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与对策分析

2015-05-30 20:57:15张国娇
2015年48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网络时代

张国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网络在我国的使用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大学生的上网的时间的逐渐的增多,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增大,特别是随着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的逐渐的增多,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后,仍然保持诚信对人的心态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时代;诚信教育;影響与对策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如今的青年大学生身上存有深深的网络时代的特征,首先,网络媒介驾驭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他们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利用网上聊天、短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成长的历史是与网络的发展史相平行的,因此,大学生对网络的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高,特别是在计算机方面有特殊的兴趣和能力的大学生甚至可以自己编写程序。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同时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媒介,因此,大学生的网络媒介驾驭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

其次,对网络媒体的过度依赖,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有时也良莠不分,容易造成个人心灵封闭,价值判断和控制能力削弱,虽然当前的网络发展使得其各方面的信息较为全面,但是,在这些信息中也存在一定的虚假信息,而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掌握错误的信息,而且与人交流能力下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

再次,丰富信息的获得使得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思想富于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会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心理产生巨大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传统教育的效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形成。由于网络是面向全世界人群的,不分性别和年龄,因此,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到的信息可能会超出其承受能力,网络不会像家长和教师一样,在传授给大学生知识时首先考虑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再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讲解,而且对于一些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话题都会避而不谈,或者一带而过,而是一次性的灌输给大学生,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造成强烈的冲击。

二、网络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严重冲击

(一)学习中缺乏诚信的态度

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愈加突出,网络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严重冲击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诚信的态度。网络文化环境下滋生的不良行为已经危及到大学生的学业和公共社会的诚信环境,主要表现为在大学生中互相抄袭作业和实习报告,甚至伪造实验数据。许多大学生在做实验时敷衍了事,然后照抄其他同学的作业和报告,以至于通常一个班中大部分的学生的作业都是一样的,对于没有准确答案的实验课程来说,甚至有人会伪造实验数据,来达到应付老师的目的。

另外,获得更多的证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追求目标,但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考试中,全国各大高校都有替考或利用高科技通讯手段作弊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许多“保过班”,大学生只要交够一定数目的钱,就能够直接通过考试,有的甚至都不需要考试,只要交钱就能够获得证书,而那些真正的自己学习的人却往往不能够通过,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花钱买证,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诚信的态度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二)网络上不良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品德诚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许多虚假的事情在网络中出现,如交易时出现诈骗,交朋友时虚实不分等等现象接连出现,对众多青年大学生网民的精神和物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络的虚拟性与网络行为的匿名性致使有些大学生可以摘下社会真实面具,完全隐去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摒弃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得大学生在其中迷失了自己,甚至有的学生走上网络违法犯罪的道路。人们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就需要被法律和道德所约束,而网络中却没有如此严格的约束力,目前人们在使用网络时还没有实行实名制管理,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够换一个身份,而且注册时的信息可以随意的填写,无论谁都不能够识别出网络中人们的身份,这为人们创造了创所欲言的平台和条件,但是,随着网络的逐渐的普及,各类网络诈骗行为也越来越多,实行诈骗的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伪装成受骗者的亲朋好友,并伪造各种借口,让受骗者为其打钱,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还有一些对网络比较精通的黑客,通过病毒盗用他人的信息,并贩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人,或者利用他人的信息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在网络中存在的不良的行为对大学生的品德诚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不能够抵御诱惑的大学生经过长期的感染也会逐渐的沉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从而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因此,网络上不良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品德诚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我认知能力

想要降低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质量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强化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我认知能力。网络认知是主体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网络知识、应用网络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过程。诚信的发展是网络认知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虽然都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网络文化的消极因素会通过扰乱其逻辑思维而影响其道德判断,进而影响其诚信与责任行为,网络文化遍及整个网络虚拟社会,这种虚拟的社会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实现。如果不能够强化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我认知能力,那么大学生很可能会迷失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满足其对各种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只要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较高,那么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就是无所不能的,就如许多的高中生会沉迷在唯我独尊的网络游戏中一样,大学生也容易迷失在使用网络时所产生的虚拟的自信和自尊中,只有不断的增强大学生自身的自信,强化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我认知能力,才能够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1]。

(二)结合网络自身发展规律,转变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结合网络自身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使得大学生不再是无条件、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成为教育环境的一部分。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网络诚信教育结合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一批既思想政治工作过硬,又拥有良好的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网络的真实的面目,并更加善于利用网络,而不是被其影响,从而有效的缓解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2]。

综上所述,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才能够缓解网络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冲击,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院2014级)

参考文献:

[1] 夏焕德;宁勇;叶海波;李洪波;姜明;郑兆基;张晓霞;费鹤祥;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冯兰芯,曾继军,杨峰;姜会;闫连朵;张丽玲;樊东霞;付晓东;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编号HGG075)[A];高教科研2013(下册:专题研究)[C];2013年。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49:58
网络时代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遵义(2018年11期)2018-06-21 03:19:06
财经职业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6:37:11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