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着的“中国学派”
——论“中国学派”话剧中的意象美

2015-05-30 10:48华金香
参花(上)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派话剧诗意

◎华金香

诗意着的“中国学派”
——论“中国学派”话剧中的意象美

◎华金香

意象是艺术家在审美体验中,经过改造与美化后对现实的超越与升华,具有艺术美的特质,而审美意象则是作品与观者之间产生的第三产物。戏剧中的意象,主要是指贯穿于戏剧创作与接受的多个层面的意象,是剧中与特定的戏剧情境相一致的、具体感性而又包含着丰富意蕴的事物、人物或景物之象。作为审美对象,戏剧中的意象透过特定的情境、物体、人物甚至一个虚拟符号展现出来。中国话剧作为舶来品,传统话剧曾一味地追随西方话剧中的写实戏剧观,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20世纪40到60年代,中国话剧自我意识高涨,涌现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和美学风格的“中国派”话剧。这些话剧有浓郁的“诗意”色彩,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美学——“写意”融入话剧中。

目前国内对于“中国学派”话剧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以焦菊隐为代表的导演风格上,本篇论文主要以曹禺的《北京人》、吴祖光《风雪夜归人》、老舍《茶馆》为例,探寻剧作上的“意象”美学价值。这些作品作为“中国学派”剧作代表,主题上都是刻画,表现民族灵魂,展现民族的劣根性和积极性;内容上,都是以挖掘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为情节核心;语言特色上,都具有抒情性以及简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作品风格上,利用浓郁的中国情节,创造出具有美学规律的典型化意象,犹如一幅婉约的中国山水画作。

意象在“中国学派”话剧中的美学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意味”的形象

意象在剧中所创造的美,体现在人物诗意抒情化了的形象和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首先,意象作为连接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枢纽:它既从审美客体中孽生,又深藏于审美主体深层,使得文学作品与形象内蕴深厚,诗意葱茏。这种诗意葱茏就体现在有意味的人物形象中,细细品味“中国学派”话剧中的人物形象,不难发现作者借助戏剧意象塑造了多个含蓄、婉约富有诗意化的人物形象。其一,“中国学派”话剧的创作家们,从人的感情世界透视人生现实,用人们痛苦的“灵魂”表现人艰难的生存状态,人物表面静如止水,内心却承受着选择的煎熬。例如,话剧《北京人》中愫方作为一个戏剧意象,是一个有着人性美的悲剧女性形象。作者描写愫方,既没有写愫方与表哥曾文清之间的爱恨,更没有写愫方与表嫂曾思懿之间的情敌矛盾,剧中愫方的人物塑造是通过内心的矛盾、冲突、觉醒来向观众传递人物精神的。其二,以象达意是“中国学派”独特的表达方式,意象的运用丰富了人物语言的表意功能。人物作为鲜活的戏剧意象,其诗化的内涵形象,体现在人物凝练的语言表达之中。例如,《茶馆》中的一个乞讨老人,无名无姓,只上场一次,仅有一句台词却包含了深刻的语言内涵。“多谢!八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二十个字却包含了三层内涵:一是表示感谢,二是感慨自己遭遇,三是对社会环境的痛恶。再如,此剧中下棋人的一句“将,你完了”,此时常四爷被抓进大牢。言简意赅的语言对于戏剧意象的诗意化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意象作为美学范畴虽然可以反映美的现象,却不一定反映美的规律。而意象的典型化,不同于一般意象,它有形象性,有概括性,既有表现的形态,又有质性的内容,既能鲜明突出地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充分地体现事物的本质。有了这种功能的典型意象之后,才能谈美的认识。而杰出的剧作家们总能够创造出符合客观现实和必然规律的典型化人物形象。

典型化的意象的塑造,同时也是作者的美感向读者美感的输送与过渡。就如同我们提到“圆月”就会想到团圆,提到“落叶”就会感到凄凉……在中国戏曲史中,最成功的戏剧意象莫过于《西厢记》中红娘的塑造,如今的“红娘”俨然成为了恋人牵桥搭线的代言人。同样,在“中国学派”话剧中,也出现了具有典型化意象的人物。《北京人》中的愫方,曹禺最钟爱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戏剧人物意象,她是在封建束缚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式善良女人的化身。而剧中祖孙三代人也各代表了三类北京人,分别是:没落的“北京人”、坐吃山空的“北京人”、禁锢的“北京人”形象。此外,《茶馆》中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有典型化意象的当属结尾出场的沈处长,总共八句台词,一个“蒿”字,人物意象凸显。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里,没有形象和人物,没有性格,没有任何典型性的东西,那么,不管里面叙述的一切,怎样忠实而精明地从自然中摹写下来,读者还是找不到任何自然性,看不出任何忠实的察觉、并巧妙地把握住的东西。他会觉得人物涂成了模糊的一片,叙述的是许多不可理解的东西。”这句话便体现了典型化意象的重要审美价值,因为只有它才能在主观现象上体现美的规律,也是我们所说的“美的观念”,不仅小说需要这种美的规律,话剧更需要这种“有意味的形象”。

