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第一狂想曲》探微

2015-05-30 00:18:29纪维剑
北方音乐 2015年4期
关键词:单簧管音乐创作创新

纪维剑

【摘要】单簧管独奏曲《第一狂想曲》堪称单簧管音乐艺术作品中的划时代作品。该作品在和声、节奏、旋律、速度及调式调性等诸方面都有着独到、创新的运用,为现代单簧管音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单簧管;音乐创作;创新;发展

在世界单簧管艺术近40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莫扎特、韦伯、斯波尔等为代表的众多作曲家,为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印象派创始人,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Debussv,1862-1918)于1910年创作的《第一狂想曲》,堪称单簧管乐曲中的神来之笔。此曲创作风格极具个性,与前人迥然不同。作者在进一步挖掘单簧管各音域色彩的同时,对和声、节奏、旋律及调式凋性亦都有着独到、创新的运用。它的出现,将单簧管艺术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曲式结构特点

“狂想曲”一词源于希腊语Rhapsodia,指古希腊史诗。通常指具有英雄气概、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器乐曲。其特征极具浓郁的民族特色,有时直接采用民问曲调。如李斯特的20首《匈牙利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他所创作的《第一狂想曲》亦具备了上述特点,即充满了异族风情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首《狂想曲》在曲式结构上虽仍带有奏鸣曲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但印象主义音乐在曲式结构上惯用的“松散模糊”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贯穿始终,即所谓的“德彪西式结构”,属于“块装拼贴”的第二种状态,是主题或段落的“挪位”。所谓“挪位”,是指区别于传统音乐再现的一种特殊“再现”现象。传统音乐巾,除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外,其它曲式的陈述部分往往只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又在随后音乐过程巾出现,为再现。但在印象结构的陈述部分,多为多主题的拼缀陈述。当它的次要主题在随后其它段落出现时,成为“挪位”。

“挪位”是曲式过程随意性的一种结果。

《第一狂想曲》由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和两个与主题、副题形成强烈对比的插部,以及第二插部的动机为素材的结束部等几个部分组成。结构图示如下:

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德彪西始终将其音乐创作置于某种变换状态下进行。乐曲的结构安排与传统的曲式结构相比,显得较松散,不重视乐曲发展的逻辑性,且带有即兴色彩的痕迹。例如,该曲的两个主题材料是以自由的方式出现,在两个插部亦形成了一种并列嵌入式结构形式,而在再现部的再现材料巾使用的却是第二插部的材料。这一切都阐明了该曲的曲式结构,完全打破了传统音乐结构的秩序与原则,而依靠表现内容与情调的发展来进行创作。

二、调式、调性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虽然以调性为基础,但大大扩展了调域的范围。“和象征主义者一样,德彪西也很醉心于异国情调。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有爪哇、柬埔寨及其他东方民族歌舞表演,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为了尽量摆脱西欧学院式的传统,他对东方民族,俄罗斯的音乐进行了研究,……”。从这一侧面,证实了德彪西因何常在乐曲中运用各种巾古调式、五声音阶以及他最喜欢的全音音阶。这些调式的运用,大大拓展了他的艺术创作手段,艺术效果亦更加标新立异,使其创造了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如,该曲主部主题及副部主题巾旋律音阶之问的关系,都带有较为明显的东方特有的五声音阶的痕迹(见谱例1)。

在大小调和声体系巾,调式、调性的确定性是靠和弦的功能关系来维持的。然而,德彪西在该曲中并未使用同有模式,而是模糊了和弦之问的功能联系,使和声独立,打破了自然音级与变化音之问的界限,自由地运用半音,大大削弱了调性的功能。例如,钢琴伴奏部分的第一至第四小节,单看乐谱,若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有何不同,只不过是二、四两小节对一、二两小节的简单重复。但德彪西的和声色彩处理方面的精湛技艺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作者将第二小节的“c”在第四小节的同一位置巧妙地变化为“be”,这一小小的变动,不仪仪是一个音的变化,其和声色彩亦发生了对比,给人以更为神秘和梦幻般的感觉(见谱例2)。

在呈示部中,主部与副部的过度,作者非常精妙地运用了一个分解增二和弦。在钢琴伴奏部分的第20小节的短短一小节内,即瞬问完美地完成了从六个降号到两个升号的远关系转调,色彩由暗转明(见谱例3)。

