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婕
美国总统的演讲稿并非总统新手撰写,而是有一个专门的白宫写手团队,比如奥巴马有9个撰稿人、小布什有5人、克林顿则有8个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完成了他的国情咨文,这是美国总统一年中最重要的演讲之一。美国总统几乎都是演讲家,因为他们几乎“每天一讲”。这些演讲的稿子并非总统亲手撰写,而是有一个专门的白宫写手团队。运气 年过四十的欧兹列有张娃娃脸,至今还留着他那遮住耳朵的半长发——造型跟那张15年前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空军一号上的合影几乎相同。 “现在胖了不少吧,哈哈。”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那张照片,捧着肚子笑得合不拢嘴。 “运气。”欧兹列用简单两个字概括他成为美国总统撰稿人的原因,“世上还有太多优秀的写手,我只是幸运了一些,刚好遇到机会,一路往上走。” 就在与总统的合影旁,是欧兹列父母与克林顿见面的照片。那是一场海岸巡防队的活动,地点恰巧在欧兹列的老家附近,他私下拜托总统与父母相见,克林顿一口答应,还安排二老坐上了总统的车队。 “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打杂工,我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最后能有机会进入美国权力核心部门。”欧兹列回顾在白宫的日子,反复说着“感恩”。入门课 1987年,还在康涅狄格大学学习历史及新闻的欧兹列来到华盛顿D.C。与许多对新闻与政治满怀憧憬的学生相同,他先后在报社、竞选团队、国会实习。直到一篇出色的作品被老师相中,被邀请到爱荷华州帮忙参议员选举。 一开始只是帮忙打电话催票,此后撰写竞选文宣,到最后写演讲稿,“有一次,我挤在上百人的听众中,看人们专注地、深受感动地盯着演讲人,念着我撰写的稿——当时我心想,天啊!这就是我未来要做的事。” 接下来,他一直担任撰稿人,从国会议员汤姆·哈金、民主党鞭大卫·博纳、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安德鲁·库莫、副总统戈尔,最后终于在1999年进入了总统克林顿的撰稿人团队,主要负责外交事务稿。 “那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凯莉是老布什的撰稿人,谈起在白宫的经历,她显得神采飞扬。进入白宫时她只有25岁,从老布什的竞选团队文宣开始做起,一路爬上总统撰稿人的位子。 “我资历浅,所以一开始我负责总统在国家拼字比赛冠军、女童军表扬、赦免火鸡之类的演讲。”她回忆着,“这是我最喜欢的演讲稿,因为写稿人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且稿子通常不会被任何媒体党派批判。”考验 欧兹列把他最得意的一场演讲初稿表框,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 微微泛黄的草稿纸上,留着总统的笔迹“保罗,干得好!( Paul,Great Job!)”,署名比尔·克林顿。 2000年3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发表了一场指标性的演说——要求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准备加入WTO,在走向庞大市场与政治环境的陌生之间,美国社会正面临巨大的分歧。 “在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及政治权力革新的时代,无论人们喜欢与否,都将无可避免地要携手向前。”克林顿在演讲中首次清楚定调了美国政府的立场。 欧兹列说,这类演说称为“框架型演说”,目的是在议题引起巨大争辩时,为政府的立场定调,并引导舆论方向。他回忆,那篇稿子的撰写过程非常漫长,他与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亚洲、中国事务专家们一起开会讨论,定调美国官方论述、及中美贸易關系将如何发展。 “身为一个撰稿人,我的工作是倾听,汇整资料后,我写下草稿,先给我的上司看,再一关一关交给这些专家审核,他们可能会改小地方、确认数据,或提出一些新意见。”他说,一版又一版,那是另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讲稿在去年,才开始从美国政府的档案库中解密。 欧兹列认为,总统撰稿人更多时候是做“管理”与“汇整”的工作,特别是像“框架型演说”、就职演说、国情咨文这类大型的演讲,需要面对来自各部门、各种团体的游说。 “(国情咨文)那是一个地狱般的准备过程,从11月感恩假期后就是我们恶梦的开始。”与各部门开会、并尽可能浓缩、修饰,成为一篇涵盖全面、浅显易懂又文词优雅的演讲稿。作为一个撰稿人,要接触无数的专家,“你只会学得更谦卑、且更尊重这份政府工作。”讲故事 每一任期的白宫都有自己的写手团队,比如奥巴马有9个撰稿人、小布什有5个、克林顿则有8个。由首席撰稿人领导,他每周会到总统办公室开会,了解接下来的活动,然后指派给不同撰稿人。 欧兹列主要负责“外交事务”,他的同事杰夫则负责“国内政策”,另外则是比较机动的安排,如突发事件、颁奖典礼、庆典讲稿等。而总统出访总会带上一个撰稿人,以应变随机情况。 “我们都希望空军一号能飞久一点。”欧兹列说,写手对出访常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能坐上世界最高级、拥有最新科技的空中巴士,也能看到总统像室友一样在飞机上晃来晃去地聊天;但恨的是,“一到达目的地,就是要交稿了。” 怎么写出总统的口吻?“我们有时会聚在一起,故意模仿他讲话的声音。”欧兹列透漏了撰稿人间的小秘密,他刻意把下巴压低、拱起肩膀、双手撑在桌上,带着一点撒哑的嗓音模仿着克林顿。 凯莉的方法则是做问卷,比如要写一篇总统与乡村音乐的稿子。她会拟好一连串的问题送到总统办公室,在依据这些回答润饰成一篇文章。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布什在珍珠港事件50周年纪念的演讲。老布什是18岁就从军,促使他从军的动力就是珍珠港事件。“他找我到白宫椭圆办公室,告诉我他的故事、他在战争失去的战友,还有当时环境对年轻军人的考验。”去路 欧兹列和凯莉都说,白宫的执笔生涯改变他们的一生。 欧兹列离开政府后,与几个撰稿人一起成立了专业写作公司,客户囊括政、商、娱乐、体育界。他提到,刚落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一场六个演讲人的会议,有五个人是他们的客户。“虽然写手总是匿名的,但看到自己写的文字能影响世界,是成就感、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凯莉也转向自由撰稿者,并且在一部叙述老布什生涯的纪录片《41ON41》中担任执行制作人。 而总统撰稿人离任后是否有保密规定? 几位前撰稿人告诉记者,白宫对撰稿人们没有太多规定,离开白宫后就能自由工作、接受访问,只有在客户是他国政府时,才须上报国务院。 成立咨询公司或撰稿公司,几乎是这些“前白宫写手”的统一去路。在华盛顿特区,就有不少打着“总统撰稿人”招牌的公司。(资料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