二、诗意的抒情

话剧中诗意的抒情所构建出来就是意境,而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象是意境创造的基础。意境是一种完全自觉自足的精神活动所形成的审美形态,是由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构成的、能够引起观赏者由实而虚地从有限到无限的独特审美境界。戏剧意象对于剧中意境的营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学派”话剧中,“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既要触及深刻的社会问题,又要在剧中营造与主题相契合的戏剧氛围,要做到情景交融与情理统一,才能产生美学价值。

我认为,在“中国学派”话剧中意象对于意境的美学价值有两点:一是意象对诗意氛围的营造,二是意象通过营构意境使观众产生联想的审美必要性。

首先,苏珊·朗格曾指出:“戏剧是一种诗的艺术,因为它创造了一切诗所具有的基本幻想——虚幻历史。”“中国学派”话剧的特征就在于追求舞台表现的诗意,以及创造戏剧观演中诗的意境,这种对诗化意境的创造依靠戏剧中的意象传达出来。可以说,意象在戏剧中的营构,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真切的诗意,也就是说意象的创造有助于诗意化的话剧意境。在话剧《风雪夜归人》中,题目本身就具有诗意化,“风雪”作为贯穿剧中的总体意象,表达的是人性回归中的阻力因素,流亡在外的人在寒冷夜晚中归来。二十年后,魏莲生在风雪中归来,含笑离开人世间。新一代的人也将伴着风雪,寻找人性的光明。此外,还有剧中的“星星”,花前月下,玉春和莲生站在窗前,作者借莲生之口说出两颗星星代表着两个苦命的人儿,可谓情景交融,物我统一。而在《茶馆》中,总体意象“茶馆”代表着一个小社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美的意象,茶馆中来来往往的人,“勿谈国事”的标志,都营造出了诗化的意境。

戏剧意象包括可视听可触摸的“实体”意象和“虚”的特定艺术情趣,由意象营造出来的意境往往有“象外之象,象外之意”。

其次,作品能否引起欣赏者的艺术联想,是有无意境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学派”话剧略偏重于表现艺术,注重艺术家主观情志的抒发,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标。表现艺术意境创造与开拓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以有限的具体意象,寄寓真切的情思,从而表达出丰富的人生体验或对于生活必然性的理解。《茶馆》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展示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透过人物形象我们对剧中人物的生活浮想联翩。例如,剧中卖女儿的康六,因家贫把女儿卖给太监做老婆,让我们联想到他的生存状态。再如《北京人》中的“耗子”,从人物的台词中出现,我们不禁想到“耗子”作为一种意象代表的正是坐吃山空的现代“北京人”的形象。《风雪夜归人》中的魏莲生在寒风飘雪的夜晚回到苏宅,这幅诗意的画面又让我们联想魏莲生这二十年的生活境况。

“中国学派”话剧诗意的抒情手法主要是通过塑造戏剧意象来营造诗意的情境,使得话剧整体更有韵味。

三、意象之于剧作

意象的审美表达方式就是“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其事,不可经达之情”。

研究“中国学派”剧作者对于意象炉火纯青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创作上对西方剧本模仿的突破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习剧作中的美学价值。如今国内戏剧创作停滞不前,要么坚持传统戏剧的再现观,要么一味地过度创新产生脱离戏剧体系的“新戏剧”,要么多通过剧作中的人文价值打动观众,而忽略了戏剧的美学价值。

戏剧中最重要的两种美学价值无外乎悲剧的崇高精神以及意象美,而无论是悲剧、喜剧还是正剧的创作都离不开戏剧意象的塑造。纵观近年话剧,国内剧本创作对于意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已停滞在“中国学派”话剧时期,更多地把意境的营造依托于导演的二度创作上,剧本变得不再“美”。意象对于剧本的美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国学派”话剧中,而且外来话剧之美也不令其例。如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的剧作也充满了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意象,《安娜·克里斯蒂》《东航卡迪夫》中的大海;《奇异的插曲》《悲悼三部曲》中的家庭;《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雾;《毛猿》中的猩猩以及《琼斯皇》中的原住民等意象在产生审美价值的同时深化了剧作的主旨。因此,学习戏剧意象的塑造,使剧作呈现出诗意的美感才能更加深刻地打动观众。

四、总结

美在意象。在“中国学派”话剧中审美意象,既是作品的内容,又是作品的形式,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

正如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能够长期流传、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必然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象征意蕴。这就是优异的文学作品超越国界、传世不朽的最内在的秘密。”“中国学派”话剧成功地融合了戏曲美学中的意象,其探讨人的最终走向的主题创作超越了时代,使得多部作品意味深远。

总之,探讨戏剧中意象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构思的领悟和对形象思维规律的把握,对戏剧中意象的深入体验,构成了戏剧审美接受的真正归宿和目的所在。更重要的是通过领略戏剧意象的美学价值,从而创作出有意味、有诗意的戏剧意象,使得剧作同时拥有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1]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发展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4]蔡仪.美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5]陈多.中国戏曲美学[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

[6]施旭升,周靖波.大戏剧论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学派话剧诗意
话剧《坦先生》
诗意地栖居
话剧《二月》海报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被耽搁的诗意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