转为D大调后,结构开始复杂化。钢琴在属音上持续,增加了调式的稳定性,右手伴奏音型为分解和弦。单簧管旋律部分只采用了属和弦的二个音,和钢琴部分既互为对比又互为补充,使和声形象互相交织,充满幻想和激情。31小节处转为降D大调,同样是一个远关系转调,好似幻境巾的色彩突然变暗。自45小节调式开始变得模糊不定,各种调性混合使用,矛盾进一步激化。64小节后,和弦经过一系列的游离、变化,转到A大凋,声音减趋稳定,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伴奏部分开始侧重于和弦的连接,在这一部分,力度一直在微妙地变化着,使乐曲更具表现力。92小节开始转到降A大调,和声运用增二度带来了不安。大二度、增二度的连续使用给听觉带来了全新的效果。从152小节开始,音乐是对A部分中a和d的再现,钢琴左手声部大二度、六连音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感。二度音程起伏不断,以模进阶级式攀升,紧张度几近饱和。

另外,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的混合运用使音域加宽,音乐跌宕起伏。从196小节开始进入了尾声部分,节奏突慢,单簧管休止,钢琴伴奏仿佛在尽力捕捉整个乐思的情绪,力度为渐强。最后四小节伴奏在属音上持续,并结束在主音上,调性回归。

三、旋律与节奏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的旋律发展上,避免了使用浪漫主义音乐巾常见的重复、扩展、模进、分裂等前人所熟知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是将乐曲中旋律发展的模式变成了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做着相互不连贯的动静结合。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和复节奏,节拍不规则的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在《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中,德彪西在这两方面都有着高超的表演。

引子中,伴奏部分先以一个平行八度的旋律奏出,力度标记为PP(很弱),同时与单簧管巾的一个小动机进行了相互互应,营造出神秘、梦幻般的情景(见谱例4)。

从第5小节处单簧管声部出现的切分音、二十二分音符和断奏形成分散和弦等多种新的节奏型,以达到在速度中呈现的种种变化,从而捕绘出幻想与狂想的交织,探索与紧张并存的复杂情绪。单簧管与钢琴伴奏的巧妙结合,使朦胧和梦幻般的意韵得到了更有力的加强(见谱例5)。

在第9小节处,引子逐渐消失,而钢琴伴奏则通过两小节不问断的三连音组成的分解几和弦,以及织体、和声色彩的不断变化,让听者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神秘的仙岛,眼前即刻浮现出茂密的森林,柔和的海风轻抚着海水,拥揽着沙滩,给人以疑真疑幻的感觉(见谱例6)。

二连音的伴奏音型持续进行并围绕主和弦展开,加同强化了主题,突出了主题部分。主题力度以PP开始,旋律柔和平缓,安静沉稳,止象乐谱巾标记(doux et penetrant,意为“柔和甜美、打动人的。)所要求的那样,柔美的旋律引领着听者缓缓步人森林,并向森林深处走去(参见谱例1)。

副部主题出现与主部朦胧的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单簧管的旋律及节奏未做大的变动,仍持续进行,而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色彩变换则更为丰富,使单簧管的旋律层和钢琴伴奏的和声层变得相对独立,已构成音乐进行中的多维空问。旋律开始以D大凋的主音、上巾音和属音构成,速度为poco mosso(稍快),曲调较前更为优美流畅,光线曲暗转明,似阳光穿过晨雾,直透树林。进入副部主题后半段,二十二分音符的加入,速度的不断变化(二十八小节处标记为serrant意为加快;二十小节处标记为plus vite意为更加迅速。),使光与色的交织更为复杂(参见谱例1)。

随着单簧管主旋律逐渐突出变强,并以三连音、半音阶、颤音及十二连音的形式进行,同钢琴部分的和弦此起彼伏的呼应,加强了环境的色彩变化。插部(一)中单簧管旋律复杂化,出现五连音、六连音、连奏、断奏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交织运用,环境变化琢磨不定。进入插部(二),跳音的运用又使乐曲缓和了不安,变得轻松、活泼。乐段巾模进、片段性重复是德彪西惯用的手法之一,象泼墨一样的色彩变化使乐曲充满神秘。

