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莎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财富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带动了中国电影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影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也扩大了受众群体,从而让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稳步提升。但是在国产动画电影蓬勃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国产动画电影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国产电影的现状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展开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国产电影;现状;对策
一、国产动画电影现状概述
1.国产电影数量与日俱增
我国的国产电影产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年,早在1926我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动画《大闹画室》诞生了,从此来开了中国动画的序幕。中国的儿童众多使得国产动画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使得动画产业自问津到现在一直在高速发展着。动画主要分为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两个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动画出现了不均衡发展的状況。长久以来,电视动画占据了动画市场的主体,而电影动画的发展举步维艰。随着外国动漫市场在中国大陆的成功,中国的电影制作商也瞄向了中国的国产电影市场,可以说2009年是国产电影发展的关节点。2009年以后中国的国产电影开始了井喷式发展,动画电影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已经过去,2015年是国产动画电影辉煌成长的一年,引自《中国电影报》的一组数据:截至11月底,动画电影票房已达44.60亿,占国内票房比重约11.1%,环比增长53.8%。其中,国产动画票房达20.58亿,占比46.1%,与海外引进动画片票房比为0.86:1,相比2014年的0.58:1,有了显著提高。国产动画电影在2015年里发展势头强劲,开创了动画界质与量齐飞的局面。据票房统计,2015年票房超过1亿的国产动画数量共有3部:《大圣归来》、《熊出没之雪岭熊风》以及《十万个冷笑话》。
2.动画市场范围逐步扩大
美国和日本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大国,它们的动画电影制作精良、技术先进,受到了全球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全球电影票房排名中经常会发现日本或是美国制作的动画电影,如《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除了前期的炒作和宣传因素外,我们也要从题材等深层次分析其成功的关键。通过研究美国和日本成功的动画电影案例,笔者发现美国、日本的动画题材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它们在考虑儿童要素的时候也添加了成人观众的观赏要素,因此这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观众基础。这种题材选取的方式值得中国的动画电影制作商深思,前些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发展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制作商过多的将儿童作为电影动画产业观众基础造成的,这无疑极大地缩小了动画市场的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外国思潮的冲击中国的动漫制作者更新自身观念,选取题材更加广泛,使得国产动画屡创佳绩。以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最终票房锁定在9.56亿,当仁不让的成为国内动画电影的票房第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在于其观众群体的扩大,从而扩充了其市场范围。
3.儿童观看动画电影需求不足
虽说发展动画产业要扩大观众群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动画”二字,归根结底儿童才是动画电影的主要吸引对象。儿童的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他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理性的价值观,他们对于动画的呈现方式没有过多的看法。儿童的性格特点在于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动画片往往是其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但是纵观中国儿童的成长经历,儿童对于动画电影的需求明显不足。成年观众因为经历丰富,使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享受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会选择去电影院去观看电影,这样会给他们带来更为愉悦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但是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眼光千差万别,他们天真烂漫对电影的观赏方式、观看地点都没有更多的要求。儿童需求的不足,会间接影响家长的看法,进而影响了国产动画的票房。
4.电视动画的铺垫仍是成功的主要要素
中国的动画电影与非动画题材电影的发展模式是有所差别的,传统题材的影视作品成功的票房归结于多种因素,如题材选择的多样性、制作水平的高端性、推广手段的丰富性、导演和明星的影响力等,可以说传统的影视作品是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影视剧作相对比的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成功方式比较单一,电视动画的较长铺垫为其票房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喜洋洋与灰太郎》系列动画电影为例,每一部电影都取得了极高的票房,这无疑归功于前期《喜洋洋与灰太郎》电视动画在观众中留下的良好印象。
二、对策
1.扩大动画电影的观众群体
过程动画要想健康的发展下去仅仅依靠儿童的群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扩大动画电影观众群体的解决途径。扩大动画电影的观众群体可以从题材入手,因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存在着题材国语幼龄话的现象,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成年人的观赏欲望。幼龄化现象虽然能够引起儿童的观赏兴趣,但是儿童的选择还受其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对电影的题材特别反感,那么及时孩子喜欢观看,父母也有可能会带领孩子观看父母感兴趣的电影,毕竟儿童的价值观念转瞬即逝。改变题材单一、幼龄化现象明显的现状也绝非难事。日本、美国等先进的动漫大国成功的案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以此来丰富动画电影的题材。以知名动漫影视《白雪公主》为例,《白雪公主》无论是在人物设计上还是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都堪称经典。人物设计层面,该作品追求丰富性以满足更多观众的口味,作品中既有成年人的角色,也有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小人物。故事情节层面既有成人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有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同样也为儿童营造了他们感兴趣的幽默故事。人物的丰富、故事情节的巧妙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这应当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参考要素。
2.打造动画电影的品牌效应
中国的动画产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猛,但是没有哪一个公司或是导演能够像迪斯尼或是日本宫崎骏那样引发品牌效应。动漫影视从制作到上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追求国产动漫制作方式提升、题材创新等方面的同时,也要注重动画电影品牌效应的建立。品牌效应的形成可以在作品出品之前就能在观众心中留下好的印象,这可以掩盖作品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能增加动画的票房收入。对品牌效应的打造除了企业下大力气追求动漫创新以外,作为文化产业部的相关政府,也要出台对于国产动漫的优惠政策,打造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动画电影产业园,使得中国的动画电影与国际接轨。
3.让儿童养成消费电影习惯
在是否观看国产动画电影的选择上,家长和儿童的价值取向是相互影响的。让儿童养成消费电影的习惯也是让国产动画电影扩大市场的一种有效解决方式。第一,要在动画电影内容实现创新,让儿童产生电影比电视动画好看的印象;第二,儿童正处于好玩的年龄段,可以在电影院开展与电影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儿童认为在电影院跟好玩。好看、好玩往往就是儿童所渴望的,这样儿童就会成为动画电影的追捧者。
三、结语
动画电影不单单是为儿童所欣赏的,要让其的市场扩大化,制作出既符合儿童观赏也能吸引成人注意力的优秀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国产动画电影在注重内容创新的同时,也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品牌效应,让中国的动画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时春风,王馨.国产民族风格动画电影虚实创作刍议[J].电影评介,2015(21)
[2] 马晟,宓鑫君.论动画电影中角色声音形象的塑造[J].大众文艺,2015(23)
[3] 於水,於歌.从“低幼”到“全年龄”:国产动画电影的前行路径[J].电影艺术,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