌

课堂交流,作为一种数学活动,它同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一样,将促进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积累合作交流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数学课堂交流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体验的交流和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那么,我们该如何更为有效的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交流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把握好学生参与数学交流的时机

数学交流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交流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否则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1.让学生面对问题情境进行交流.没有问题作为基础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谈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里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

2.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组织交流.有的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根本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急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者是教师先讲解了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进行讲述.这种缺乏学生独立思考与体验的讨论和交流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学生根本体验不到参与讨论交流的价值,更谈不上交流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反而会养成学生依赖的坏习惯.

3.让学生在某个课堂主题得到解决后组织交流.数学课堂上的某一主题解决以后,学生一定会产生自己的见解、思路和某些情感体验等,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形成资源共享.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课堂效益.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①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目的是后面探究“位置关系”的参考,可取消)

②设计问题情景:请一位同学朗读巴金《海上日出》中的一段.

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太阳从海平面浮出到海面,直至跳出海面”这一过程的画面中含有什么几何图形?

④请你画出这一过程中所含平面几何图形的草图,并且思考这些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

⑤请你利用已有知识,用你的观点命名这三种位置关系.

⑥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直线与圆具有上述三种位置关系吗?

⑦你能用什么特征区分这三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充分探究并交流:交点个数、d与r的数量关系等)

在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中,学生体验了自己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和数学概念的方法,并能根据已有知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征,由此完成了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且培养了品德,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数学交流活动,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也就自然完成了.

二、指导好学生参与数学交流的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交流方法,才能保证交流活动的有效,才能确保每一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去,有效地在相互交流中完善认识、调整自我.

1.学会表达.如何把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想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要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让别人听懂、看懂,这是数学课堂交流能否有效、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学生个人能力的标志.

2.学会倾听.学生要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应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归纳出别人发言的要点,有不同意见的要等到别人说完后再发表,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理解和宽容,让学生明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3.学会反思与完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因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差异.交流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师生、 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或辩论,使每个个体认识到自己原来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想法的合理性,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总之,对于有效数学课堂交流的策略思考,最终要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课堂交流”而不是“独白”,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丁亿.数学课堂交流的价值及其内容与形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会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会分享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错在哪里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