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论述

2015-05-30 10:48刘婷
北方音乐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影响

刘婷

【摘要】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矛盾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一批新式的,效仿日本以及欧美教育体制的“学堂”诞生。学堂开设着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完全不同的音乐课程,我们称之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出现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影响

学堂乐歌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仪反映出当时一些先进知识份子的社会思想,同时还映射出了当时巾圉的时代背景。也是巾西方音乐融合的产物。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学堂乐歌的介绍

学堂乐歌起源于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自身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西方列强的侵犯。因此在维新派政治家的倡导下,按照西方教育体制教学的新式学堂逐渐建立。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就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兴起是由当时大批的留日学生推动的。这些青年们反对中国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推崇西方的社会理念,加之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不熟悉。在乐歌的创作过程巾,他们引入了日本、欧美歌曲的曲调,并填人新词。而新词的内容以改善国民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为主,表现了当时作词者立志改良社会的美好愿望。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积极的作用,它的出现给巾围近代音乐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重要开端,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文化潮流。至今时今日,学堂乐歌的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中国的国情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当我们重新客观的审视学堂乐歌,它们的历史价值却丝毫不减。

二、学堂乐歌对近代音乐文化形成的影响

(一)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单一的音乐生活

鸦片战争以前,巾圉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主流地位,在音乐界形成巾围传统音乐一统天下的单一、封闭的局面。而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人,文化格局形成多元化,人们对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产生变迁,巾围社会告别了单向的音乐生活,巾围传统音乐的主流地位已经被大大削弱。这一点,我们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第一,民问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已经被消减;第二,宫廷音乐作为单一的音乐结构形式受学堂乐歌的冲击而瓦解,它的社会音乐结构的价值承诺旁落;第二,学堂音乐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导致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结构重组,并与宗教音乐在价值层面上拉开距离,此外,还巩同了中国文化的优势地位,在世界音乐史上建立了自己的话语权。

(二)使近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产生变迁

宫廷音乐和民问音乐代表着中国的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审美标准,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结构。而这两者也有着不同的特性,民问音乐白发性强、普及广,大众传唱。宫廷音乐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因此它也具备着神秘性。它们相互对立制衡。除这二者之外,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以其崇高的精神内涵而使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得以充实。同时,文人音乐主张的儒家“人世”思想与宗教音乐主张的道家“出世”思想也形成对立。这四级结构相互制衡补充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而鸦片战争后,新音乐文化的崛起,以学堂乐歌为主流的新音乐完全打破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四级结构关系。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中国数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和封建帝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传统音乐文化主要思想都是反映巾和之美或是安逸闲适的生活状态,尽管这些音乐的形成已经经过长时问的洗涤与积淀,但它们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已经格格不入。在当时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人们麻木僵化的音乐审美观极易受到那些救亡图存、启迪民智的先进呼声所冲击。而学堂乐歌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当时人们对音乐审美的要求,它们揭露封建的腐败、反对列强的侵犯、赞美祖国,止道出了当时时代的心声,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传统价值观受到层层冲击的情况下,新式的学堂音乐止好符合了当时围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使得学堂乐歌成为了近代音乐文化的主流音乐。赋予了近代音乐文化新的内涵。

(三)使近代中国音乐文化生活发生转变

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中国的音乐家们通过不断向西方音乐学习和借鉴,开始r对近代音乐道路的探索。

20世纪初,西方不仪以其强势的军事力量对中国进行入侵,在文化方面也占优势地位。当时的中国,处处都需要革新和进步。音乐也不例外。学堂乐歌是带有着“革命意义”的转型新音乐,它从精神和形式上都强烈的冲击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巾围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人只能极不情愿的终止自己“天朝上国”的回忆,学堂乐歌悠扬自由的音调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的多样性。二十世纪,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从向西方艺术音乐借鉴起步,积少成多,在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排斥和挤压中生产,最终掌握了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主导权,成为了主流音乐文化。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巾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仪仪是原先的阴柔、巾和,还有着更加丰富和完善的情感。增加了奋发图强和激昂向上的精神气质,加入了放达恣肆、洒脱性灵。显然,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形式、创作手法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以及国人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要求。因此,随着学堂乐歌对西乐的全面引入,中国近代音乐义化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三、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

音乐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音乐文化也在改变。学堂乐歌是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当时,学堂乐歌已经成为了国民文化生活的新时尚,它的出现见证了中国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过程,在当时的国民主流文化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刻的影响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创作。

(一)学堂中的乐理教学

20世纪初,科举制度被清政府废除,随着新文化、新观念的提出,大批的新式学堂随之出现。当时学堂乐歌的教授教材大多都是由一些曾经到过日本、欧美等国家的留学生从西方带回的。这样,西洋乐理就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由此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乐典教科书》是目前我们能见剑最早的中文乐理书,这本书是从日本转译过来的,在这本书的序中说道:“此书今名《乐典教科书》以备吾国师范学堂及中学堂、女学堂之用”,还指出“中国之无物可改良也,非大破不可”,“破除好古之迂见,扫除近今之恶习”,“音乐之入门日乐理,或日乐典。非此不足以言音乐”。客观来讲,虽然这些观点对西方或者中国都有不尽之处,但它们也是当时的仁人志士对那个时代发出的爱国呼声。学堂乐歌的乐理成为了近现代中国音乐文化乐理的先驱和基础,在之后的音乐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对音乐技法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生转变的起步阶段,许多先辈们在近代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它们引入了学堂乐歌的观念,借鉴了众多西方文化,对后来的音乐创作理念、创作技法体系化的建立奠定了人义和社会基础。

应着大部分国人的好奇之心和喜好,学堂乐歌得以不断发展。在近现代的音乐文化形成过程中,作曲家们通过对学堂乐歌中的西方音乐技法进行借鉴,逐渐形成了我国近代音乐的创作体系的雏形。例如,AABB方整性歌谣体曲式、大调音阶、严整句法等都是西洋歌曲巾的常见曲式,它们对近代音乐的创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的《革命必先单人心》、《采莲曲》、《军人的枪弹》等作品都是受到外来歌曲创作技法影响的代表作品。

四、小结

学堂乐歌对巾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学堂乐歌的由来出发,展示了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形成过程巾各个方面的影响,希望能给相关人士一些启发和思考。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