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高校都去哪儿了?

2015-05-30 16:17谭崴
大学生 2015年9期
关键词:边远之江租界

谭崴

据粗略统计,

在抗战八年间加入内迁队列的全国高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近200次之多。

就各校迁徙旅程的“最后落脚点”而论,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类不同的情况。

一、大部分高校迁入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

在整个抗战八年间,高校内迁,北平、上海等地高校先后纷纷向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即战时“大后方”的各省区)搬迁,这些高校多达60余所,它们少则一迁再迁,多则四迁五迁,有的甚至辗转迁移达到六次之多。

二、辗转迁徙省内其他边远安全区

这些高校的搬迁大都发生在抗战初期,迁往的地点大都是本省僻远的山区边地。凭借着地利条件,他们在这些相对而言“安全”的边远地带,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就近迁入租界

就迁入上海租界区的高校先后有20余校。这些高校主要来自上海地区,也有少数来自毗邻的江、浙两省,包括以下高校:暨南大学、上海商学院、音乐专科学校、大同大学、上海法学院、持志学院、正风文学院、南通学院、上海女子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东南医学院、上海美术专科、新华艺术专科、大夏大学(沪校)、复旦大学(补习部)、光华大学、交通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之江文理学院、东亚体育专科、之江大学工学院和会计专科学校等。

与迁入上海租界相类似,在华南地区,一些高校,相继辗转迁入香港。据统计,抗战期间入港的高校共四所,其中广东国民大学和广州大学,其本部迁往广东开平、台山等地,在港部分为其分教处,比较完整迁港高校的是岭南大学和广东光华医学院。

责任编辑:陈晓丽

猜你喜欢
边远之江租界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从“之江新语”中看习近平对群众观思想的实践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