当乐曲进入再现部时,主部主题的再现,钢琴的织体又有了新的变化。左手的低声部,由呈示部巾切分节奏音型变为连续的十六音符的二度持续音,音响效果如远处传来隆隆的雷鸣声,与宁静的主题形成强烈反差。静巾有动,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该作品的主题共出现三次,但每次都在和声、节奏、音色方面进行不同的处理。

197小节开始进入了尾声部分,节奏突慢,单簧管声部休止,钢琴伴奏仿佛在尽力捕捉整个乐思的情绪,力度为渐强。20小节单簧管旋律再次进入,以三连音节奏过度到由二十二分音符构成的两组七连音,营造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最后四小节巾,单簧管运用跳音,钢琴伴奏则在属音上持续,并结束在主音上,使调性回归,结束全曲。

德彪西是一位不依赖于旋律和节奏生存的作曲家。虽然他的许多旋律常表现出片断式、不对称、不连贯的特点,节奏也往往进行着松散不规则的变化,但却都具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既随着其所追求的多变情绪和瞬问的感觉而不断变化着。

四、和声的写作特点

和声在德彪西的作品巾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受法国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影响,德彪西的和声写作手法完全区别于传统模式,作者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主要通过增加和弦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来渲染气氛,创造音乐的意境,达到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幻想效果。他对和声的创新及巧妙的运用,不仪扩展了和声学的使用范围和表现力,亦使和声学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解读,对后期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和弦的平行进行

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平行技术,这是其表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该作品的第9到17小节,钢琴伴奏部分一连串三连音形式的平行和弦进行,是这一技法的完美体现。此处平行移动的和弦,在音程结构上完全一致,彼此问只有音高的变化而无结构的差别。每个声部都是旋律的准确移位,颇有多调性旋律结合的意味。此手法的运用,不仪生动而形象地衬托出一种静寂的氛围和色彩柔和的画面,更增加了画面的流动感,使艺术效果更为完美(参见谱例6)。

(二)不协和和弦的妙用

在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之前,传统和声的运用是非常严格的,和弦因自身的不协和性,使用时要受到种种限制。而在德彪西的作品巾,这些不协和音可以不必预备,甚至不必解决而独立存在。比如在作品巾的第135小节到145小节巾,作者就巧妙地运用高叠和弦分解形式把乐曲的气氛推向高潮。把高叠和弦作为一种独立形式被自由运用已成为德彪西和声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

五、速度运用的特点

如同印象派最基本的绘画技法一样,德彪西除了运用旋律、和声及凋式调性等手段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同有”色之外,在该作品中,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还通过速度的二十二次的不断变化,来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问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以及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问距离和周围其它物体影响的颜色。例如,引子及主部主题的速度Lent(慢速),进一步渲染r旋律朦胧、阴暗的色彩;第20小节速度cedez(逐渐减速)与紧接着的第21小节Poco mosso(稍快)相连接,为调性的变化及意境的转变做了恰当的铺垫。

综观德彪西的创作历程,其晚年作品主要体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音乐语言的继续复杂化,突破r传统的和声与形式的约束,出现了多调式因素;另一种是恢复到法兰西古典器乐曲的传统道路。笔者认为,《第一狂想曲》应是前者的完美体现。该作品的凋式调性布局变化多端,重视阋式的表现力,不拘泥于形式,充分利用多调性元素;对旋律的巧妙的构思,以其惯用的音乐语言、片段零碎的断句做着自由不对称的发展;和声色彩鲜明、走位飘忽,和弦之问交错更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溶化吞没;速度的不断变化,更进一步渲染了作品色彩的瞬息万变。上述创作手法的运用,令该作品的音乐时而虚幻飘渺、模糊朦胧;时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引领听者的思绪逐步进入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妙境界之中。

总之,艺术家通过对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个性化运用,以及对单簧管音色的独到的见解,结合其成熟的创作理念,赋予了单簧管全新的艺术表现力。使得《第一单簧管狂想曲》一经问世便成为单簧管音乐作品巾的上乘佳作。同时,为现代单簧管音乐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单簧管音乐创作创新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40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乐府新声(2021年3期)2021-11-04 09:21:50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2:08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草原歌声(2018年3期)2018-12-03 08:14:52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5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浅谈单簧管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