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成姜艳菊
分析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
◎郭秀成1姜艳菊2
前言:从四库全书上寻找南宋文学的作品可以看出,南宋的文学作品要比北宋多出许多。南宋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着如此斐然的成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朝代的影响,当时的政府非常重视文学的发展。同时南宋时代的文学发展也逐渐发生了多层次的变化。
我国的典籍在分类上统分为四类,分别为经、史、子、集四部,在文学作品上基本以集为主要的载体。从《四库全书总目》上进行分析可知,共收录南北宋人别集为三百八十二家、三百九十六种,这还不算存目,而《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收集的北宋别集为一百一十五家、一百二十二种,南宋别集为二百六十七家,二百七十四种。很明显南宋别集的数量为北宋的两倍之多,这也就正好证明南宋的文学创作是充满活力的。从人口上看,南宋时期的国土资源与人口仅仅是北宋时期的五分之三,且南宋比北宋晚立国大约十五年,这样就更加可以看出南宋时期文学作品创作的盛况了。虽然由于时间的推移与战乱,北宋的一些文学作品被遗漏,但是在南宋时期,同样难以避免的发生了兵连祸结,也造成了大量文学作品被遗失。
四库馆臣用《宗忠简集》与《龟山集》作为南宋诸集之首时特意阐述了理由,是由于这两部开启了南宋的政治局面,注重于南宋政治与学术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他们进入到南宋以后享年的时间长短,这也是颇具史识的。对于南宋与北宋之交的文学史,在方法上也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所以据此,从《全宋诗》、《全宋词》与《全宋文》中可以看出,南宋的诗词文在份额上均占有较大的地位,要大于北宋。例如,《全宋词》中,共计收入词人一千四百九十四家,词共计两万一千零五十五首,从中可以看出,南宋的词人是北宋的三倍多。
现如今,现存的南宋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占有极大的部分,而且其中还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表现特点。北宋诗坛中“苏轼、黄庭坚”称雄,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柳永、秦观、周邦彦”均为大家。在南宋中,诗坛中有“陆游、杨万里”,词上有“辛弃疾,吴文英”,“苏轼,陆游”、“苏轼,辛弃疾”等并称,不绝于史,互可匹敌。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有关南北诗优劣的相关争议,然而在词上,却发生过此类的案例。在清末明初光绪、宣统年间,在词坛上,开始兴起南宋之风,尤其是吴文英的词,尤其被人欣赏。王国维曾经在1908年刊发的《人间词话》上说:“词以境界最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只是阐述了北宋的词“有境界”还没有阐述南宋词。然而在《人间词话删稿》中就明确地指出南宋词为“羔羊之具”,五代与北宋时期,是词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而到了南宋时期,词亦替矣。他从求真的角度出发,指控出南宋的词是酬世应世的伪文学。1909年,南社在苏州举行大会,柳亚子明确指出:“人家崇拜南宋的词,尤其是崇拜吴梦窗,我实在不服气。我说讲到南宋的词家,除了李清照是女子以外,论男性只有辛幼安是可儿,梦窗七宝楼台,拆下来不成片段,何足道哉!”
柳亚子的意见从对立的角度来看,是可以定论的,这就是以朱祖谋等为代表的金陵——临桂词派。他们讲到作词有三大要素,分别为:种、拙、大。他们极力为南宋词立帜。柳亚子的看法就受到了南社中其他人的联合反对,反对的人中曾经有人从朱祖谋学习词,曲径南宋,且朱祖谋为其删定词集,这也可以看出在南社中有着不同的词学背景,柳亚子排斥宋南宋词,这其中不排除他对清朝移民的政治情绪。王国维的论述指向性若明若暗,但是它从文学作品的自身进行了考量,则是可以断言的。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存在诸多的争议问题,但是到最后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没有办法让众人达到共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争议双方各具特色,势均力敌。如果要将其分出高低,还不如心平气和地研究争议双方各自的特点。就如同南北宋之争来说,一些折中的见解反而能够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启发,如同《词综·发凡》中说道:世人言辞,必称北宋。而词至南宋使其其工,至宋季而是及其变。”
其实,从对后世的影响上也可以看出,南宋词不让北宋。根据有关学者进行的研究可以看出,根据现存的词量、品评等其他方面上,可以确定宋代的词人在影响与成就上约为三百家左右,这其中被称作“大家”与“名家”的在前三十位中,而这三十位中,南宋就有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吴文英等十七位,这就超过了北宋中的苏轼、周彦邦等十三人。所以从这一层面上也可以看出,南宋的词坛上,不仅与北宋旗鼓相当,还稍稍胜之一二。且南宋的文学作品之活跃、社团活动只频繁、生态结构之平衡、批评理论之发达,都是不容被忽视的。所以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其实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与现如今所存在的“中北宋,轻南宋”的现状是不匹配的。
宋代的文学作品的主要创作主体是宋代人,他们不单单是传统文学的主要创造者,也是俗文学的参与者。从政治上的权利到经济上的分配、社会地位到生存方式、日常行为到思维转化,都可以发现南宋人的阶层分化逐渐明显。且宋代也是一个科举制度比较成熟的社会,逐渐完善的科举与宋代人的命运发展是不可分的。
南宋人在角色上的变化,也造就了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波及了文学的发展,其主要的文学创作者逐渐转入到了民间创作上,这也是南宋后期中极为常见的。或许是由于历史上的巧合,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大都是在宋宁宗开禧年前后去世的,这也就造成了南宋时期中一半左右的时间是中小作家不断涌现,文学大家几近匮乏的年代,这也就造成了南宋中文学成就逐渐没落,而密度与广度大量上升。
从我国的文学发展上进行全面的考察发现,南宋时期其实是处于一个重心转移关键时期,从地域上来说,文学的重心已经完成了从北向南的转移,从样式上来说,文学的重心已经由雅变俗。
在散文上,有人曾从作家地域上的分布,并结合我国的历代中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指出在宋代开始阶段,文学的主流是在北方派。南宋之文,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南派也就成为了主导。
南宋处于从中原文化向南方文化不断转移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也使得南北的文学交流得到了更深层次地发展,并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相应的也开始出现文化重心在不断的南移。江南也开始从“江南之江南”向着“全国之江南”的转变。虽然在后期元、明、清都以北京作为首都,但也无法改变江南在全国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随着南宋文学的重心不断南移,也就预示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总体走向的意义。
综上所述,上述对南宋文学时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宋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文等等都为我国的文学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以南宋文学作品准则,我国的文学创作已经逐渐地走向了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发展的道路。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南宋时代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代。
[1]杨航.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J].参花,2014,1(06):136-137.
[2]夏君.诗的批评 批评的诗——“论诗诗”的艺术魅力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2(06):98-99.
[3]冯宁,闫续瑞.宋词中“落花”意象的情感内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09):45-56.
[4]董朝刚.也论宋诗特点——关于“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若干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4(01):48-57.
[5]杨阳,郭艳华.论南宋中期爱国士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5(08):54-56.
(作者单位:郭秀成,云南省保山市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