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语感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 10:48张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感意境口语

张颖

一、加强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材上出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教育部门认可和精心挑选出来的,对学生在学习和自我发展过程中具有实际的科学性。而每一篇文章,都会包含着作者积极的思想情感和对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像人生中的励志故事,像优美而又抒情的意境表达,像历史反映现实的深深感慨等等,这些精选的课文教材都是对学生健康发展的财富,因此,加强课堂的语感培养,就更需要学生的朗读。反复进行文章的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主体,从文章的语调,节奏,语气中思考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多对文章进行诵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己的思维得到加强,让自己的内心丰富。

二、增强意境想象,感受语感

语感的培养,是与文章中意境的渲染分不开的。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增强语感培养的形式有两点:第一,学生进行阅读性的训练,广泛的阅读可以提升和丰富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阅读训练不仅仅是开设阅读训练课,而是通过阅读朗诵去思考想象文章描写的场景,从文章句子去感悟、理解意境。第二点,则是通过一定的教学任务获得,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诵读一篇文章或是一个句子,然后老师布置相关的教学要求,例如文章描写了哪些景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通过这些景色的描写你想到的是一幅什么样子的画面?因此学生将这些问题在文章中朗诵并思考,会逐渐的形成一定的思维,从而想象出该意境。学生通过一定思考也会很自然的感受文章语言的语感,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仅仅28个字,每个词组,都是意境的描述,然后共同描绘出一幅有意境色彩的画面。老师可以向学生对该意境进行提问表达,同学们根据自己内心的构思,表述出该赏析。

三、增强口语表达,加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内心对文章的体会,还需要更多的进行口语化表达。口语的表达既可以增进学生的语感词汇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同学、老师之间的交际能力。也会增强自我内涵与修养。提高语感词汇的表达需要对文章熟读成诵,同时加以揣摩,使文章的原意过渡到学生的思想当中,最后使之表达出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的表达往往是很少的,主要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从而无法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因此,针对于此,课堂教学可以要求学生两点。第一,鼓励学生上课多提问,多回答老师的问题,对同学做出的回答可以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观点。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学以此来加强语感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表达。第二,鼓励同学之间课下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课下的时间是充分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不是简单的客套寒暄,而是通过情景形成具有良好语感的主观表达,因此老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设置某一情景让学生针对这一情境进行讨论,表达。第三,课堂上设置情景对话,通过对话来表达文章意境,同时渲染气氛,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四、坚持写作练笔,实践语感

写作是对文字言语汇总的综合评价。坚持写作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感悟和理解生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反映出周边事物所引发的内心变化。首先,对每个学生来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去写日记、周记等形式的语言文字去记录这是事物,从而加强与激发内心的感受能力,最终达到加强语言感受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坚持写作可以有效的培养自我的文字创作能力,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增强其内心的观察力和敏锐性。其次,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某一情境或者某一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语文课堂的作文课。写作形式上,可以不设题材进行文章的描写,使之最终对语感进行应用。

五、感悟生活实践,积累语感

生活的感悟理解是内在的言语形成语感的方法。社会生活是每个人生存的社会经历,我们总会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不同的变化。因此社会的生活感悟会使学生积累很多的思想与阅历,最终形成自我的理解。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只是一节课在教室内结束下来学生的收获,有时候也需要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在某一堂课将学生带至学校附近的公园、草地,然后有组织、有目的的针对某一事物进行内心感悟与描述。也可以借此让同学抒发自我的感情,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培养起美丽健康的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响水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语感意境口语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酒中的口语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