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失传的民间传统老手艺

2015-05-30 10:48梁凤英
寻根 2015年4期
关键词:烟杆糖画蓝蓝

梁凤英

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并演绎着我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且蕴含着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在发展,中国老手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少,老手艺渐渐随岁月远去,也许只有文字、图片和我们的记忆证明它们曾存在过。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每一手工艺绝活,都显示着民间手艺人的慧心巧手,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同时,也无不见证着传统工艺的盛衰沧桑。走近这座宝藏,你会长知识、开眼界,更可使心情得到愉悦与放松。

虎头鞋

虎头鞋即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老虎历来在中国民间被视作一种吉祥物,因此人们以虎头鞋来驱邪,保护孩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每逢过年为儿孙绣制一双虎头鞋是老一辈人的习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老手艺正不断地消逝。68岁的袁奶奶便是街上为数不多摆摊卖虎头鞋的人。据袁奶奶讲,做虎头鞋,第一步就是要把袼褙打好。手工将碎布和糨糊一层层地黏合起来,再依样剪出鞋底和鞋帮的形状,随后缝上好看的花布,再把鞋帮、鞋底用棉线缝在一起,这样虎头鞋的雏形就好了。如今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是太好,只能做做歇歇,加之还在外面摆摊,所以一个夏天下来也就做出来一二十双。“就是练练手,也没想着靠这些挣钱。这都是老手艺,现在年轻人都不做这个活。只要我还拿得起针,我就继续做,看着小孩穿我做的鞋,心里很高兴。”

捏面人

在中国,捏面已经有近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历史源远流长,捏面人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捏面人过去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普遍可以见到,但如今也只能在一些庙会上还能见到,那也是各地进行的非遗保护项目之一。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摆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吹糖人

每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总会让对童年的依稀回忆弥漫起一丝甜蜜芬芳的气息。在那时,看吹糖人是一种快乐,玩糖人是一种幸福。这手艺人用的全部家当就是一个小木箱子,挂在自行车后座上,糖人的竹签直接插在箱盖侧面的孔里。只见他拿起一小块棕色的麦芽糖,用一根细管插入糖块,边吹边转着圈,同时双手或捏或拉或拽或扯,那糖块便像气球一般,渐渐地胀了起来。一会儿工夫,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猴子或公鸡就趴在他的手上了,真是好神奇。在过去,吹出来的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那时,家门口如果有吹糖人的,便会围满了小伙伴。

泥塑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黏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糖画

糖画,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是一种在中国广为流传,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糖画,是以糖为材料,制作时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个中的图案造型。作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作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十二生肖喊来就来,张飞、赵云、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或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子,便大功告成。最近我在住处附近的福寿广场看到有位民间艺人张师傅,每天做着各种造型的糖画。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张师傅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将糖画艺术发扬光大。手脚麻利的张师傅用糖勺舀起糖汁,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凝神运腕,糖勺在大理石板上时快时慢,忽放忽收,几番起落,随着缕缕糖丝的飘然而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完成。据张师傅介绍,糖画是一门在民间传承了五百多年的工艺,这种工艺是以糖为材料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张师傅说,糖画这门手艺还是从他曾祖父传承下来的,自己坚持画下去,也是为了不让家传的手艺失传,将来还会传承给儿子,让这门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油纸伞

油纸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保留着几百年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方式,工艺特殊。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其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老窖差不多。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的油纸伞一条街。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作坊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年产纸伞2000万把。油纸伞寓意多子、多福。油纸与“有子”音近;伞架为“人”字形(由几十个人字形状组成);“伞”字繁体是“傘”,从繁体字角度看,是人字头下面四个小“人”字,自古寓意为五子登科。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油纸伞还代表恩爱百年。

红蓝蓝

红蓝蓝是一种儿童护身符。在平遥古城,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完整载体,至今保留着、延续着很多传统的民俗习惯。“红蓝蓝”这个名字是平遥方言的典型称谓。每逢临近清明节,小孩子们的肩膀上都会戴一串用布做成的五彩串串,跑起来一晃一晃的,煞是好看。“红蓝蓝”承载着诸多的民俗文化,多少年来一直流传于平遥地区一带。丰富多彩的平遥方言中,习惯将小的物品重叠呼之,如小孩的帽子称为“帽帽”,衣服上纽扣称为“扣扣”,小盒子称为“盒盒”。过去有一种刷了桐油的纸叫作红蓝蓝纸,有韧性与硬度,剪好的圆不会起卷,色泽艳丽,而小小的布艺饰品又是以红色为主,故而称之为“红蓝蓝”。现在人们采用两层布刷上糨糊的办法来解决圆圈起卷的问题。“红蓝蓝”的起源时间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此物的制作与佩戴是上辈手把手教会的。制作“红蓝蓝”的人大都为上了年纪且心灵手巧的老奶奶。闲逸时,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制作,不大的工夫就能做好一个。她们用简单的工具,简单的边角布料、谷秆、鸡毛、大蒜等材料,制作成一件件既漂亮奇特又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作品,一件可以卖到3元左右。“红蓝蓝”上圆布最初的色彩搭配是与五行色有关的。儿童五行不全,需要佩戴五行色来补够,这样无论走在哪个方位都不会中邪。

铜包烟杆

铜包烟杆曾经是日用的器物、礼俗的载体、情感的纽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文明、都市文化的冲击下,铜包烟杆面临流失的危机。家住黔江区濯水镇白杨社区4组的李朝刚老人,虽然已经多年不抽烟,但仍对铜包烟杆的制作情有独钟,且乐此不疲。在当地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工艺大师”。“我能制作铜包烟杆与我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李朝刚告诉我,他父亲李兴荣在世时是当地的能工巧匠,狮子灯的狮头、窗间的木窗花、织布机的梭子,他样样会做。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他也渐渐学会了一些制作技艺。他十多岁时,看到哥哥李朝志拿着竹简烟杆抽草烟,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根烟杆玩玩。李朝刚找出父亲制作梭子后剩下的牛角,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一根漂亮的烟杆便成形了。而后来,在李朝刚制作的烟杆中,铜包烟杆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铜包烟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烟杆嘴、烟杆柄、烟杆头。如今,用铜包烟杆的人越来越少,现仅存于农村少数老人的手中,不久的将来铜包烟杆的制作工艺也将消失。

猜你喜欢
烟杆糖画蓝蓝
糖画
Sugar Painting 糖画
“脏脏的”蓝蓝
糖画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烟杆酶解产糖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蓝蓝天空下是我们的家
父亲的烟杆
蓝蓝:故乡,从这里到这里
月和船
宝贝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